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  2019, Vol. 35 Issue (2): 256-268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发震构造讨论
宋春燕, 高荣, 刘建明, 刘萍, 郭寅, 温少妍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 乌鲁木齐 830011
摘要: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发生MS5.5地震,震中处于塔里木地块西北缘,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此次伽师地震前发生了MS4.7前震,截至9月30日最大余震震级为MS4.6(ML5.0),初步判定为前-主-余型地震序列。序列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沿近NE向展布,主震震源深度与1997~1998年伽师强震主震基本一致,发震断层陡立。本文从区域的构造环境、地震震源机制解和余震分布特征等方面分析认为,地震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东南端部,为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的一次新的构造活动。序列参数、视应力等计算结果显示,伽师MS5.5地震的预测最大余震震级与最大余震震级MS4.6接近,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关键词伽师MS5.5地震    余震分布    构造背景    
Discussion on Earthquake Sequence and Seismogenic Structure for the Jiashi MS5.5 Earthquake on September 4, 2018, Xinjiang
Song Chunyan, Gao Rong, Liu Jianming, Liu Ping, Guo Yin, Wen Shaoyan     
Earthquake Agency of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Urumqi 830011, China
Abstract: The Jiashi MS5.5 earthquake occurred on September 4, 2018 in Xinjiang Uygur Autonomous Region, the epicenter is located in the northwestern margin of the Tarim block, in the seismic area of 1997-1998 Jiashi strong earthquake swarm. The Jiashi earthquake has MS4.7 foreshock, the largest aftershock magnitude M4.6, preliminarily determined as a pre-main-aftershock sequence. The precise positioning results show that the aftershocks are distributed along the NE direction, and the depth of the main shock is basically the same as that of the 1997-1998 Jiashi strong earthquakes. The seismogenic fault rises steeply. In this paper, the seismogenic process of this earthquake is analyzed from the aspects of regional tectonic environment, focal mechanism solution and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It is considered that the earthquake occurred o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Jiashi concealed fault, which is a new tectonic activity in the Jiashi strong earthquake swarm area from 1997 to 1998. The calculation results of sequence parameters and apparent stress show that strong earthquakes in the Jiashi earthquake area are unlikely to occur in the near future.
Key words: Jiashi MS5.5 earthquake     Aftershock distribution     Tectonic setting    
0 引言

2018年9月4日新疆伽师县发生MS5.5地震,震中位于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具体区域为塔里木盆地西北的伽师县东北部,该处地表有12~13km的沉积层,未见断层出露。距震中最近的断裂是伽师隐伏断裂,伽师断裂为塔里木盆地内部断裂,性质为逆走滑型,全长约55km,为全新世活动断裂。在震区外围,北部有阿图什断裂、托特拱拜孜断裂和柯坪断裂,西部有卡兹克阿尔特断裂,南部为塔里木盆地,东部有皮羌断裂(图 1)。

图 1 2018年9月4日伽师MS5.5地震区域构造与MS≥5历史地震分布

伽师地震震中所在区域受印度洋板块向欧亚板块挤压的影响,以2mm/a的速率环塔里木盆地西缘隆起(彭树森,1993)。伽师地区相对于吉尔吉斯斯坦比什凯克市的近NS向水平挤压速率达19mm/a。该区域属新疆地区南天山地震带西段,为极其活跃的地震带,地震频度高、强度大,是新疆6级以上地震活动最频繁的地区,1900年以来发生57次6级以上地震,其中包括1902年阿图什8.2级地震、1961年巴楚6级震群、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

1997~1998年伽师强震群前,震区历史上未发生过5级以上地震,其后,震区2000年3月27日发生5.3级地震,2003年1月4日发生5.4级地震,随后2003年2月24日巴楚发生6.8级地震(图 1)。此次地震与之前强震群的关系及其发生的背景和未来地震趋势备受关注,为此,本文讨论了伽师MS5.5地震的序列特征和震区的地震趋势。

1 伽师MS5.5地震序列概述

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测定,2018年9月4日5时52分56秒,在新疆喀什地区伽师县发生MS5.5地震,震中位于39.51°N、76.98°E,震源深度8km。此次地震前1min发生了MS4.7前震。表 1为伽师MS5.5地震及其前震的基本参数。

表 1 CENC、USGS给出的伽师MS5.5地震及其前震的震源参数

据新疆区域地震台网测定,截至2018年9月9日24时,共记录到ML≥1.0地震445次,其中,ML1.0~1.9地震239次,ML2.0~2.9地震160次,ML3.0~3.9地震39次,ML4.0~4.9地震4次,ML5.0~5.9地震3次,即9月4日ML5.1(MS4.7)前震、ML5.7(MS5.5)主震和ML5.0(MS4.6)最大余震。序列M-tN-t图(图 2)显示:1级以上余震最大日频次出现在主震发生当日,达222次(其中,3级以上30次),其后余震活动处于起伏衰减状态,9日1级以上余震日频次仅为13。

图 2 2018年9月4~9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ML≥1.0地震M-t图(a)、小时频次N-t图(b)

图 3为1997、2018年伽师地震及余震分布。由图 3可见,2018年伽师MS5.5地震的余震位于1997年伽师强震群震区内。陈棋福(2003)研究表明,1997年伽师强震群余震区长轴和等震线长轴均呈NE方向,强震群可能是发生在无预存断裂区的地下新破裂。此次地震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的东南端部,距1997年4月6日伽师6.4级地震震中约3km,余震走向与伽师断裂走向不符,初步认为是伽师强震群震区的再次活动。

图 3 1997、2018年伽师地震及余震分布
2 伽师地震序列重新定位 2.1 方法与资料

采用双差定位(HypoDD)方法(Waldhauser et al,2000)对伽师MS5.5地震序列的震源位置进行重新定位。双差定位法可以较好地解决速度模型引起的误差。该方法在国内外许多中强地震的余震序列定位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2008年汶川8.0级地震、2013年芦山7.0级地震、2014年于田7.4级地震等(黄媛等,2008郑勇等,2009房立华等,2015)。

本文定位所采用的速度模型为利用转换波测深方法(邵学钟等,2013)得到的伽师附近的地壳上地幔速度结构,由于S波震相精度比P波震相低,故对P波数据权重设为1,对S波数据设为0.5;选取距伽师MS5.5地震序列400km范围内的台站,设定地震对之间的最大距离不超过10km,OBSCT设为6(即每个地震对联系在一起形成“震群”的最少震相数为6)。在计算过程中,采用共轭梯度法求解方程,经过2组共4次迭代后得到阻尼最小二乘法解,震源位置在水平向的平均估算误差为0.5~1.0km,在垂直向的大多小于1km。

2018年9月4~9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满足具有4个以上台站记录重新定位条件的地震有228个,多数震相数据的震中距小于200km。同时,因采用VELEST方法反演区域速度模型对资料具有较高要求,且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满足具有6个以上台站记录和方位角间隙小于150°的地震较少,为了获得更合理的伽师地区一维速度模型,在重新定位过程中,我们加入了伽师MS5.5地震震源区自2009年以来满足上述条件的历史地震参与反演。反演得到的伽师地区一维速度模型见表 2(S波速度按vP/vS波速比为1.75时获得)。

表 2 伽师地区速度模型
2.2 结果分析

最终获得了伽师MS5.5地震序列199个ML≥1.0地震的重新定位结果,图 4为此次伽师MS5.5地震序列精定位后的震中分布图。由图 4可见,伽师地震序列发生在伽师隐伏断裂东南端,余震区长轴近NE向,与Ⅵ度区等震线长轴走向(图 5)基本一致,与利用CAP方法得到的震源机制解节面Ⅰ的走向亦基本一致(表 3)。

图 4 2018年9月4~9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ML≥1.0地震震中分布

图 5 2018年9月4日伽师MS5.5地震烈度分布 资料来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震局官网http://www.xjdzj.gov.cn/xwdt/hydt/31974.html

表 3 2018年9月4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由震源深度剖面图(图 6)可以看出,沿着震中分布的优势长轴走向(A-A′剖面),余震集中分布在30km范围内。垂直震中分布的优势长轴走向剖面(B-B′剖面)反映了沿断层倾向的震源分布特征,余震主要分布在5~35km的深度,ML≥3.0较大余震则集中分布在15~35km的深度,发震断层陡立,倾角几乎为90°,利用双差定位得到的主震震源深度为20km,与1997年伽师强震群震源深度一致(陈棋福,2003)。

图 6 沿A-A′(a)、B-B′(b)剖面的地震震源深度分布
3 伽师MS5.5地震序列主要地震震源机制 3.1 资料与方法

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有多种,考虑到此次伽师MS5.5地震发生在测震台站分布较稀疏区,因此,我们选用CAP方法(Zhao et al,1994Zhu et al,1996)反演此次伽师地震序列中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震源矩心深度与矩震级。

CAP方法将宽频带数字地震波形记录分为体波Pnl与面波2部分,我们分别对Pnl波、面波进行带通滤波,计算理论地震波形与观测波形之间的误差函数,通过网格搜索,获取给定参数空间中误差函数达到最小的最佳解。与求解震源机制解的其他方法相比,CAP方法具有所需台站少、反演结果对地壳横向变化不敏感、对速度模型依赖性相对较小等优点(Tan et al,2006郑勇等,2009龙锋等,2010罗艳等,2015易桂喜等,20122016),可保证震源机制计算结果的稳定性与可靠性。

3.2 伽师MS5.5地震震源机制

基于重新定位方法获得的伽师地区一维速度模型(表 2),选取震中周围500km范围内的新疆区域地震台网记录的波形资料,考虑到数据质量,尤其是体波数据信噪比,挑选出宽频带地震台的数据进行处理。对挑选出的宽频带数据去倾斜、除仪器响应并旋转至大圆路径。对伽师MS5.5地震波形中的Pnl波部分使用带宽为0.05~0.12Hz、面波部分使用带宽为0.04~0.10Hz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滤波。Pnl波和面波的相对权重取为2:1,一些研究结果表明(韩立波等,2012吕坚等,2008曲均浩等,2015),这样的权重可以较好地兼顾Pnl波和面波的优点。相应地,采用相同的滤波参数对计算得到的理论地震图进行滤波。

采用CAP方法中P波初动和波形拟合联合反演的算法,利用距震中500km范围内8个台站的波形资料,得到了伽师MS5.5地震的震源机制。图 7MS5.5地震反演误差随深度的分布图。由图 7可见,误差最小的最佳拟合深度为8km。此次伽师地震矩震级为5.02,P轴方位为244°,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197°,倾角80°,滑动角162°;节面Ⅱ:走向290°,倾角73°,滑动角10°。

图 7 伽师MS5.5地震矩张量反演中波形拟合误差随深度的变化
3.3 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MS≥3.5地震震源机制

此次伽师MS5.5地震前,2018年9月4日5时51分44秒发生了伽师MS4.7地震,利用CAP方法计算了此次前震的震源机制解:最佳矩心深度为10km,矩震级为4.15,P轴方位169°,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63°,倾角72°,滑动角68°;节面Ⅱ:走向295°,倾角28°,滑动角139°。MS≥3.5的余震有4个,利用CAP方法计算所得震源机制解结果如表 3所示。结果显示,余震均为走滑型,与主震的震源机制解较为一致。

上述结果表明,伽师MS4.7前震震源机制解为逆断型,伽师MS5.5地震与其MS≥3.5余震具有相似的震源机制解(图 8),均为走滑型。由图 8可见,节面走向NNE-NE向;P轴方位近NNE向,与该区域历史地震P轴方位(表 4)及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图 8 伽师MS5.5地震序列及震中附近历史MS≥3.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表 4 伽师MS5.5地震震中附近区域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解
4 伽师MS5.5地震序列类型及后续地震趋势分析 4.1 序列类型早期判定

伽师地震序列中最大震级为MS5.5,与最大余震震级MS4.6间的震级差为0.9,该震级差处于主-余型地震序列的判别标准0.6≤ΔМ≤2.4内;截至2018年9月9日,最大震级的MS5.5地震能量占序列能量的92.8%,MS5.5地震前发生MS4.7前震,因此此次伽师MS5.5地震序列为前-主-余型(蒋海昆等,2006)。

根据区域地震台网监测能力和此次序列的震级-频度关系(图 9),取序列最小完整性震级ML1.7为起算震级,时间步长1天,利用2018年9月4~9日序列资料,计算伽师地震序列早期参数p值和h值,结果显示p值为1.462(图 10),表明序列衰减迅速;h值为2. 1(图 9),表明伽师MS5.5地震序列震区后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刘正荣等,1979)。

图 9 2018年9月4~9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ML≥1.7地震频度-震级关系(a)、(b)与h值图(c)

图 10 2018年9月4~9日伽师MS5.5地震序列p值图

序列类型早期判定参数计算结果为:U值0.22、F值0.54、ρ值0.80、K值0.36、b值0.63,均显示非前兆序列,结果表明伽师地震序列不属于前兆序列。

以序列最小完整性震级ML1.7为起算震级,伽师地震序列震级-频度关系图(图 9(b))给出的序列最大余震期望震级为ML5.2,与最大余震震级ML5.0接近,可能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4.2 震后震区地震趋势分析 4.2.1 伽师MS5.5地震序列视应力分析

视应力是表征震源区应力水平的物理量,与发震过程中释放的应变能有关,反映了地震通过地震波辐射能量的效率,进而反映地震断层的应力强度;其与引起地震滑动的平均应力水平之间通过地震波辐射效率相联,为震源区平均应力的下限(Choy et al,1995)。通常认为,地震视应力值越大,震源区的应力水平越高;反之,震源区应力水平越低(杨志高等,2009)。

有些研究者的研究结果显示(钟羽云等,2004陈学忠等,2008),视应力可作为震后趋势判定的有效手段之一。选择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震中距220km以内、记录清楚、信噪比较高且至少有3个台站记录的波形数据,计算了截至2018年9月9日该序列中45个地震的视应力(图 11),由图 11可以看出,该序列的视应力与震级间存在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图 11 伽师MS5.5地震序列震级与视应力间的关系

图 12为伽师地震余震序列中ML3.0~3.9地震视应力的时序图。由图 12可见,2018年9月4日主震发生后,ML3.0~3.9地震视应力在整个序列中相对较高,在高值过程中发生了此次地震序列的最大余震,9月5日视应力出现的1组高值与震级相关,高视应力的地震震级为ML3.8、ML3.9,9月6日之后视应力处于低值状态。表 5为伽师MS5.5地震及余震序列ML≥4.0地震视应力。由表 5可以看出,MS4.6(ML5.0)最大余震前,ML4.3地震视应力大于最大余震后的ML4.0地震视应力,最大余震之后ML≥4.0余震视应力变化平稳。该序列视应力特征与新疆其它中强地震序列视应力变化特征相似,因此分析认为后续发生强余震的可能性较小。

图 12 伽师MS5.5地震余震序列中ML3.0~3.9地震视应力的时序图

表 5 伽师MS5.5地震余震序列ML≥4.0地震视应力
4.2.2 伽师MS5.5地震序列应力降

以往的研究表明(秦嘉政等,2004刘建明等,2016周少辉等,2017),中强地震的发生时间与该区域小震应力降在时间进程上呈现的连续高值状态有一定的相关性,大多数中强震发生在高值状态形成并渐衰的过程中。采用多台联合反演方法计算了伽师MS5.5地震序列MS≥3.0地震的应力降。由于震级对应力降的影响较大,计算时选用震级为3.0≤ML≤4.9的余震,截至2018年9月10日,符合计算条件的地震有17个。结果显示:①MS4.7前震的应力降为60.9bar,较该区背景应力降值明显偏大(表 6),具有一定的前震指示意义;②伽师MS5.5地震序列应力降逐渐衰减已趋近区域背景水平(图 13)。初步分析认为,后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不大。

表 6 普昌断裂西区4级地震应力降

图 13 伽师MS5.5地震序列中MS≥3.0地震应力降
4.3 伽师地震序列后续地震趋势判定

根据4.1节中序列类型分析和h值、p值计算结果可知,此次伽师MS5.5地震序列不是前兆序列,序列类型早期参数UKρFb值计算结果也表明该序列不是前兆序列,且序列视应力于2018年9月6日之后处于低值状态,序列应力降逐渐衰减已趋近区域背景水平,震源区背景应力水平不高,因此,该序列后续发生更大地震的可能性较小。从该地震序列震级-频度关系图(图 9(b))可以看出,序列最大余震期望震级为ML5.2,与最大余震震级ML5.0接近,可能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5 结论和讨论

(1) 伽师MS5.5地震震源区出现MS4.7前震活动,根据序列最大地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差以及最大地震占序列总体释放能量的比例可知,此次伽师地震序列为前-主-余型。序列早期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序列不是前兆序列。该序列地震视应力处于低值状态,序列应力降逐渐衰减至区域背景水平,反映了震源区背景应力水平不高,初步分析认为,震区后续发生强震的可能性较小。序列震级-频度关系图(图 9(b))显示,序列最大余震期望震级为ML5.2,与最大余震震级ML5.0接近,可能表明序列最大余震已经发生。

(2) 利用双差定位方法获得的此次伽师地震序列的余震主要分布在近NE向长约25km、NS向宽约18km、深度5~35km的区域范围内。沿NW走向的震源深度剖面显示发震断层面陡立。采用CAP波形反演获得的MS5.5地震的震源矩心深度为8km,矩震级为5.02,P轴方位244°,最佳双力偶机制解节面I:走向197°,倾角80°,滑动角162°;节面Ⅱ:走向290°,倾角73°,滑动角10°。主震断层错动类型为走滑型,节面走向近NNE向。P轴方位与历史地震P轴方位、震源所处区域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

(3) 伽师地震所处区域未有断裂出露地表,距震源区最近的断裂为伽师隐伏断裂,其为逆走滑型断裂,断层走向NNW,断层倾角陡立,根据重新定位后的伽师地震序列的结果可知,沿NW走向的震源深度剖面展现发震断层陡立,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前震为逆冲型兼有走滑分量,这与伽师隐伏断裂一致,但序列震源机制节面走向呈近NNE-NE向、重新定位后的伽师地震序列长轴方向近NE以及Ⅵ度区等震线长轴近NE向的特征,与伽师隐伏断裂主要走向不符。此次伽师MS5.5地震余震区位于1997年伽师震群震区内,震源深度与其一致,1997年4月6日伽师6.4级地震震中距仅3km,1997年伽师震群长轴和等震线长轴均呈NE方向(陈棋福,2003),与此次伽师MS5.5地震序列精定位后的结果及等震线长轴方向一致;震源机制结果显示,主震及较大余震的震源机制解为走滑型,与1997年伽师强震群序列的震源机制结果相符。初步分析认为,此次伽师MS5.5地震是1997~1998年伽师震群震区的再次活动;该区构造复杂,对于其地下构造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陈棋福, 2003, 中国震例(1997-1999), 北京: 地震出版社.
陈学忠、李艳娥、郭祥云, 2008,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8.0级地震前后震源区应力水平估计, 国际地震动态, (6): 1-3. DOI:10.3969/j.issn.0253-4975.2008.06.001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等, 2015, 2014年新疆于田MS7.3地震序列重定位, 地球物理学报, 58(3): 802-808. DOI:10.6038/cjg20150310
韩立波、蒋长胜、包丰, 2012, 2010年河南太康MS4.6地震序列震源参数的精确确定, 地球物理学报, 55(9): 2973-2981.
黄媛、吴建平、张天中等, 2008, 汶川8.0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重定位研究, 中国科学:D辑, 38(10): 1242-1249.
蒋海昆、李永莉、曲延军等, 2006, 中国大陆中强地震序列类型的空间分布特征, 地震学报, 28(4): 389-398. DOI:10.3321/j.issn:0253-3782.2006.04.006
刘建明、王琼、刘杰等, 2016, 新源、和静交界ML6.8地震序列的应力降和震源机制研究, 中国地震, 32(1): 28-39.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16.01.003
刘正荣、钱兆霞、王维清, 1979, 前震的一个标志——地震频度的衰减, 地震研究, 2(4): 1-9.
龙锋、张永久、闻学泽等, 2010, 2008年8月30日攀枝花-会理6.1级地震序列ML ≥ 4.0事件的震源机制解, 地球物理学报, 53(12): 2852-2860. DOI:10.3969/j.issn.0001-5733.2010.12.008
罗艳、赵里、曾祥方等, 2015, 芦山地震序列震源机制及其构造应力场空间变化,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45(4): 538-550.
吕坚、郑勇、倪四道等, 2008, 2005年11月26日九江-瑞昌MS5.7、MS4.8地震的震源机制解与发震构造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51(1): 158-164. DOI:10.3321/j.issn:0001-5733.2008.01.020
彭树森, 1993, 大地形变测量所反映的天山最新构造运动, 内陆地震, 7(2): 136-141.
秦嘉政、邬成栋、钱晓东, 2004, 2001年永胜6.0级地震的余震序列应力降研究, 地震研究, 27(2): 146-152. DOI:10.3969/j.issn.1000-0666.2004.02.006
曲均浩、蒋海昆、李金等, 2015, 2013-2014年山东乳山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初探, 地球物理学报, 58(6): 1954-1962. DOI:10.6038/cjg20150611
邵学钟、张家茹、范会吉, 2013, 地震转换波测深, 北京: 地震出版社.
杨志高、张晓东, 2009, 首都圈地区地震视应力的计算及空间分布, 地震, 29(4): 32-43.
易桂喜、龙锋、Vallage A等, 2016, 2013年芦山地震序列震源机制与震源区构造变形特征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59(10): 3711-3731. DOI:10.6038/cjg20161017
易桂喜、龙锋、张致伟, 2012, 汶川MS8.0地震余震震源机制时空分布特征, 地球物理学报, 55(4): 1213-1227. DOI:10.6038/j.issn.0001-5733.2012.04.017
郑勇、马宏生、吕坚等, 2009, 汶川地震强余震(MS ≥ 5.6)的震源机制解及其与发震构造的关系,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39(4): 413-426.
钟羽云、张帆、张震峰等, 2004, 应用强震应力降和视应力进行震后趋势快速判定的可能性, 防震减灾工程学报, 24(1): 8-14.
周少辉、蒋海昆, 2017, 景谷6.6级、鲁甸6.5级地震序列应力降变化对比研究, 中国地震, 33(1): 23-37.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17.01.003
Choy G I, Boatwright J L, 1995, Global patterns of radiated seismic energy and apparent stress, J Geophys Res, 100(B9): 18205-18288. DOI:10.1029/95JB01969
Tan Y, Zhu L P, Helmberger D V, et al, 2006, Locating and modeling regional earthquakes with two stations, J Geophys Res, 111(B1): B01306. DOI:10.1029/2005JB003775
Waldhauser F, Ellsworth W L, 2000, A double-difference earthquake location algorithm:method and application to the northern Hayward Fault, California, Bull Seismol Soc Am, 90(6): 1353-1368. DOI:10.1785/0120000006
Zhao L S, Helmberger D V, 1994, Source estimation from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 Bull Seismol Soc Am, 84(1): 91-104.
Zhu L P, Helmberger D V, 1996, Advancement in source estimation techniques using broadband regional seismograms, Bull Seismol Soc Am, 86(5): 1634-1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