中国地震  2017, Vol. 33 Issue (1): 129-140
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遥感特征分析
郑颖平, 方良好, 疏鹏, 路硕     
安徽省地震局, 合肥市长江西路558号 230031
摘要:利用ETM+、KH卫星影像资料,对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开展详细的遥感解译工作,分析其构造地貌及几何展布,并结合现场地质调查加以验证。结果表明,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4条主干断裂在遥感影像中均有表现;西支2条断裂北段明显,南段隐伏,断层沿线发育串珠状湖泊、断塞塘、线性陡坎、弧形等构造;东支2条断裂全段影像线性特征均明显,断层通过处地形凹槽带、线性陡坎、刀砍状断层崖等地貌特征极为发育;野外调查发现,在线性影像特征较明显的地方,断层破碎带均发育,有的宽达几十米,且性质变化明显,该段具有多期多次复杂活动特征。综合遥感解译及现场调查研究认为,本文获得了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构造地貌特征及地表几何分布,为该区域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关键词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    遥感解译    地质调查    构造地貌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 of remote sensing on the Mingguang-Lujiang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Zheng Yingping, Fang Lianghao, Shu Peng, Lu Shuo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Anhui Province, Hefei 230031, China
Abstract: The Mingguang-Lujiang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s a part of southern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In spite of its rich deep structure research findings, the researches on its structural geomorphology and the overall shallow features are relatively few. The paper uses the detailed remote sensing to interpret the fault, analyzes its structural geomorphology and geometric distribution by using ETM+and KH satellite images data, as well as other geological surveys. The results show that 4 main faults have performances in remote sensing images. The northern segments of the 2 western branches show clear images, but the southern ones do not. Beaded lakes, the fault plug ponds, linear scarps and arc tectonics are formed along the fault. The 2 eastern branches have clear linear features on the images. The topographical grooves, linear scarps and knife shaped fault scarps are well developed along the fault. Field surveys reveal that the fault fracture zones are developed where linear image features are obvious. Some zones have a width of several dozens of meters with significant properties change. The cross section shows the multi-stage complex activ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fault zone. Th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and field investigation show that the fault's tectonic geomorphology and surface geometry discussed in the paper provide a background for the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future seismic risk in the zone.
Key words: Mingguang-Lujiang segment of the Tancheng-Lujiang fault zone     Remote sensing interpretation     Geological surveys     Structural geomorphology    
0 引言

郯庐断裂带是我国大陆东部重要的活动断裂带,前人从不同角度对其活动规模、活动性质、构造演化、深部特征等进行了研究(方仲景等,1986Yin et al,1993朱光等,2002姚大全等,2004潘桂棠等,2009姜文亮等,2011王鑫等,2015a2015b)。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属于郯庐断裂带南段,由4条主干断裂组成(图 1),由西向东分别为乌云山-合肥断裂(F1)、桑涧子-广寒桥断裂(F2)、池河-西山驿断裂(F3)及藕塘-清水涧断裂(F4),其中,西支2条断裂(F1与F2)平行展布,定远以南主要呈隐伏状;东支2条断裂(F3与F4)发育较好,基岩露头中断续见断裂剖面(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汤加富等,2003)。总体上,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构造地貌特征呈现东强西弱、北强南弱的特点,但第四纪以来断裂活动整体相对较弱;地震活动以中小震为主,历史记载发生过的最大震级地震为1868年定远5½级地震。

图 1 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分布

随着遥感技术的快速发展,该技术已成为活动断层调查的重要技术手段。由遥感影像可宏观地判读活动断层的几何形态及地貌特征,从而分析其构造样式及位错参数(江娃利,1991何宏林,2011);也可判读大震后的地表破裂带展布,以指导野外调查、探槽开挖地点的选取等工作(Guo et al,2011郭慧等,2016),从而进一步揭示其发震构造。

目前,已有诸多研究者利用重力、航磁、电法、人工地震等地球物理学技术开展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深部构造的相关研究,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结果(李云平等,2006李春峰等,2009霍光辉等,2009张交东等,2010王鑫等,2016)。相比而言,有关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构造地貌及浅部特征的研究则相对较少,因此,本文在“合肥市地震活断层探测及地震危险性分析”项目的基础上,选择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采用遥感解译方法与流程(江娃利,1991何宏林,2011张景发等,2016),并结合现场地质调查,获得了该段构造地貌及地表几何分布,以期为该区域的地震危险性评价提供依据。

1 数据

本文收集了搭载在美国Landsat-7卫星上的ETM+(Enhanced Thematic Mapper Plus)数据,其包含30m分辨率的多光谱波段及15m分辨率的全色波段,此外,还收集了分辨率达1.8m的美国锁眼侦查系列卫星(Keyhole,简称KH)中的KH-4数据,对所获取的数据进行了配准、镶嵌、融合、增强等处理(表 1)。对ETM+数据进行了4/5/3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完成融合,融合后的影像数据既保留了多光谱的彩色信息,又提高了空间分辨率。KH-4数据为全色波段的黑白影像,没有彩色波段信息。

表 1 卫星数据一览表
2 遥感解译

对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4条主干断裂进行由北向南、由西向东的遥感构造地貌信息提取。

2.1 乌云山-合肥断裂

乌云山-合肥断裂为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西界断裂。据《安徽省区域地质志》记载(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该断裂自五河县向南,经合肥市、舒城县,消失在大别山区的七里河一带,长约350km,倾向SEE,倾角70O~80O,主要发育在五河群中,沿线地层揉皱、岩石破碎并糜棱岩化。

遥感影像上,断裂北段出露较好,南段呈隐伏状。在断裂北段的大巩山附近,断层线性特征清晰且两侧色调差异显著,基岩裸露区为大巩山地垒,含水性较差,表现为深色调,而西侧的沉降区含水性较高,表现为浅色调,断层控制着大巩山地垒的西边缘,沿色调聚变带展布,沿线形成串珠状湖泊(图 2(a));向南延伸至永安集一带,该断裂沿丘陵山体南缘出现陡坎、弧形构造等(图 2(b));继续向南至众兴水库附近,水库北段断层形成山体沟谷,NNE向展布截断丘陵山脊,而众兴水库受断裂影响形成“V”字型(图 2(c))。

图 2 乌云山-合肥断裂遥感影像 红线或红色箭头指示断层通过处;虚线框为现场地质调查范围
2.2 桑涧子-广寒桥断裂

桑涧子-广寒桥断裂总体走向约20°,为西倾的压性断裂,自苏皖交界处天井湖起,向南经五河县朱顶、嘉山县石门山、定远县桑涧子至舒城县三河镇一线,延伸约140km,断裂西侧为五河群,东侧为白垩系(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

图 3为桑涧子-广寒桥断裂遥感影像,由图 3可见,在嘉山县东大巩山附近,断裂形成断层陡崖地貌,陡崖高差可达数十米,线性特征清晰,断层沿线西为大巩山山脉,呈深绿色调,东侧为山前丘陵,呈浅黄色调,色调差异明显,断层陡崖处发育系列断塞塘,呈线性串珠状分布(图 3(a));向南延伸至蒋庄一带,该断裂延续北侧大巩山地区西高东低的地貌特点,可见断层崖构造现象(图 3(b)),断裂沿陡崖处NNE向断续展布;南延至小胡-王城地区,出现NNE向线性陡坎地貌(图 3(c))。

图 3 桑涧子-广寒桥断裂遥感影像 红线或红色箭头指示断层通过处;虚线框为现场地质调查范围
2.3 池河-西山驿断裂

池河-西山驿断裂北起嘉山,南至藕塘附近,经定远县池河、肥东县西山驿,进而伸展到大别山东南麓的桐城至太湖一线,延伸约220km,走向NNE(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

图 4为池河-西山驿断裂遥感影像,由图 4可见,该断裂在郯庐断裂带4支主干断裂中遥感影像特征最为明显,研究区中北段沿丘陵残山边缘分布,南段沿大别山东南麓展布,断裂线性特征明显。嘉山县城北侧,KH卫星影像中见线性影像(图 4(a)),断层沿线地势低洼,两侧地势较高,形成地形凹槽带;南延至祠堂蒋附近,见线性陡坎,呈现西高东低的地貌特征,断裂沿陡坎处分布(图 4(b));在横山集至池河镇一带,KH影像中浅色调为河床沉降区,深色调为丘陵山体,断裂控制池河流域,池河东岸发育断层陡坎,色调差异明显(图 4(c)),而南延至永宁集一带,断层沿丘陵洼地过渡带分布(图 4(d));向南至巢湖北岸的桴槎山系,断裂沿山麓地带展布,形成刀砍般的断层崖地貌(图 4(e))。

图 4 池河-西山驿断裂遥感影像 (a)嘉山北侧KH-4影像;(b)祠堂蒋附近KH-4影像;(c)池河镇地区KH-4影像;(d)永宁集KH-4影像;(e)桴槎山系KH-4影像。红线或红色箭头指示断层通过处;虚线框为现场地质调查范围
2.4 藕塘-清水涧断裂

藕塘-清水涧断裂为郯庐断裂带东支主干断裂,沿大横山经仁和集、藕塘至章广镇西,过巢湖、庐江,潜伏在潜山盆地之下,直抵宿松一线,向SW延伸,总体走向约20°,为东倾的压性断裂(安徽省地质矿产局,1987)。

图 5为藕塘-清水涧断裂遥感影像,由图 5可见,在藕塘镇东侧的朗峰水库泄洪道,断裂出露,形成西高东低的线性陡坎地貌(图 5(a));南延至小武庄,出现NNW向线性陡坎,陡坎平直,地势西高东低,西侧为山体,东侧为平原,走向与主干断裂不一致,推测为次级断裂(图 5(b));南延至三户冯附近,KH影像中断裂沿线可见线性特征,切断小型丘陵地貌,NNE向展布(图 5(c));巢湖北岸发育的桴槎山系,断裂沿其山体东缘分布,与池河-西山驿断裂共同夹持着残山两侧(图 5(d))。

图 5 藕塘-清水涧断裂遥感影像 (a)朗峰水库泄洪道KH-4影像;(b)小武庄KH-4影像;(c)三户冯KH-4影像;(d)桴槎山系DEM。红线或红色箭头指示断层通过处;虚线框为现场地质调查范围
3 地质调查验证

针对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4条主干断裂,分别选择了4处典型解译地段进行现场地质调查,以验证遥感解译工作的可靠性。

(1) 调查点1(图 2(a)中虚线框)

调查点1考察乌云山-合肥断裂,该点位于凤阳县马厂北采石场,断裂带通过处见4条(f1、f2、f3、f4)近平行的断层切割元古代石英片岩,断层破碎带宽约12m,其中,沿f4形成10~30mm厚的棕红、灰白色断层泥,4条断层性质均为正断层(图 6)。

图 6 凤阳县马厂北断层剖面和照片(镜向:SE)

(2) 调查点2(图 3(a)中虚线框)

调查点2考察桑涧子-广寒桥断裂,该点位于石门口水库左坝肩,断裂带通过处见7条断层构成宽约35m的断层带。从西向东,f1、f2和f3分别构成元古代石英岩与燕山期花岗岩之间的界线,f4和f5位于元古代石英岩内部,f6则构成石英岩与白垩纪砂砾岩之间的界线,f7位于白垩纪砂砾岩内部。沿f1、f4、f5、f6和f7分别形成宽度不等的断层破碎带。剖面中除f1、f5显示逆断层性质外,其余皆显示正断层。沿f6和f7的最新断面,近水平擦痕发育,反映断裂的最新活动性质为走滑正断层。剖面中f6是分割元古界与白垩系的主要断层,也是最新活动的断层,除水平擦痕发育外,沿断面还形成厚约10mm的棕红色断层泥,手感柔软且无杂质(图 7)。

图 7 石门口水库左坝肩断层剖面和照片(镜向:NE)

(3) 调查点3(图 4(e)中虚线框)

调查点3考察池河-西山驿断裂,该点位于肥东县包公镇龙山村附近,断裂带通过处见6条断层切割元古代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断层性质为逆断层,沿各断面形成宽20~150cm的断层破碎带,破碎带之间的斜长片麻岩和斜长角闪岩也有强烈的变形和褶曲,整个断层带宽约20m(图 8)。

图 8 包公镇龙山村附近断层剖面和照片(镜向:SW)

(4) 调查点4(图 5(d)中虚线框)

调查点4考察藕塘-清水涧断裂。该点位于肥东县小岘山南,断裂带通过处见2条断层切割元古代黑灰色片麻岩、片岩,f1为逆断层,沿断层有10cm的石英脉贯入,断层上盘的片麻岩、片岩褶曲明显;f2为正断层。f1与f2之间为宽1.3~3.0m的断层破碎带(图 9)。

图 9 小岘山南断层剖面和照片(镜向:NNE)
4 结论与认识

通过对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采用多源遥感数据解译,以及在典型解译段落开展的现场地质调查工作,对断裂带本段落的浅部构造特征有了以下认识:① 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4条主干断裂在遥感影像中均有表现,4条断裂得到了充分的遥感解译,并给予了野外实地考察验证;② 西支2条断裂北段线性特征明显,断层沿线发育串珠状湖泊、断塞塘、线性陡坎、弧形构造等构造地貌,而南段多呈隐伏状,遥感影像特征不明显;③ 东支2条断裂在明光-庐江段全段影像线性特征均明显,断层通过处地形凹槽带、线性陡坎、刀砍状断层崖地貌极为发育;④ 通过现场地质调查发现,在遥感解译断裂通过处断层破碎带均较为发育,有的宽达几十米,且断层性质变化明显,拉伸、逆冲活动交加,反映出郯庐断裂带明光-庐江段的多期多次复杂活动特征。

致谢: 本研究得到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宋方敏研究员、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王鑫助理研究员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
参考文献
安徽省地质矿产局. 1987, 安徽省区域地质志. 北京: 地质出版社.
方仲景, 丁梦林, 向宏发, 等. 1986, 郯庐断裂带的基本特征. 科学通报(1): 52–55.
郭慧, 江娃利, 谢新生. 2016, 1976年唐山MS7.8地震乐亭-滦南地区NW向地裂缝带赵滩点位调查. 地震学报, 38(4): 644–655. DOI:10.11939/jass.2016.04.010
何宏林. 2011, 活动断层填图中的航片解译问题. 地震地质, 33(4): 939–950.
霍光辉, 王海芹, 王仁祥, 等. 2009, 郯庐断裂带中南段重磁特征与深部构造. 山东国土资源, 25(8): 9–13.
江娃利. 1991, 航空像片在活断层研究中的应用. 地震地质, 13(4): 323–331.
姜文亮, 张景发, 陈丁, 等. 2011, 利用遥感, 重力多源信息研究郯-庐断裂带苏-鲁段构造特征. 地球学报, 32(2): 143–153.
李春峰, 陈冰, 周祖翼. 2009, 中国东部及邻近海域磁异常数据所揭示的深部构造. 中国科学:D辑, 39(12): 1770–1779.
李云平, 吴时国, 韩文功, 等. 2006, 合肥盆地和郯庐断裂带南段深部地球物理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49(1): 115–122.
潘桂棠, 肖庆辉, 陆松年, 等. 2009, 中国大地构造单元划分. 中国地质, 36(1): 1–28.
汤加富, 李怀坤, 娄清. 2003, 郯庐断裂南段研究进展与断裂性质讨论. 地质通报, 22(6): 426–436.
王鑫, 张景发, 付萍杰, 等. 2015a, 沂沭断裂带重力场及地壳结构特征. 地震地质, 37(3): 731–747.
王鑫, 张景发, 姜文亮, 等. 2015b, 基于布格重力数据研究郯庐断裂带江苏段深部构造. 地球物理学进展, 30(4): 1516–1525.
王鑫, 张景发, 姜文亮, 等. 2016, 郯庐断裂带南段重力异常及不同深度横向构造特征. 地震地质, 38(3): 370–385.
姚大全, 刘家灿. 2004, 郯庐断裂带池河段的新活动. 地震学报, 26(6): 616–622.
张交东, 杨长春, 刘成斋, 等. 2010, 郯庐断裂南段走滑和伸展断裂的深部结构及位置关系. 地球物理学报, 53(4): 864–873.
张景发, 姜文亮, 田甜, 等. 2016, 活动断裂调查中的高分辨率遥感技术应用方法研究. 地震学报, 38(3): 386–398.
Guo H, Jiang W L, Xie X S. 2011, Late-Quaternary strong earthquakes on the seismogenic fault of the 1976 Tangshan MS7.8 earthquake.Hebei.as revealed by drilling and trenching.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54(11): 1696–1715. DOI:10.1007/s11430-011-4218-x.
Yin A, Nie S Y. 1993, An indentation model for the north and south China collis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an-Lu and Honam Fault systems. eastern Asia.Tectonics, 12(4): 801–813. DOI:10.1029/93TC0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