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位于青藏高原东南缘,地处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的东侧,地质构造复杂,强烈的构造活动产生和发育了怒江断裂、哀牢山-红河断裂、小江断裂等一系列断裂带(邓起东等,1994;蔡麟孙等,2002),地震活动以强度大、频度高、灾害重、分布广而著称,是我国破坏性地震频繁发生、地质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准确地测定地震震中和震源深度一直是地震学家关心和研究的热点(朱元清等,1997a),合适的地壳速度模型可以帮助地震学家准确地判断地震参数的测定精度(朱元清等,1997b;张天中等,2007)。
长期以来,地学研究者在该区域开展了大量研究工作,如人工地震测深(胡鸿翔等,1986、1993、1994;张先康等,2002;王夫运等,2005;张中杰等,2005a;Wang et al,2009)、体波与面波层析成像(王椿镛等,2002;白志明等,2003;Huang et al,2002、2012;He et al,2005;Zhang et al,2011)、接收函数反演(胡家富等,2003;李永华等,2009)等,为研究云南地区构造背景、地壳速度模型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本文使用云南台网丰富的观测数据对速度模型进行测定和修正,结果应用于地震台网的观测实践,以期提高地震定位质量。
1 区域速度模型的建立 1.1 资料选取云南测震台网49个固定台站基本按照云南省的国土面积平均分布,台站间距为50~200km。其中滇中昆明地区和滇西大理地区台站分布相对较密,台站间距为50~100km;滇东北昭通地区、滇西北香格里拉地区和滇西南地区分布相对较稀疏,台站间距为100~200km。
本研究选用“十五”数字台网建设以来,2009~2014年10个以上台有记录的地震7412个,震中分布如图 1,其中80%以上台站有记录的地震事件83次,ML均大于3.0级。
对选取的7412个地震数据,提取得到Pg震相95116个、Pb震相1813个、Pn震相8674个、Sg震相98570个、Sb震相19个、Sn震相573个,利用其走时与震中距分别作线性拟合,求取相应的拟合速度,即
$ T = {\rm{A + }}\left({\Delta /V} \right) $ | (1) |
式中,T为震相走时;Δ为震中距;V为拟合速度;A为常数。
由Pg、Pb、Pn、Sg、Sb、Sn震相走时曲线拟合的速度分别为:vP1(上地壳P波速度)=6.04km/s,vP2(下地壳P波速度)=6.68km/s,vPn(上地幔顶部P波速度)=7.89km/s,vS1(上地壳S波速度)=3.53km/s,vS2(下地壳S波速度)=3.93km/s,vSn(上地幔顶部S波速度)=4.51km/s。
为提高精度,选取其中定位精度较高的地震资料,即每个地震均在80%以上台站有记录、震级ML≥3.0的83个地震数据,进一步分析,由Pg、Pb、Pn震相走时曲线拟合得到相应速度为:vP1=6.03km/s,vP2=6.68km/s,vPn=7.91km/s(图 2)。
根据直线拟合的速度结果,用折合走时方法来调整初始模型并确定模型的试错范围,即给定地壳速度模型参数的变化范围,确保真实地壳模型参数值包含在可变化的参数范围内。
根据这83个地震的Pg、Pb和Pn震相走时,计算折合走时
$ {T_{\rm{Z}}} = {T_{\rm{G}}} - \left({\Delta /v} \right) $ | (2) |
式中,TZ为折合走时,TG为观测走时,Δ为震中距,v为波速。
为了考察vP1、vP2和vPn在不同震源深度下,速度拟合直线中实际走时与理论走时的拟合情况,分别选取震源深度为5、10、15、20km,并调整上地壳厚度H1和下地壳厚度H2,发现云南地区的地震震源深度基本集中在5~20km,Pg、Pb和Pn震相理论走时和观测走时大致平行,数据点也较集中,基于中小地震开展的地震定位研究(吴建平等,2004)也表明,该区地震震源深度一般都位于20km以浅的脆性中、上地壳部分,从而得到云南地区初始地壳速度模型如表 1。
对初始模型进行速度稳定性分析,分别考察vP1、vP2和vPn在以下3种情况下的稳定性(图 4):①随震中距增大的变化情况;②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变化情况(以150km为窗口,50km为步长);③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变化情况(以200km为窗口,50km为步长)。从图 4可以看出,在不同范围的vP1、vP2和vPn均较为稳定。
(a)随震中距增大的变化情况;(b)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变化情况(以150km为窗口,50km为步长);(c)在不同区域范围的变化情况(以200km为窗口,50km为步长) |
选取2010~2014年云南省内M≥3.0的200个地震事件,所选地震和地震台站射线覆盖范围见图 5。用Hyposat批处理定位方法迭代初始速度模型,计算范围为:vP1=5.8~6.4km/s,vP2=6.5~6.9km/s,vPn=7.8~8.2km/s,康氏面深度=16~24km,莫霍面深度=38~42km。计算结果见表 2。
将第2次计算结果作为最优模型,同时,用日常编目模型,Hyposat批处理定位程序,分别对200个地震进行计算(图 6、7),得到平均定位走时残差RMS:最优模型为0.459,编目模型为0.528;二者震中差大于10km的仅有3个地震,经复核得出误差大的地震对应震相偏少、台站空隙角偏大等情况。
用统一波速比方法得到的S波速度主要反映上地壳的S波速度值(vS1),为了进一步获得上地壳、下地壳和上地幔顶部的S波速度(vS1、vS2和vSn),利用已获得的P波分层速度和各层厚度,以及与原批处理相同的地震震相数据资料,保持震中位置在原误差范围内,不断调整各层的波速比来试错分层的S波速度vS1、vS2和vSn,在试算中通过进一步检验后得到完整的云南地区地壳速度模型(2015云南模型),结果见表 3。
使用2015云南模型,采用PTD方法(朱元清等,1990),对2008~2016年发生在云南及周边ML≥4.0的322个地震进行深度重测定,并与编目报告中的震源深度分布进行对比(图 8)。
(a)震源深度三维分布;(b)震源深度沿纬度方向投影;(c)震源深度沿经度方向投影 |
图 8(b)、8(c)分别为震源深度结果沿纬度和经度方向的投影,由图 8(b)、8(c)可以看出,编目结果中的震源深度值,绝大部分集中在5km和15km附近,并明显呈两个带状分布,而2015云南模型计算得到的深度值分布较广,基本在20km内均匀分布,可见新模型测定的深度分布更合理。
2.2 典型地震定位分析(1) 使用新模型(2015云南模型)对2011年3月10日盈江M5.8地震,进行定位,与编目结果、精定位结果(房立华等,2011)进行对比(表 4),明显看出新模型定位深度与精定位结果最接近。
(2) 使用新模型,采用PTD和Hyposat两种方法对2014年8月3日鲁甸M6.5地震分别进行定位,得到深度分别为7km和8.1km,均小于震中龙头山强震台的震源距8.3km(表 5、图 9)。表明新的一维速度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平均速度结构。云南强震台网的龙头山台,较好地记录了此震(表 6、图 10)。
(1) 本研究利用云南地区2009~2014年,每个地震均在10个以上台站有记录的7412个地震数据,作线性拟合。同时,为提高精度,对其中每个地震均在80%以上台站有记录、ML≥3.0的83个地震数据再做分析,并计算其理论折合走时和实际折合走时,通过选取不同震源深度和调整上、下地壳厚度,发现云南地区地震的震源深度基本集中在5~20km,Pg、Pb和Pn震相理论折合走时和观测折合走时大致平行,数据点也较集中,从而得到云南地区初始地壳速度模型:vP1=6.03km/s、vP2=6.68km/s、vPn=7.91km/s、H1=20km、H2=21km;通过设置不同滑动窗测试,得出初始模型vP1、vP2和vPn较为稳定。
(2) 选取本省区域内M≥3.0的地震200个,采用Hyposat批处理定位方法迭代初始速度模型,得到较好结果并作为最优模型。同时,通过不断调整各层的波速比来试错分层的S波速度vS1、vS2和vSn,并在试算中通过检验后得到完整的云南地区地壳速度模型(2015云南模型):vP1=6.01km/s,vP2=6.60km/s,vPn=7.89km/s,H1=20km,H2=21km,vS1=3.52km/s,vS2=3.86km/s,vSn=4.43km/s。
(3) 基于本研究得到的2015云南模型,对2008~2016年云南及周边ML≥4.0的322个地震,用PTD方法进行深度重测定,得到的深度值分布不再呈两个条带集中于5km和15km附近,而是在20km内均匀分布,新模型测定的深度分布更合理;使用新模型对典型地震2011年3月10日盈江M5.8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出震源深度为14.8km,与精定位结果13.4km最为接近;使用新模型,采用PTD和Hyposat两种方法对2014年8月3日鲁甸M6.5地震进行重定位,得出震源深度分别为7km和8.1km,小于并接近震中龙头山强震台的震源距8.3km,表明新的一维速度模型(2015云南模型)能更好地反映研究区平均速度结构,为今后开展更加细致的工作打下基础。
致谢: 感谢上海市地震局朱元清研究员和“全国区域一维速度模型建设及推广使用”项目组对本研究给予的大力支持。白志明, 王椿镛. 2003, 云南地区上部地壳结构和地震构造环境的层析成像研究. 地震学报, 25(2): 117–127. |
蔡麟孙、李兴林, 2002, 云南省地质, 见: 马丽芳, 中国地质图集, 293~300, 北京: 地质出版社. |
邓起东、徐锡伟、于贵华, 1994, 中国大陆活动断裂分区特征及其成因, 见: 中国活动断裂研究, 1~14,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房立华, 吴建平, 张天中, 等. 2011, 2011年云南盈江MS5.8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 地震学报, 33(2): 262–267. |
胡鸿翔, 高世玉. 1993, 滇西地区地壳浅部基底速度细结构的研究. 中国地震, 9(4): 356–363. |
胡鸿翔、李学清, 1994, 云南地区孟连-思茅-马龙剖面的基底速度细结构, 见: 陈运泰、阚荣举、滕吉文等, 中国固体地球物理学进展, 100~106, 北京: 海洋出版社. |
胡鸿翔, 陆涵行, 王椿镛, 等. 1986, 滇西地区地壳结构的爆破地震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29(2): 133–144. |
胡家富, 苏有锦, 朱雄关, 等. 2003, 云南的地壳S波速度与泊松比结构及其意义. 中国科学:D辑, 33(8): 714–722. |
李永华, 吴庆举, 田小波, 等. 2009, 用接收函数方法研究云南及其邻区地壳上地幔结构. 地球物理学报, 52(1): 67–80. |
王椿镛, MooneyW D, 王溪莉, 等. 2002, 川滇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研究. 地震学报, 24(1): 1–16. |
王夫运, 张先康, 陈棋福, 等. 2005, 北京地区上地壳三维细结构层析成像. 地球物理学报, 48(2): 359–366. |
吴建平, 明跃红, 王椿镛. 2004, 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及构造应力场研究. 地震学报, 26(5): 457–465. |
张天中, 武巴特尔, 黄媛, 等. 2007, 近台资料对近震相对定位算法的影响. 地球物理学报, 50(4): 1123–1130. |
张先康, 赵金仁, 张成科, 等. 2002, 帕米尔东北侧地壳结构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45(5): 665–671. |
张中杰, 白志明, 王椿镛, 等. 2005a, 冈瓦纳型和扬子型地块地壳结构:以滇西孟连-马龙宽角反射剖面为例. 中国科学:D辑, 35(5): 387–392. |
张中杰, 白志明, 王椿镛, 等. 2005b, 三江地区地壳结构及动力学意义:云南遮放-宾川地震反射/折射剖面的启示. 中国科学:D辑, 35(4): 314–319. |
朱元清, 夏从俊, 李平. 1997a, 确定震源深度的PTD方法及其应用.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8(3): 21–29. |
朱元清, 赵仲和. 1997b, 提高地震定位精度新方法的研究.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18(5): 59–67. |
He Z Q, Ye T L, Su W. 2005, 3-D velocity structure of the middle and upper crust in the Yunnan region. China, Pure Appl Geophys, 162(12): 2355–2368. DOI:10.1007/s00024-005-2780-x. |
Huang J, Liu X J, Su Y J, et al. 2012, Imaging 3-D crustal p-wave velocity structure of western Yunnan with bulletin data. Earthq Sci, 25(2): 151–160. DOI:10.1007/s11589-012-0842-6. |
Huang J L, Zhao D P, Zheng S H. 2002, Lithospheric structur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eismic and volcanic activity in southwest China. J Geophys Res, 107(B10): ESE 13-1–ESE 13-14. DOI:10.1029/2000JB000137. |
Wang C Y, Lou H, Wang X L, et al. 2009, Crustal structure in Xiaojiang Fault zone and its vicinity. Earthq Sci, 22(4): 347–356. DOI:10.1007/s11589-009-0347-0. |
Zhang Z J, Deng Y F, Teng J W, et al. 2011, An overview of the crustal structure of the Tibetan Plateau after 35 years of deep seismic soundings. J Asian Earth Sci, 40(4): 977–989. DOI:10.1016/j.jseaes.2010.03.0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