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太平洋地震带是世界上地震发生的主要地区(Bufe et al,2005;Huang et al,2017)。受地壳板块挤压作用,该地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具有范围广、强度大、频度高等特点,与之相连接的中国大陆地区地震发生率约占全球的1/4~1/3。这些地震灾害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威胁着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因此,研究地震发生之前的前兆特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电离层效应已经得到较为充分的研究(Leonard et al,1965;Antselevich,1971)。大量国内外研究人员分析了大地震前电离层异常的特征,发现在发震区,主震前可以观测到电离层扰动异常,且异常一般发生在震前几小时至几天内,具有相对稳定的时间尺度(Davies et al,1965;Pulinets et al,2003;Liu et al,2000、2004a、2004b;Zakharenkova et al,2008;Kakinami et al,2010;Li et al,2014、2016a、2016b;Arikan et al,2016;Reddy,2016;Zhou et al,2017)。Liu等(2000)研究了中国台湾地区1994~1999年5年间6.0级及以上地震,发现电离层异常出现在震前1~6天。刘静等(2014)对中国39个MS≥6.0的震例进行电离层参数随时空变化的分析,发现震前3~5天,震中上空及东、南、西、北5个方向均观测到了负异常出现概率高于正异常的现象。Le等(2011)研究了2002~2010年736次6.0级及以上地震前的电离层扰动,发现异常的发生率与震级成正比,但与震源深度和接近地震的天数成反比。Kon等(2011)通过研究日本1998~2010年MS≥ 6.0地震,发现在震中1000km范围内,震前1~5天出现电子浓度总含量(TEC)明显的正异常现象。
目前,中国陆态网络分布着260多个地基GPS台站,观测数据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全天候、全自动的特性,能够准确获得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电离层总电子含量,为研究地震电离层效应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因此,本文基于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CMONOC)地基GPS观测数据,分析2008~2019年发生在中国区域的7个MS≥6.0地震前后的电离层TEC扰动变化特征,并讨论了电离层异常的空间分布及其与地震震级、震中位置的关系。
1 GPS-TEC解算及异常检测方法 1.1 GPS-TEC解算GPS卫星发射2种频率(f1=1575.42MHz,f2=1227.60MHz)的载波信号,经电离层和大气层延迟后到达地面接收机,分别得到相伪距观测方程的关系式
$L_{1}=\lambda_{1}\left(\varphi_{1, i}^{j}+N_{1}\right)=\rho_{0, i}^{j}+c\left(\tau_{i}-\tau^{j}\right)+d^{1, \text { ion }}+d^{\text {trop }} $ | (1) |
$L_{2}=\lambda_{2}\left(\varphi_{2, i}^{j}+N_{2}\right)=\rho_{0, i}^{j}+c\left(\tau_{i}-\tau^{j}\right)+d^{2, \text { ion }}+d^{\text {trop }} $ | (2) |
其中,λ1、λ2和N1、N2分别表示2个载波的波长和整周模糊度;ρ0,ij、dtrop分别表示卫星到接收机的几何距离和对流层延迟改正;φ1,ij、φ2,ij分别表示2个载波的相位观测值;c为真空中的光速;τi、τj分别为接收机钟差和卫星钟差;d1,ion、d2,ion分别表示2个载波的电离层延迟,且有
$\operatorname{TEC}=\frac{f_{1}^{2} f_{2}^{2}}{40.3\left(f_{1}^{2}-f_{2}^{2}\right)}\left(L_{1}-L_{2}\right) $ | (3) |
由式(3)计算得到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电子总含量,记为STEC,然后假定将所有自由电子含量均表示在一个单层面上,得到STEC后,在电离层薄层模型的假设下,可以利用高度映射函数转换得到观测站垂直电子密度总含量VTEC
$\mathrm{VTEC}=\mathrm{STEC} \times E_{\theta} $ | (4) |
其中,θ代表卫星高度角;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有260多个GPS观测站(图 1)。通过对GPS双频观测数据进行处理,能够准确获得信号传播路径上的电离层TEC信息,并按式(4)获得测站的VTEC。
蓝色圆圈表示GPS台站;红色五角星表示7个地震的震中 |
本文根据Liu等(2000)提出的滑动四分位距方法的理论,以16天的数据资料为例,按时间序列X1、X2、X3、……、X15、X16升序排序,则下四分位Q1、中四分位Q2、上四分位Q3和四分位距IQR可计算如下
$Q_{1}=\frac{\left(X_{4}+X_{5}\right)}{2} $ | (5) |
$Q_{2}=\frac{\left(X_{8}+X_{9}\right)}{2} $ | (6) |
$Q_{3}=\frac{\left(X_{12}+X_{13}\right)}{2} $ | (7) |
$\mathrm{IQR}=Q_{3}-Q_{1} $ | (8) |
分析第16天的数据时,需将前15天对应时刻的滑动中值Q2作为背景值,计算IQR的上、下限UB和LB,其IQR=1.34σ,即四分位的期望值是标准差的1.34倍。本研究采用异常上限UB和异常下限LB作为电离层TEC是否异常的判定界限(UB=Q2+1.5(Q3-Q1),LB=Q2-1.5(Q3-Q1),其中Q3和Q1分别为前15天的上、下四分位数),约为标准差的2倍,置信度为95%,当某一时刻的电离层TEC值超过阈值,则认为该时刻的电离层TEC出现异常(刘磊等,2016)。
中国区域CMONOC地基GPS-TEC数据时间分辨率为15min,每个GPS台站一天可连续产生96个值,通过IQR方法探测每个GPS台站上的GPS-TEC时间序列,可以得到中国地区各个台站所处位置电离层异常扰动分布的情况,有利于区分地震电离层效应影响的来源。
1.3 日地活动指数电离层易受太阳活动和地磁风暴的影响,在分析地震前电离层变化时,应排除日地环境引起的电离层异常。因此,为区分由日地扰动引起的电离层扰动,利用美国NGDC和日本京都地磁中心提供的地磁指数Dst和Kp来区分与地磁-太阳活动相关的其他异常。其中Dst通常以1h的时间分辨率表示中低纬度地区的磁活动,当Dst值小于30nT时,最有可能发生磁暴。Kp指数以分辨率为3h描述全球地磁活动,在平静的地磁条件下,Kp值通常小于3(Rostoker,1972)。
2 地震电离层效应本文对中国大陆2008~2019年MS≥6.0地震①进行分析,由于Le等(2011)研究发现震源深度越浅、电离层异常越明显,且考虑到地震震级大小不同的影响,故选取2个6.0≤MS<6.5(杂多、长宁)、2个6.5≤MS<7.0(阿克苏、林芝)、2个7.0≤MS<7.5(于田、九寨沟)和1个MS≥7.5(汶川),共计7个MS≥6.0地震进行地震电离层效应分析,其地震目录如表 1所示。
考虑到7个地震震级、位置不同的影响(图 1、表 1),采用IQR方法统计分析地震前后的电离层异常变化分布特征时,统一按震中距各台站距离对每个地震选择测站,且测站至震中的距离一般为300~500km,最大研究范围扩大至2000km左右,使用IQR方法建立GPS-TEC数据与地震事件的关联,以开展震例分析。大量的研究表明,地震电离层TEC异常一般在震前一周较为显著(姚宜斌等,2012;祝芙英等,2008),故本研究将异常探测时间设置在地震前后各一周。图 2~8显示了近年来中国区域7个MS≥6.0地震(汶川、于田、杂多、阿克苏、九寨沟、林芝和长宁地震)的地震电离层效应分析结果,呈现了各地震各台站震中距位置、GPS- TEC时序变化和地震前后的异常扰动情况。同时,将地磁指数Dst和Kp变化情况直接添加到图中,可以有效地排除受空间天气影响的地震电离层异常扰动。
由图 2可以看出,汶川地震前后14天内Dst指数均处于正常状态,Kp指数仅在2008年5月6日0:00~3:00时间段内超出了3,我们认为此时间段6个台站出现的电离层TEC异常扰动是由空间天气影响导致,其他时间段出现的扰动情况均可能是由地震引起的。我们发现台站LUZH在5月9日出现大幅度的正异常外,其他时间段基本上均无扰动发生;同样,台站KMIN在5月9日出现正异常、5月6~7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他时间段基本上均无扰动发生;台站ZHNZ在5月9日出现正负异常、5月6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他异常均发生在震后,主要表现为5月16、18和19日出现正异常;台站LHAS除了在5月6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他异常均发生在震后,主要表现为5月14、15、16和19日出现正异常;台站QDAO震前异常情况基本与台站ZHNZ相同,主要表现为5月6日出现负异常、9日出现正负异常和19日出现大幅度正异常;台站WUSH在地震前后均表现出无异常发生。整体来看,汶川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扰动主要表现为震前负异常的个数多于正异常,且负异常主要集中在5月6日,正异常主要发生在震后,且震后无负异常发生。同时,还发现GPS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对应上空垂直电子浓度总含量变化越明显,且幅度越大,反之则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电离层扰动最大范围可达2000km左右。
针对于田地震(图 3),台站XJYT震前出现的异常均由空间天气影响导致,震后正异常主要发生在2月13日;台站XZGZ和QHLH除了在2月12日出现正异常外,其余异常发生在震后,表现为2月13和17日出现正异常;台站CJTC、NMAY和SCBZ与台站XJYT出现的异常类似,主要表现为震前出现的异常可能是由空间天气影响导致,震后正异常主要发生在2月17日。
对于杂多地震(图 4),台站QHYS在10月11日出现大幅度的正异常、15日出现小幅度正负异常外,其他时间段基本上均无扰动发生;台站DLHA在10月15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他时间段基本上均无扰动发生;台站XJQM在震前均无扰动发生,震后19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余时间段无扰动发生;台站ZHNZ和JXHK在地震前后基本上无异常发生。
对于阿克苏地震(图 5),可以看出电离层TEC异常主要发生在震后,表现为11月27日出现负异常,12月1日出现正异常;台站XJBC除在11月19日出现负异常外,其余异常发生在震后,主要表现为12月1日出现正异常;台站XJYT在11月21日出现负异常,其余异常也均发生在震后,主要表现为12月1日出现正异常;台站XZGZ和XJAL在地震前后基本上无异常发生。
对于九寨沟地震(图 6),排除空间天气和地磁扰动后,有几个台站的电离层TEC在8月15日出现了正异常。
对于林芝地震(图 7),台站XZCD、XZRK、DLHA在11月12日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负异常扰动,在震前电离层TEC异常扰动主要表现为负异常,且主要发生在11月12日,而正异常主要表现在震后;同时也表现出GPS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垂直对应上空电子浓度总含量变化越明显、且幅度越大,反之则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
对于长宁地震(图 8),台站SCJU在6月14~16日出现正负异常,但主要以负异常为主;台站HAHB、NMEJ和XJRQ在地震前后也出现了电离层负异常扰动,其电离层异常现象与林芝地震较为相似。
3 讨论根据图 2~8的结果和分析,对上述7个地震电离层TEC异常扰动的整体变化特征进行总结,如表 2所示。7个震例中,有5个震例出现GPS-TEC值负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震前2~6天,且负异常的个数明显多于正异常,这与前人(刘静等,2014;宋锐等,2019;马新欣等,2008)的研究结论基本一致。同时,正异常主要发生在地震发生后的2~7天,震前正异常个数并不明显。大部分震例显示出GPS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震中垂直上空电离层TEC变化越明显,反之则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电离层扰动最大范围可达2000km左右。7个震例基本均显示出随着地震震级的增加,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且异常覆盖的范围也有所增加。此外,发现汶川、于田和九寨沟3个大地震明显较其他地震发生异常的概率、数量和范围高得多。
本文基于中国陆态网络地基GPS观测,采用滑动四分位距法,研究分析了2008~2019年发生在中国区域的7个MS≥6.0震例的地震电离层效应,得出以下结论:
(1) 7个震例中,有5个震例(汶川、杂多、阿克苏、林芝和长宁地震)出现GPS-TEC值负异常现象,主要表现在震前2~6天;地震发生期间及震后电离层TEC出现正异常扰动,主要集中在震后2~7天。
(2) GPS观测站距离震中越近,垂直对应上空电子浓度总含量变化越明显,反之则没有明显的异常现象,且电离层扰动最大范围可达2000km左右。
(3) 随着地震震级大小的增加,震前电离层TEC异常的发生率有所增加,且异常覆盖的范围也有所增加。震级偏小的震例,其地震电离层异常范围小得多。
由于地震产生机理的复杂性和多变性,利用电离层TEC扰动对地震进行预测仍存在明显的局限性,对震前电离层异常的探测方法和有效性还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因此,我们建议监测震前一周内电离层TEC的变化,其可能提供了揭示电离层扰动与地震活动之间关系的线索。
致谢: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提供了GPS观测数据,美国NGDC和日本京都地磁中心提供了地磁指数数据,本研究部分图件采用GMT软件绘制,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刘静、万卫星, 2014, 中国6.0级以上地震临震电离层扰动时空分布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57(7): 2181-2189. |
刘磊、姚宜斌、孔建, 2016, 尼泊尔地震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特征, 测绘地理信息, 41(4): 13-17. |
马新欣、金红林、孟国杰, 2008, 利用地基GPS观测数据研究与地震有关的电离层异常, 地震, 28(4): 80-90. |
宋锐、刘静、张学民等, 2019, 2016年缅甸M7.2地震前中国区域电离层TEC扰动的时空分布, 地震, 39(3): 95-105. |
姚宜斌、陈鹏、吴寒等, 2012, 2011年3月11日日本地震震前电离层异常变化分析, 科学通报, 57(5): 355-365. |
祝芙英、吴云、林剑等, 2008, 汶川MS8.0地震前电离层TEC异常分析,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8(6): 16-21. |
Antselevich M G, 1971. The influence of Tashkent earthquake on the Earth's magnetic field and the ionosphere. In: Tashkent Earthquake 26 April 1966. Tashkent: FAN, 187~188.
|
Arikan F, Shukurov S, Tuna H, et al, 2016, Performance of GPS slant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d IRI-Plas-STEC for days with ionospheric disturbance, Geod Geodyn, 7(1): 1-10. DOI:10.1016/j.geog.2015.12.009 |
Bufe C G, Perkins D M, 2005, Evidence for a global seismic-moment release sequence, Bull Seismol Soc Am, 95(3): 833-843. DOI:10.1785/0120040110 |
Davies K, Baker D M, 1965, Ionospheric effects observed around the time of the Alaskan earthquake of March 28. 1964, J Geophys Res, 70(9): 2251-2253. DOI:10.1029/JZ070i009p02251 |
Huang F Q, Li M, Ma Y C, et al, 2017, Studies on earthquake precursors in China:a review for recent 50 years, Geod Geodyn, 8(1): 1-12. DOI:10.1016/j.geog.2016.12.002 |
Kakinami Y, Liu J Y, Tsai L C, et al, 2010, Ionospheric electron content anomalies detected by a FORMOSAT -3/COSMIC empirical model before and after the Wenchuan earthquake, Int J Remote Sens, 31(13): 3571-3578. DOI:10.1080/01431161003727788 |
Kon S, Nishihashi M, Hattori K, 2011, Ionospheric anomalies possibly associated with M ≥ 6.0 earthquakes in the Japan area during 1998-2010:case studies and statistical study, Journal of Asian Earth Sciences, 41(4-5): 410-420. DOI:10.1016/j.jseaes.2010.10.005 |
Le H, Liu J Y, Liu L, 2011,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ionospheric anomalies before 736 M6.0+earthquakes during 2002-2010, J Geophys Res Space Phys, 116(A2): A02303. |
Leonard R S, Barnes Jr R A, 1965, Observation of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following the Alaska earthquake, J Geophys Res, 70(5): 1250-1253. DOI:10.1029/JZ070i005p01250 |
Li W, Guo J Y, Yu X M, et al, 2014, Analysis of ionospheric anomaly preceding the MW7.3 Yutian earthquake, Geod Geodyn, 5(2): 54-60. DOI:10.3724/SP.J.1246.2014.02054 |
Li W, Guo J Y, Yue J P, et al, 2016a, Contrastive research of ionospheric precursor anomalies between Calbuco volcanic eruption on April 23 and Nepal earthquake on April 25. 2015, Adv Space Res, 57(10): 2141-2153. DOI:10.1016/j.asr.2016.02.014 |
Li W, Guo J Y, Yue J P, et al, 2016b, Total electron content anomalies associated with global VEI4+volcanic eruptions during 2002-2015, J Volcanol Geoth Res, 325: 98-109. DOI:10.1016/j.jvolgeores.2016.06.017 |
Liu J Y, Chen Y I, Pulinets S A, et al, 2000, Seismo-ionospheric signatures prior to M ≥ 6.0 Taiwan earthquakes, Geophys Res Lett, 27(19): 3113-3116. DOI:10.1029/2000GL011395 |
Liu J Y, Chen Y I, Jhuang H K, et al, 2004a, Ionospheric foF2 and TEC anomalous days associated with M ≥ 5.0 earthquakes in Taiwan during 1997-1999, Terrest Atmos Ocean Sci, 15(3): 371-383. DOI:10.3319/TAO.2004.15.3.371(EP) |
Liu J Y, Chuo Y J, Shan S J, et al, 2004b, Pre-earthquake ionospheric anomalies registered by continuous GPS TEC measurements, Ann Geophys, 22(5): 1585-1593. DOI:10.5194/angeo-22-1585-2004 |
Pulinets S A, Legen'ka A D, Gaivoronskaya T V, et al, 2003, Main phenomenological features of ionospheric precursors of strong earthquakes, J Atmos Sol Terr Phys, 65(16-18): 1337-1347. DOI:10.1016/j.jastp.2003.07.011 |
Reddy C D, 2016, Seismo-ionospheric anomalies and implications from recent GNSS observations in India and South-East Asia, Geod Geodyn, 7(1): 11-18. DOI:10.1016/j.geog.2016.03.006 |
Rostoker G, 1972, Geomagnetic indices, Rev Geophys Space Phys, 10(4): 935-950. DOI:10.1029/RG010i004p00935 |
Zakharenkova I E, Shagimuratov I I, Tepenitzina N Y, et al, 2008, Anomalous modification of the ionospheric total electron content prior to the 26 September 2005 Peru earthquake, J Atmos Solar Terr Phys, 70(15): 1919-1928. DOI:10.1016/j.jastp.2008.06.003 |
Zhou Y Y, Yang J, Zhu F Y, et al, 2017, Ionospheric disturbances associated with the 2015 M7.8 Nepal earthquake, Geod Geodyn, 8(4): 221-228. DOI:10.1016/j.geog.2017.04.0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