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国地震台网正式测定,北京时间2022年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发生6.8级地震,震源深度16km①。此次地震震中距泸定县城约39km,距康定市47km,距成都市226km,震中10km内平均海拔约2800m。地震震中附近人口不稠密但较为集中,震中5km范围内约有1000人,20km范围内约有3.2万人,50km范围内约有28万人。截至2022年9月11日17时,地震共造成93人遇难,25人失联,400余人受伤,其中死亡和受伤人口分别位于甘孜州和雅安市,地震造成当地部分房屋和交通线路等不同程度的损毁及山体滑坡。
①http://www.cenc.ac.cn/cenc/dzxx/399316/index.html
受青藏高原强烈隆起抬升和高原上地壳物质向南东挤出的影响,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形成了一系列的弧形走滑断层系(闻学泽等,1989;易桂喜等,2015),本次地震发生在此断层系中川滇块体北东边界的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图 1)(徐锡伟等,2016)。鲜水河断裂带是我国西部著名的强震活动带,自1700年以来发生过9次7级以上大地震(Bai et al,2021),具有左旋水平剪切运动特征,走向近NW-SE向,该断裂带北与玉树—甘孜断裂在卡萨湖附近呈左阶雁列式相接,南与安宁河断裂在石棉田湾附近相接,东北为龙门山断裂带,属于断裂带的“交汇处”(王新民等,1998b;赵珠等,2000;邓起东,2007;李大虎等,2015;何梅兴等,2017)。距震中最近的雪门坎—磨西断裂构造环境复杂,地质活动活跃,历史上曾多次发生破坏性地震,较著名的有1327年康定7.5级、1725年康定7级以及1786年康定泸定磨西间7 3/4级地震(王新民等,1998a;吴萍萍等,2016;李大虎等,2015;Bai et al,2018、2021)。
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立即启动应急响应机制,陆续发布时空强参数、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破裂过程和推测烈度图等应急产品。结合上述应急产品,对本次地震进行了初步研究,为认识断层的几何形态、理解震源区应力状态、确定发震构造、了解震源运动学和破裂传播的特征、评估地震灾害损失、研判地震趋势提供依据(房立华等,2014、2018;Shelly,2020;张建勇等,2022a;朱音杰等,2022)。
1 地震时空强参数中国地震预警网自2021年7月27日开始示范运行,在京津冀、四川和云南地区具备了秒级的地震预警能力和分钟级的烈度速报能力。本次地震发生在预警示范区内,系统在震后6.1s发布首报地震预警结果,预警震级为5.9级,位置偏差3km,共7个台站参与计算(图 2),最早触发台站为SC/V2204,触发用时2.5s,震中距5.5km。震后10.5s系统发布第二报地震预警结果,预警震级为6.5级;17s发布最终报,预警震级达到6.8级。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3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震中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29.61°N,102.14°E),震级为6.6级;约震后11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震中位于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29.59°N,102.08°E),震级为6.8级,震源深度16km。
本次地震秒级预警、分钟级自动速报和10min级正式速报发布的震中位置基本一致,预警发布的震级偏差在允许范围内,三阶段地震参数速报模式分别发挥了各自作用,体现了近年来中国地震监测基础设施和技术的建设和发展成果。
2 应急产出与研究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应急产品产出服务最早可追溯到2008年(邹立晔等,2019),截至2022年8月,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已产出国内外大震应急产品500余次。随着对应急产品时效性与准确性的要求逐步提高,台网中心目前已实现了震后各类应急产品产出和图集汇集的自动化(戴丹青等,2021;邓文泽等,2021;支明等,2022;张建勇等,2022b;梁皓等,2022)。其中,图集中的丰富产品包含地震参数、区域构造、历史地震分布、区域台站分布、震源机制、地震烈度及震源破裂过程等。《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M6.8地震应急数据产品综合图集》由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联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地球物理研究所、地震预测研究所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共同产出,该图集于震后20min自动生成第一版,随后不断更新,于9月7日20时更新为最终版本。各类产品为震后趋势判定、应急救援工作以及相关研究提供了一手参考资料。
2.1 历史地震活动四川泸定6.8级地震为一次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的走滑型地震事件,根据1970年以来的历史地震统计,震中50km范围内发生过2次6.0级以上地震,最大地震为本次地震;震中100km范围内发生过6.0级以上地震4次,最大地震为本次地震;震中200km范围内发生过6.0级以上地震8次,最大地震为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市芦山县7.0级地震,距本次震中约117km;震中300km范围内发生过7.0级以上地震3次,最大地震为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县8.0级地震,距本次震中约201km(图 3)。
截至2022年9月7日19时3分,四川泸定6.8级地震序列共记录到余震1078个,其中最大余震为2022年9月7日2时42分的M4.5地震。通过余震精定位结果(图 4)可以看出,余震主要沿鲜水河断裂分布,走向近NNW—SSE向。为进一步精细刻画发震断层的形态变化、了解发震断层的倾向变化,本研究依据地震分布特征对余震分布进行纵向切片观察。其中,与鲜水河断裂近平行的剖面AA′结果(图 4(b))显示,余震沿断层展布约50km;与鲜水河断裂近垂直的剖面BB′结果(图 4(c))显示,主震震中处断层倾角近垂直。综合AA′和BB′剖面来看,余震震源深度主要集中在3~14km,在震中周边、震中南侧、震中北侧和震中西侧发育4个震群,除震中西侧震群沿垂直断裂方向展布外,其他震群均沿断裂方向展布。震中西侧与震中周边震群优势深度约10km,震中北侧余震普遍较浅,深度主要集中在10km以浅,南端震群深度展布较广,5~15km均有分布。
目前,中国地震台网中心运行CAP方法(Zhu et al,2002)和W-phase(Kanamori et al,2008)矩张量自动反演方法两套系统。本次地震2种方法反演结果基本一致,均显示为一次走滑型事件,其中W-phase方法反演结果为矩震级MW 6.6,矩心深度15km,断层节面Ⅰ走向343°,倾角79°,滑动角9°;断层节面Ⅱ走向251°,倾角81°,滑动角169°;CAP方法反演结果为矩震级MW6.7,矩心深度16km,断层节面Ⅰ走向166°,倾角68°,滑动角7°;断层节面Ⅱ走向73°,倾角84°,滑动角158°。收集了中国地震局及部分国际地震机构关于本次地震的矩张量反演结果,各机构给出结果基本一致(表 1),震源机制均为走滑型,各节面的走向之间差异较小,考虑到走向的双向性,部分走向结果在加减180°后,结果在10°以内,倾角差异在20°以内。各机构产出结果的差异可能是由于数据资料和筛选台站标准不同以及台站震相权重分配比例不同等造成的。各机构产出矩心深度相近,大多在16km左右;此次地震的发震断层倾角较陡,约80°,与地震精定位结果中断层面近直立相对应(图 4)。全球矩心矩张量数据中心(GCMT)给出的历史5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Dziewonski et al,1981;Ekström et al,2012),该区域地震事件的震源机制类型以逆冲型和走滑型为主,在震中NNW—SSE断裂带方向以走滑型为主,此次地震的震源机制类型与该区域历史地震一致(图 5)。
考虑数据质量及距离加权的平滑计算结果表明,震中附近水平最大主应力方向为NNW—SSE向(图 6(a)),非均匀尺度在50km左右(图 6(b)),表明区域应力场具有较强的非均匀性,应力方向往往在50km以内就会发生较为明显的变化。利用震中周边历史震源机制解,采用距离加权反演得出区域构造应力场为最大主应力轴SE—NW向、最小主应力轴NE—SW向的走滑型应力结构(图 6(c))。
利用迭代反褶积和叠加方法(IDS,Iterative Deconvolution and Stacking)(郑绪君等,2018;Zhang et al,2014),使用近场强震动台站数据反演了本次地震的破裂过程(图 7)。其中,断层参数采用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震源机制解反演结果,震中位置参照余震精定位结果,震中深度设为14km。本次反演共使用震中60km范围内15个基本站的三分量加速度记录(图 7(a)),得到的矩震级为MW6.6,整个地震能量释放较为集中,整个过程持续约15s(图 7(b))。地震破裂方向明显,主要向SE向破裂,破裂长度约20km(图 7(d))。破裂由起始破裂点向南向浅部扩散,最大滑移量出现在6km深度(图 7(c))。破裂主要集中在2~15km,部分破裂可能到达地表。通过与余震精定位结果(图 4)对比,破裂滑移量最大区域内余震较少,余震群出现在破裂影响范围边界附近。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烈度速报系统实时接收台站波形记录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台站地震动参数,同时,利用实测地震仪器烈度,结合震源参数与区域构造,快速判断地震破裂断层方向和破裂分布,并对衰减关系进行修正,评估地震烈度分布,产出地震烈度速报结果。在本次地震中,烈度速报系统在震后5min产出仪器地震烈度图(图 8),并在震后2h内持续更新,综合余震分布、震源机制等结果对推测地震烈度进行修正(图 9)。
地震发生后2h内,收集强震动数据与烈度计数据共计1401组,距震中50km范围内有23个台站,其中震中距最近的台站为甘孜州泸定县的烈度计台站V2201,震中距10.7km。本次地震仪器烈度达到8.0及以上的台站共6个,峰值加速度达到200gal及以上的台站11个,仪器烈度最高的台站为雅安市石棉县新民乡的烈度计台站T2471,震中距28.4km,仪器烈度达到9.1,峰值加速度达到634gal。从推测烈度分布(图 9)可以看出,本次地震推测烈度最高达Ⅸ度,涉及挖角乡、丰乐乡、田湾乡、得妥乡、磨西镇、兴隆镇、冷碛镇、杵坭乡,区域面积约320km2;Ⅷ度区域面积约1060km2,涉及17个乡镇。根据GB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等,2010),泸定县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石棉县抗震设防烈度为Ⅷ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2g,联合推测地震烈度结果,判断极震区的推测烈度和地震峰值加速度超过该区域建筑抗震设计阈值,表明此次地震会造成震中附近房屋建筑和基础设施受损,道路、通讯、供水供电等生命线多处中断。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破裂较浅,会造成部分人员伤亡,据央视新闻消息,截至2022年9月11日17时,泸定M6.8地震共造成93人遇难,25人失联,400余人受伤。
2022年9月11日,应急管理部中国地震局依照GB/T 18208.3-2011《地震现场工作:调查规范》、GB/T 17742-2020《中国地震烈度表》对灾区进行实地调查,确定了此次地震的烈度分布,正式向社会发布(图 10)。与震后2h得到的推测地震烈度结果(图 9)相比,极震区均为椭圆形,角度有些许差别,最高烈度均为Ⅸ度,Ⅸ度区面积分别为280km2和320km2,结果较为一致。Ⅷ度区面积分别为505km2和1060km2,所涉及的乡镇有少许不同,造成差距的原因可能是震中附近台站通讯中断,缺少部分数据,Ⅷ度区烈度由实际观测数据衰减关系拟合评估所得,与实际调查烈度存在一定偏差。
② https://www.mem.gov.cn/xw/yjglbgzdt/202209/t20220911_422190.shtml
3 结论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发生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快速、准确地完成了主震和余震的参数测定,并联合多家单位完成震后应急产品产出,这些产品为震后应急救援和地震趋势研判等工作提供重要参考。结合各类应急产品对本次地震进行研究,初步刻画了本次地震的构造环境、震源特征、断层形态和受灾区域,获得以下认识和结论:
(1) 本次地震为一次发生在青藏高原东部鲜水河断裂南东段的走滑型地震事件,破裂方向为NNW—SSE向,以单侧破裂为主,破裂在水平方向延伸约20km,深度方向集中在2~15km,最大滑移量出现在距地表 6km处,在2km以浅有部分破裂存在,地表可能出现破裂。
(2) 余震分布于主震震中附近、震中西侧、震中北侧和震中南侧,主要出现4个余震群,延伸总长约50km,走向近NNW—SSE向,主要以向南发育为主,主震震中处断层倾角近垂直。余震延伸范围远超过破裂过程的主要破裂范围,4个余震震群中,震中震群与南端震群走向更接近,初步认为分布于震中周围和震中南侧的余震群为本次地震的主要破裂,受发震断层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雪门坎—磨西断裂约束控制;北侧震群走向与主震群虽然大体走向一致,但仍有一定偏差,西侧震群走向基本垂直,震中南侧和震中北侧的余震群较大可能是由于主震触发了周边次级断层而产生的。
(3) 极震区烈度达Ⅸ度,区域面积约280km2,Ⅷ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505km2,涉及多个乡镇;根据台站数据记录,多个烈度计台站峰值加速度高于该区域抗震设防标准,此次地震已造成震中附近房屋损坏、道路破坏,此外由于该地区人口密度较高,已造成多人伤亡。
(4) 根据震中位置、余震分布和震区活动断裂分布,结合区域构造背景及本次地震震源特征,判断本次地震的发震断裂是鲜水河断裂雪门坎—磨西段,其成因是:青藏高原隆升和高原上地壳物质向南东挤出,导致鲜水河断裂南东段出现左旋走滑剪切运动,当雪门坎—磨西断裂附近应力累积达到一定程度后快速释放,从而触发本次地震。
致谢: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预警速报部应急产品产出服务工作组联合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和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等单位提供了丰富的数据和产品,其中,文中所用地质构造图、应力场分布图分别来自中国地震局地质研究所吴熙彦副研究员和应急管理部国家自然灾害防治研究院胡辛平副研究员,在此表示感谢。感谢审稿专家提出的宝贵修改意见。
戴丹青、孙丽、席楠等, 2021, 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MS6.4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中国地震, 37(2): 532-540.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21.02.024 |
邓起东, 2007, 中国活动构造图(1 ︰ 400万),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邓文泽、杨志高、席楠等, 2021, 2021年5月22日青海玛多M7.4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中国地震, 37(2): 541-550.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21.02.025 |
房立华、吴建平、苏金蓉等, 2018, 四川九寨沟MS7.0地震主震及其余震序列精定位, 科学通报, 63(7): 649-662. |
房立华、吴建平、王未来等, 2014, 云南鲁甸MS6.5地震余震重定位及其发震构造, 地震地质, 36(4): 1173-1185. DOI:10.3969/j.issn.0253-4967.2014.04.019 |
何梅兴、方慧、王绪本等, 2017, 鲜水河断裂带南段深部电性结构特征研究, 地球物理学报, 60(6): 2414-2424. |
李大虎、丁志峰、吴萍萍等, 2015, 鲜水河断裂带南东段的深部孕震环境与2014年康定MS6.3地震, 地球物理学报, 58(6): 1941-1953. |
梁皓、戴丹青、杨志高等, 2022, 2022年6月1日四川芦山6. 1级地震应急产品及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中国地震, 38(2): 360-369.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22.02.016 |
王新民、裴锡瑜, 1998a, 康定-泸定地区强震活动与地震宏观破坏研究, 四川地震, (1-2): 6-45. |
王新民、裴锡瑜, 1998b, 康定-泸定地区主要活断层与地震裂缝, 四川地震, (1-2): 46-56. |
闻学泽、Allen C R、罗灼礼等, 1989, 鲜水河全新世断裂带的分段性、几何特征及其地震构造意义, 地震学报, 11(4): 362-372. |
吴萍萍、王阳、朱洁等, 2016, 1970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与2014年康定MS6.3地震, 中国地震, 32(4): 776-786. DOI:10.3969/j.issn.1001-4683.2016.04.021 |
徐锡伟、韩竹军、杨晓平, 2016, 中国及邻近地区地震构造图, 北京: 地震出版社.
|
易桂喜、龙锋、闻学泽等, 2015, 2014年11月22日康定M6. 3地震序列发震构造分析, 地球物理学报, 58(4): 1205-1219. |
张建勇、戴丹青、杨志高等, 2022b, 2022年6月10日四川马尔康6.0级地震应急产品及震源参数初步分析, 中国地震, 38(2): 370-382. |
张建勇、王新、陈凌等, 2022a, 基于余震重定位和震源机制解研究青海玛多MS7. 4地震序列的发震构造和断裂形态, 地球物理学报, 65(2): 552-562. |
赵珠、龙思胜、汪碧澜, 2000, 1998年四川泸定3.4级地震序列的活动特征, 地震学报, 22(6): 661-665. |
郑绪君、张勇、马强等, 2018, 基于强震动资料的破裂过程快速反演及其自动化的可行性, 地球物理学报, 61(10): 4021-4036. |
支明、孙丽、杨志高等, 2022, 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6. 9级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中国地震, 38(1): 30-41. |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2010, GB 50011-2010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朱音杰、罗艳、赵里等, 2022, 利用区域宽频地震数据反演2021年5月云南漾濞MS6.4地震震源破裂过程, 地球物理学报, 65(3): 1021-1031. |
邹立晔、黄志斌、周静等, 2019, 2019年6月17日四川长宁M6. 0地震的快速测定与数据产品产出, 中国地震, 35(3): 573-583. |
Bai M K, Chevalier M L, Leloup P H, et al, 2021, Spatial slip rate distribution along the SE Xianshuihe Fault, eastern Tibet, and earthquake hazard assessment, Tectonics, 40(11): e2021TC006985. |
Bai M K, Chevalier M L, Pan J W, et al, 2018, Southeastward increase of the late Quaternary slip-rate of the Xianshuihe fault, eastern Tibet.Geodynamic and seismic hazard implications, Earth Planet Sci Lett, 485: 19-31. |
Dziewonski A M, Chou T A, Woodhouse J H, 1981, Determination of earthquake source parameters from waveform data for studies of global and regional seismicity, J Geophys Res Solid Earth, 86(B4): 2825-2852. |
Ekström G, Nettles M, Dziewoński A M, 2012, The global CMT project 2004-2010: centroid-moment tensors for 13, 017 earthquakes, Phys Earth Planet Inter, 200-201: 1-9. |
Kanamori H, Rivera L, 2008, Source inversion of W phase: speeding up seismic tsunami warning, Geophys J Int, 175(1): 222-238. |
Shelly D R, 2020, A high-resolution seismic catalog for the initial 2019 Ridgecrest earthquake sequence: foreshocks, aftershocks, and faulting complexity, Seismol Res Lett, 91(4): 1971-1978. |
Zhang Y, Wang R J, Zschau J, et al, 2014, Automatic imaging of earthquake rupture processes by iterative deconvolution and stacking of high-rate GPS and strong motion seismograms, J Geophys Res Solid Earth, 119(7): 5633-5650. |
Zhu L P, Rivera L A, 2002, A note on the dynamic and static displacements from a point source in multilayered media, Geophys J Int, 148(3): 619-6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