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震  2019, Vol. 35 Issue (3): 573-583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邹立晔, 黄志斌, 周静, 梁姗姗, 赵博, 杜广宝, 刘敬光, 陈宏峰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北京 100045
摘要: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北京时间),四川宜宾市长宁县发生了M6.0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用时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并开展余震监测和统计。同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各有关单位,对台网数据进行分析处理,产出10类19种数据产品。产品结果显示:四川长宁M6.0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Ⅶ度,为一次逆冲型为主的事件,余震呈NWW向展布。据主震和余震分布方向,由区域地震构造图可初步推测,发震断层为NW向隐伏断层。
关键词四川长宁地震    地震速报    余震监测    数据产品    
Quick Determination and Data Products of the MS6.0 Earthquake on June 17, 2019 in Changning, Sichuan
Zou Liye, Huang Zhibin, Zhou Jing, Liang Shanshan, Zhao Bo, Du Guangbao, Liu Jingguang, Chen Hongfeng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Beijing 100045, China
Abstract: An MS6.0 earthquake hit Changning, Sichuan, China at 22:55 p.m. on June 17, 2019(CST).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releases the formal quick report within 10min and has been monitoring the aftershocks. Meanwhile, China Earthquake Networks Center, under the cooperation with some institutes, analyzing and processing the data from the monitoring networks, produces and collects 19 data products of 10 categories. These products illustrates that this earthquake, whose intensity of the meizoseismal area reaches Ⅶ degrees, is a thrust event with the aftershocks in the NWW direction and, according to the distribution direction of the main shock and the aftershocks, it can be preliminarily inferred from the regional seismotectonics that the seismogenic fault is a NW-direction hidden fault.
Key words: Changning earthquake     Earthquake quick report     Monitoring of aftershocks     Data products    
0 引言

根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测定, 2019年6月17日22时55分43.2秒(北京时间),四川宜宾市长宁县(28.34°N, 104.90°E)发生M6.0地震, 震源深度为16km 。本次地震震中位于双河镇, 距长宁县城约24km, 距宜宾市约53km, 距成都市约269km。截至6月19日16时, 地震共造成长宁县、珙县、高县等区县受灾, 受灾人口24.38万人, 因灾死亡13人, 受伤220人

http://www.cenc.ac.cn/cenc/dzxx/354137/index.html

http://www.chinanews.com/gn/2019/06-19/8869576.shtml

1 地震参数速报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采用自动速报与正式速报相结合的模式, 保证了地震参数速报的快速与准确。就本次地震而言, 自动速报系统于北京时间22时57分发布了“在四川宜宾市长宁县附近(28.39°N, 104.94°E)发生5.8级左右地震”的信息, 地震参数的测定用时约2min(从发震时刻起至自动速报发布时止)。此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23时05分发布正式速报结果。正式结果与自动结果的震中位置相差约6.8km, 正式结果震级为M6.0, 用时10min(自发震时刻起至终报发布时止)。地震参数的快速测报为后续救灾工作提供了基本信息。表 1列出了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本次地震的速报基本参数及国际主要地震学机构的测定结果。图 1为四川长宁M6.0地震的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历史地震分布。

表 1 全球主要地震学机构对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 0地震的测定结果

https://earthquake.usgs.gov/earthquakes/eventpage/us600041ry

https://www.emsc-csem.org/Earthquake/earthquake.php?id=771884

http://geofon.gfz-potsdam.de/eqinfo/event.php?id=gfz2019lugo

http://www.ceme.gsras.ru/cgi-bin/new/ccd_quake.pl?dat=2019-06-17&l=1

图 1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的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历史地震分布

表 2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 0地震主震及余震基本情况(截至2019年7月28日8时00分, M≥4. 0)
2 余震监测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余震频发。截至2019年7月28日8时0分, 共记录到M≥2.0余震260次。其中, 5.0~5.9级地震4次, 4.0~4.9级地震7次, 3.0~3.9级地震60次, 2.0~2.9级地震189次, 最大余震为7月4日10时17分58.6秒M5.6地震。表 2图 23给出了根据速报结果得到的四川长宁M6.0地震M≥4.0余震目录及M≥3.0余震分布图和M-t图。如图 2所示, 余震呈NWW向展布。

图 2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余震分布 主震以黄色五角星表示, 余震根据震级以不同大小的圆圈表示。其中, 黑色圆圈为2019年6月17日23时36分M5.1地震(不含)之前的余震;绿色圆圈为6月17日23时36分M5.1地震(含)至18日7时34分M5.3地震(不含)之间的余震;紫色圆圈为6月18日7时34分M5.3地震(含)至22日22时29分M5.4地震(不含)之间的余震;蓝色圆圈为6月22日22时29分M5.4地震(含)至7月4日10时17分M5.6地震(不含)之间的余震;红色圆圈为7月4日10时17分M5.6(含)地震之后的余震

图 3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余震M-t图(截至2019年7月28日8时00分, M≥3.0)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对余震开展了监测工作, 并进行及时速报和统计。震后至7月28日8时, 共完成和发布《四川长宁6.0级地震余震统计》报告111次, 并与有关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为大地震后趋势判定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3 应急数据产品产出

地震监测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服务工作体系自2008年10月逐步建设运行以来, 已完成国内外大震应急产出任务400余次(邹立晔等, 20172018)。四川长宁M6.0地震发生后,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作为业务牵头单位, 对测震台网、强震动台网、地壳运动观测台网的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 产出了丰富的数据产品, 并与地震行业京区各研究所密切合作, 进行产品汇集, 编制了《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应急数据产品综合图集》。《图集》于震后1h29min产出第1版, 随后不断更新, 于6月18日早8时前, 便已更新至第4版。《图集》最终共产出6版, 含地震基本信息、区域地震背景、监测台网台站布局与监测能力、余震信息、地震动强度分布、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地震库仑破裂静应力变化、区域地震构造、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余震序列精定位等10类19种产品。各类数据产品对地震的地球物理特征的掌握和震后趋势判定均起到了关键作用。

3.1 监测台网台站布局与监测能力

上述的地震基本信息和历史地震分布(图 1)以及余震分布(图 2), 均为台网应急产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而震中周边测震台站分布(图 4)情况可以反映地震台网的监测能力。由图 4可知, 震中距最近台站为高县汉王山地震台(SC/HWS), 约0.358°(39.7km), 500km范围内共有台站103个。震区测震台站分布密集, 通常可监测到的震级下限为M1.0。

图 4 震中周边测震台站分布
3.2 地震矩张量和震源机制解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采用W-Phase方法(Kanamori et al,2008), 计算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解, 结果为:矩震级MW5.8,断层节面Ⅰ走向350°/倾角67°/滑动角93°, 节面Ⅱ走向162°/倾角23°/滑动角82°。波形拟合的质心深度为11km。初步推断此地震为一次逆冲为主的事件(图 5)。

图 5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0地震矩心矩张量反演结果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绘制历史矩张量分布图(图 6), 资料源于全球矩心矩张量项目(GCMT)数据中心, 给出了震区历史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和矩心矩张量分布情况。

https://www.globalcmt.org/

图 6 GCMT历史矩张量分布图

表 3给出了中国地震局各单位计算的四川长宁M6.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部分国际地震学机构结果列于表 4。由表 3表 4可知, 各单位、机构结果基本一致, 显示本次地震为一次逆冲型为主的事件。

表 3 各单位测定的四川长宁M6. 0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

表 4 部分国际地震学机构对四川长宁M6. 0地震震源机制解的反演结果

https://www.ldeo.columbia.edu/~gcmt/projects/CMT/catalog/NEW_QUICK/E201906171455A.ndk

四川长宁M6.0地震共发生了4次M≥5.0余震,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及中国地震局各研究所均进行了震源机制解的测定。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利用gCAP方法(Zhu et al,2013)对主震及4次余震的反演结果见表 5, 由表 5可知, 本次地震的强余震均为逆冲型为主的事件。

表 5 四川长宁M6. 0地震及4次M≥5. 0余震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梁姗姗提供)
3.3 地震动强度分布

通过对强震动台网的数据进行处理, 得到地震仪器烈度等值线图(图 7), 图 7显示了强地面运动仪器观测烈度分布情况, 极震区烈度达Ⅶ度。

图 7 地震仪器烈度分布(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孙丽、戴丹青提供)
3.4 区域地壳运动速度场

由地壳运动台网观测数据得到区域地壳运动背景速度场图(图 8), 显示了震区地壳总体呈SE向运动, 平均速度为6~10mm/a。

图 8 区域地壳运动背景速度场(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张锐提供)
3.5 区域地震构造与应力场

根据主震和余震分布方向, 由区域地震构造图可初步推测, 发震断层为NW向隐伏断层(图 9)。

图 9 区域地震构造图(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吴熙彦、于贵华、徐锡伟提供)

根据图 10给出的构造应力场图, 震中附近水平最大主应力方位为NWW-SEE向, 非均匀尺度在100km左右, 表明区域应力场具有较强的非均匀性, 应力方向往往在100km以内就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利用震中周边历史震源机制解,采用距离加权反演得出区域构造应力场为最大主应力轴NWW-SEE向、最小主应力轴NNE-SSW向的逆走滑型应力结构。震中附近存在NE-SW走向的华蓥山断裂以及NW-SE走向的柏树溪断裂。根据区域构造应力场和余震呈NW向展布的情况推断, 发震断层为NW-SE走向, 该地震为带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逆冲型事件。

图 10 构造应力场图(中国地震局地壳应力研究所胡幸平提供)
4 结论

2019年6月17日, 四川长宁发生M6.0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通过准确快速的主震和余震基本参数测报以及科学丰富的数据产品产出, 使测震台网、强震动台网及地壳运动观测台网的数据在科学效益方面充分发挥了作用, 进而使地震监测台网建设成果在地震灾害应急处置以及社会效益方面发挥了作用。

各类数据产品显示, 本次地震极震区烈度达Ⅶ度, 余震呈NW向展布。根据主震和余震分布方向, 由区域地震构造和应力场以及震源机制解结果可初步推测, 这次地震为一次带有左旋走滑性质的逆冲型事件, 发震断层为NW向隐伏断层。

致谢: 感谢地震监测台网应急数据产品产出服务工作组在四川长宁M6.0地震及其强余震的应急处置工作中提供了丰富的数据产品。审稿专家和编辑在本文撰写过程中提出了宝贵的修改意见, 在此一并致谢。
参考文献
邹立晔、梁姗姗、刘敬光等, 2017, 基于互联网的地震监测及其发展, 科技导报, 35(5): 59-64. DOI:10.3981/j.issn.1000-7857.2017.05.007
邹立晔、黄志斌、刘杰等, 2018, 地震应急数据产品产出工作体系构建, 见: 中国地球科学联合学术年会"智慧地球物理"专题, 1534~1535, 北京: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
Kanamori H, Rivera L, 2008, Source inversion of W phase:Speeding up seismic tsunami warning, Geophys J Int, 175(1): 222-238. DOI:10.1111/j.1365-246X.2008.03887.x
Zhu L P, Ben-Zion Y, 2013, Parametrization of general seismic potency and moment tensors for source inversion of seismic waveform data, Geophys J Int, 194(2): 839-843. DOI:10.1093/gji/ggt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