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 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 全球共发生6级以上地震119次, 其中, 7级以上地震9次(图 1), 最大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2019年全球地震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1.1 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显著偏低
2019年全球地震频次和强度与往年相比均显著偏低, 仅发生7级以上地震9次, 显著低于1900年以来年均20次的活动水平(图 2(a));无8级以上地震发生, 打破了2004~2018年全球每年都有8级以上地震发生的强活动状态。
1.2 全球7级地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从空间分布看, 2019年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集中分布在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板块的交汇区域。其中, 6次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澳大利亚板块交汇区域, 震级最大为5月14日新不列颠岛地区7.6级地震;3次发生在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板块交汇区域, 震级最大为5月26日秘鲁北部7.8级地震。太平洋板块北部边界带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中国大陆周边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图 1)。
时间分布上, 2019年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中, 7次发生在上半年, 2019年7月14日印度尼西亚哈马黑拉岛7.1级地震后, 全球7级以上地震平静123天, 11月15日发生印尼马鲁古海北部7.2级地震, 之后至2020年1月1日,全球未发生7级以上地震(图 2(b))。
1.3 全球7级地震多为中深源地震
2019年发生的9次7级以上地震中,5次为中深源地震, 比例超过50%, 7级以上中深源地震的比例与1900年以来年均18%的水平相比显著偏高。其中, 在太平洋板块与南美板块交汇区域发生的3次7级以上地震均为中深源地震, 震源深度超过100km。
1.4 全球多个弱活动地区发生6级以上地震
2019年全球多个弱活动地区发生6级以上强震。其中, 11月26日阿尔巴尼亚发生的6.3级地震, 为阿尔巴尼亚首都地那拉及周边区域30年以来最强烈地震, 造成多处建筑倒塌及大量人员伤亡。
2 中国地震活动概况
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 中国共发生30次5级以上地震(图 3), 其中大陆地区20次, 震级最大为4月24日西藏墨脱6.3级地震;中国台湾及近海发生10次, 震级最大为4月18日中国台湾花莲县海域6.7级地震。
从中国各个省份的情况来看, 中国台湾及近海发生5级以上地震10次, 其中6级以上地震2次, 最大强度为6.7级, 数量和强度在全国各省中排名第一。在大陆地区, 西藏发生2次5级和1次6级地震, 地震强度最高;四川发生7次5级和1次6级地震, 地震频次最高、强度第二;新疆发生3次5级地震, 震级最大为2月2日新疆塔城5.2级地震, 地震频次与西藏相当;甘肃发生2次5级地震, 震级最大为10月28日甘肃夏河5.7级地震;广西发生2次5.2级地震, 地震频次和强度在大陆东部各省排名第一。2019年中国地震活动具有以下特点。
2.1 中国大陆地区5级地震频次不高, 6级地震平静打破
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20次5级以上地震, 接近但未达到年均24次的平均水平, 自2017年以来5级地震频次持续升高(图 4(a))。2019年中国大陆地区共发生2次6级以上地震, 分别为4月24日西藏墨脱6.3级地震和6月17日四川长宁6.0级地震, 其中, 墨脱6.3级地震打破自2017年11月18日西藏米林6 9级地震以来, 中国大陆持续522天的6级以上浅源地震平静。平静打破后, 间隔54天在四川长宁发生6.0级地震(图 4(b))。
2.2 川东南地区中强地震活动显著增强
四川地区2019年发生8次5级以上地震, 其中6级地震1次, 为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与2018年相比, 四川地区地震数量明显增多, 地震强度有所增强, 且2019年四川所有5级以上地震均发生在四川东南部盆地内部。2018年12月以来, 川东南盆地内部5级以上地震持续活跃, 先后发生2018年12月16日兴文5.7级、2019年1月3日珙县5.3级、6月17日长宁6.0级地震, 6月17日~7月4日在长宁余震区先后发生4次5级以上地震, 随后在川东南北侧区域先后发生9月8日威远5.4级和12月18日资中5.2级地震(图 5)。2019年川东南地区发生的5级以上地震约占中国大陆地区5级地震总数的40%。
2.3 云南地区地震平静背景显著
云南地区2019年未发生5级以上地震, 2018年9月8日墨江5.9级地震后, 云南省境内5级地震持续平静(图 6)。2014年10月7日景谷6.6级地震后, 云南省内已经连续5年未发生6级以上地震, 2019年四川长宁6.0级地震震中距云南省省界约30km, 打破了云南及邻区长达4.7年的6级地震平静。1996年2月3日丽江7.0级地震后, 云南地区7级地震平静持续近24年, 超过1900年以来的平均发震间隔。
2.4 新疆地区5级地震平静打破, 南天山西段5级地震呈NW向有序分布
2018~2019年新疆地区地震活动水平持续较低, 2018年发生4次5级地震, 最大为2018年9月4日伽师5.5级地震, 2019年仅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最大为2月2日新疆塔城5.2级地震。2019年10月27日新疆乌什5.0级地震打破新疆地区持续267天的5级地震平静。此外, 2018年以来, 南天山西段及境外附近地区5级地震沿天山地震带呈NW向有序分布(图 7)。
2.5 华北5级平静突出, 大陆东部部分弱震地区地震活跃
2019年中国大陆东部地区发生3次5级以上地震, 分别为5月18日吉林松原5.1级、10月12日广西北流5 2级和11月25日广西靖西5.2级地震。现阶段, 华北地区5级地震平静突出, 自2013年5月18日黄海5.1级地震后, 华北地区5级以上地震持续平静6.5年, 而华北主体地区自2006年7月4日河北文安5.1级地震后, 5级以上地震已平静近13.5年, 为1500年以来的第二长平静时间。
在华北地区5级持续平静的背景下, 2019年大陆东部部分地震活动较弱的区域发生“破纪录”地震(图 8), 如8月20日海南三亚4.2级、10月2日贵州沿河4.9级以及12月26日湖北应城4 9级地震。广西地区5级地震活跃, 发生2次5级以上地震, 地震数量显著高于年均0.1次(每10年1次)的活动水平。
2.6 中国台湾及近海7级以上地震持续平静
2019年中国台湾发生10次5级以上地震, 最大为4月18日花莲县海域6 7级地震。2018年中国台湾发生15次5级以上地震, 最大为2018年2月6日花莲县海域6.5级地震。中国台湾2019年最大地震强度与2018年基本相当, 但5级以上地震数量减少。自2006年12月26日中国台湾恒春海域7.2级地震后, 中国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持续平静近13年, 为1900年以来的最长平静时段(图 9)。
3 小结
(1) 2019年全球地震活动水平显著偏低, 时空分布相对集中, 7级以上地震中,中深源地震所占比例较高。
(2) 2019年4月24日西藏墨脱6.3级地震打破中国大陆地区522天的6级地震平静, 中国大陆地区5级地震频次不高, 大陆东部部分弱震地区地震活跃。
(3) 2019年川东南地区5级地震显著活跃, 云南地区中强以上地震活动持续平静, 新疆地区5级地震平静打破且5级地震在南天山西段呈NW向有序分布, 华北地区5级地震持续平静, 中国台湾地区7级以上地震显著平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