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资源的开发对我国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煤炭资源的大规模开发为各行各业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也给矿区的生态环境和土地利用造成了巨大影响,制约了矿业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其中矿区开采引起的区域地面沉降地质灾害尤为突出。针对这一问题,对煤矿开采沉陷进行实时动态监测,研究煤矿区的地表形变特征和时空演化规律,进而为地面沉降防控提供依据资料是一项重要工作。传统的水准测量、基岩标和分层标测量优点是方法简单、精度高,不足之处是观测数据时空分辨率低,测量成本高。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测量的水平方向形变精度较高,不足之处是对垂直向敏感度较差,且目前受限于空间分辨率严重不足。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Interferometry,InSAR)技术具有全天时全天候成像、高时空分辨率、大范围连续监测、厘米甚至毫米的监测精度等特点,这些特点使得InSAR技术在地震同震、震间和震后形变监测、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矿区地表沉陷监测、城市基础设施监测等方面开展了诸多成功实践(敖萌等,2020;张景发等,2008;许强等,2019;廖明生等,2012;单新建等,2017;伍吉仓等,2020),为煤矿区的开采沉陷监测提供了有力手段(张学东等,2012;徐小波等,2020)。
鹤岗是黑龙江四大煤城之一,为国家发展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随着鹤岗煤层开采不断延伸,地质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截至2016年,鹤岗采空区面积75.7km2,占煤田开发区域的46.5%,引起煤田区出现大面积非均匀地面沉降,威胁采空区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龙精华,2017)。相关学者对鹤岗地区的煤矿开采沉陷进行了监测研究。金丽华等(2021)使用26景3m分辨率的COSMO-SkyMed数据,利用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Small Baseline Subset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BAS-InSAR)算法提取2013年1月—2016年12月鹤岗煤矿区160余万个监测点的形变信息,并对沉降结果精度和时空分布进行了统计分析。武丽梅等(2020)利用2015年6月—2018年7月的34景Sentinel-1数据,提取了鹤岗市采煤沉陷区的地面沉降信息,监测到最大沉降速率达-150mm/a,沉降区范围呈逐年减小趋势。赵喜江等(2019)利用2017年3月—2018年10月的26景Sentinel-1B数据对鹤岗矿区进行地面沉降时序监测,发现鹤岗矿区地面沉降较为严重,最大累计沉降量达到了-190mm,4个明显的沉降漏斗均位于主采区上方。前人研究均对鹤岗地区2019年前的采煤沉陷情况进行了时序监测,使用的SAR数据较少(30景左右),导致干涉相对时间基线较长,且仅分析了地面沉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与变化趋势。本文利用覆盖鹤岗全部煤矿区的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59景Sentinel-1BSAR数据,开展鹤岗煤矿区地面沉降时间序列InSAR监测研究,发现在研究期内,鹤岗煤矿区的形变范围与前人结果基本相似,前人研究给定的最大形变速率位于南山煤矿,而本文提取最大形变速率位于新陆煤矿,形变速率也进一步增大。我们发现在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形变出现了正向抬升,呈现SN向条带状分布。本文使用了更多SAR数据进行小基线集解算,提取的形变速率更加连续完整,未出现明显的空洞现象,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鹤岗煤矿区最新的地面沉降特征,尤其是鹤岗南部煤矿区,如富力煤矿、兴安煤矿、峻德煤矿的时空演化规律。
1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准备 1.1 鹤岗煤矿区概况鹤岗市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东临松花江,西邻伊春市,南接佳木斯市,北部与俄罗斯隔江相望,地处“两江一岭”(黑龙江、松花江、小兴安岭)围成的“金三角”区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是三江平原向小兴安岭山地过渡的上升地段。鹤岗市辖8个县级行政区,包括6个市辖区(向阳区、工农区、南山区、兴安区、东山区、兴山区)和2个县(萝北县、绥滨县)。鹤岗市煤矿资源丰富,煤矿区主要分布于市区东部,从北到南依次由兴山矿、益新矿、振兴矿、鸟山矿、南山矿、新陆矿、富力矿、兴安矿和峻德矿九大煤矿组成。为分析鹤岗煤矿区地面沉降在空间上的分布情况及时序演化特征,利用覆盖鹤岗煤矿区的Sentinel-1数据(图 1)开展鹤岗南部煤矿区地面沉降时序监测研究。
选取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59景134轨道的Sentinel-1B数据进行雷达干涉处理,分析鹤岗煤矿区近年来的地面沉降分布情况及时空演化特征。Sentinel-1B的空间分辨率为5m×20m,C波段降轨VV极化,主要参数如表 1所示(赵超英等,2019)。去除地形相位所用的外部DEM数据为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SRTM3 DEM数据,其余数据由N47E129和N47E130两幅影像拼接而成,空间分辨率30m。
小基线集合成孔径雷达干涉测量技术由Berardino等(2002)提出。SBAS方法将SAR影像序列按照一定规则组合成若干子集,同一子集内干涉像对的时间和空间基线较小,而各子集之间的时间基线和空间基线均较大。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取每个小基线集的地表形变时间序列,进而使用奇异值分解方法对多个子集进行联合求解,最终获得地表形变速率结果。SBAS-InSAR基本原理是(杨成生等,2014;何秀凤,2012;廖明生等,2014):假设有按照时间序列ti (i=1,2,3,…,N)顺序获取的N+1幅覆盖同一地区的单视复数SAR影像,从中选出一幅影像作为主影像,将其他影像进行配准,设定合适的时间基线阈值和空间基线阈值,将时间与空间基线都小于该阈值的影像组成若干集合,其中每幅影像至少可与其他N幅影像中的一幅形成干涉像对。对每个集合内的影像对分别进行差分干涉处理,得到M幅差分干涉图,可表示为
$ \frac{N+1}{2} \leqslant M \leqslant \frac{N(N+1)}{2} $ | (1) |
以t0时刻作为初始时刻,对于任意差分干涉图j(j=1,2,3,…,M),任意时刻ti相对于t0时刻的差分相位为φ(ti),在去除平地相位和地形相位后,SAR坐标系下任一像元(x,r)对应的解缠相位可表示为(假设tB>tA)
$ \delta \varphi_j(x, r)=\varphi\left(t_B, x, r\right)-\varphi\left(t_A, x, r\right) \approx \frac{4 \pi}{\lambda}\left[d\left(t_B, x, r\right)-d\left(t_A, x, r\right)\right] $ | (2) |
式中,λ为雷达信号波长;d(tB,x,r)和d(tA,x,r)为在tB和tA时刻相对于t0时刻的雷达视线向地表形变,即d(t0,x,r)≡0;用d(ti,x,r)(i=1,2,3,…,N)来表示需要提取的形变序列,对应的相位为φ(ti,x,r),则有
$ \varphi\left(t_i, x, r\right) \approx \frac{4 \pi}{\lambda} d\left(t_i, x, r\right) $ | (3) |
假设IE=[IE1,…,IEM],IS=[IS1,…,ISM]分别为干涉处理时按时间序列排序主影像序列和辅影像序列,且满足IEj>ISj(j=1,2,3,…,M),则所有的差分干涉图相位可以组成观测方程,即
$ \delta \varphi_j=\varphi\left(t_{E_j}\right)-\varphi\left(t_{S_j}\right), j=1, 2, 3, \cdots, M $ | (4) |
式(4)定义了一个由M个等式构成的方程组,含有N个未知数,可将差分干涉相位的方程组改写为矩阵形式表示,即
$ \boldsymbol{A}{\varphi}=\delta \varphi $ | (5) |
其中,A为M×N的系数矩阵。若所有数据同属一个小基线子集中,有M≥N,矩阵 A的秩为N,式(5)的解在最小二乘约束下可用矩阵形式表示,即
$ \hat{\varphi}=\left(A^T A\right)^{-1} A^T \delta \varphi $ | (6) |
当矩阵 A的秩小于N时,最小二乘解不唯一,此时需要对矩阵 A进行奇异值分解,求解最小范数意义上的最小二乘解,将各时间段上的形变速率在时间域上积分,获得整个监测时间段的形变时序(闫怡秋等,2021)。SBAS-InSAR处理技术流程如图 2所示。
在进行SBAS-InSAR数据处理过程中,首先找到鹤岗煤矿区所在的Sentinel-1B SAR图像中的burst单元,将覆盖研究区的burst单元生成TOPS影像的单视复数产品(Single Look Complex,SLC)。Sentinel-1卫星轨道控制在100m的空间管道内,保证了足够小的空间基线,故在本文中不考虑SAR影像的空间基线的影响,选择SAR成像时间段内时间相对居中的2020年8月13日观测数据作为参考主影像,将其余58景辅影像和外部DEM数据全部配准至参考主影像上。利用GAMMA软件中的S1_coreg_TOPS脚本进行TOPS SLC数据配准,根据精密轨道信息和地形信息计算配准查找表,再利用强度匹配和频谱差异方法精化配准查找表。迭代强度匹配直到方位向校正小于0.01个像素,然后迭代频谱差异方法直至方位向偏移值小于0.0005个像素(屈春燕等,2014;吴文豪等,2017;祝杰等,2022)。
3.2 干涉相对组合选取鉴于鹤岗煤矿区为采空区,地表形变量较大导致图像整体相干性不高,因此设定比较严格的时空基线阈值(空间基线150m、时间基线36天)进行短基线干涉影像对组合,生成的123个干涉像对连接图如图 3所示。从干涉连接图可以看出123个干涉像对连续未中断,分布比较均匀,空间基线最小的干涉对为2019年8月31日—2019年9月24日的1.2m,最大干涉对为2020年1月10日—2020年2月15日的146.9m,时间基线最小12天,最大36天。
对123个干涉相对进行雷达干涉处理,距离向方位向视数比设置为5:1,保证数据解算中输出的相位图保持高分辨率。利用欧洲航天局提供的POD精密定轨星历数据进行SLC数据轨道校正,去除轨道误差。利用SRTM DEM去除地形相位,得到123个差分干涉图。采用Goldstein自适应滤波方法对差分干涉图进行滤波,减弱大气和各类噪声误差。采用最小费用流算法进行相位解缠,相位解缠中相干性阈值设置为0.4,对于相干性阈值以下的区域不进行解缠计算,采用高、低通滤波方法进一步消除大气延迟相位影响,得到差分解缠相位。
3.4 时序形变计算检查差分干涉产出的123个相位解缠图的质量,剔除相位解缠错误和质量较差的干涉相对。然后基于解缠的相位建立观测方程,采用奇异值分解方法求解形变速率的最小二乘范数解,对求取的形变速率在时域上进行积分,得到形变时间序列结果。
4 地面沉降InSAR时序监测结果及时空演化特征分析 4.1 InSAR时间序列结果及空间演化特征分析运用SBAS-InSAR时间序列技术提取鹤岗煤矿区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的地表形变信息(杨梦诗等,2017)。鹤岗工农区欣虹小学周边环境较稳定,在所有干涉相对中相干性高,故将其设置为相位解缠起点。59景Sentinel-1 SAR数据提取的地表沿雷达视线方向(Line of Sight,LOS)的平均形变速率如图 4所示,由图可以明显看出SBAS-InSAR提取的高相干点位空间分布密度高,典型形变区域的高相干点位呈现清晰、连续的分布状态,未发生明显空洞。
从鹤岗煤矿区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近两年的地表平均形变速率可以看出,InSAR技术提取的近垂直向形变呈现明显的不均匀、不规则、漏斗式运动特征(Chen et al,2016),最大形变位于新陆煤矿开采区(图 4中最大沉降漏斗处),形变速率约-370mm/a。地表抬升的形变速率最大达75mm/a,位于兴安煤矿区(图 4中形变点4与5处)。InSAR提取的19个地面沉降漏斗呈现离散分布、形态不一、边界清晰的特征,主要分布在鹤岗兴安区和南山区。典型的地面沉降漏斗区域与鹤岗九大煤矿开采区相对应,显示出煤矿资源开采加速了地面下沉运动。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形变出现正向抬升,并呈现SN向条带状,显示出煤矿区开采面调整对缓解开采沉降起到了显著效果。图 5展示的是鹤岗煤矿区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地表累计形变量的分布变化(Yang et al,2018)。可以看出,在2019年8月31日—9月12日的12天内地表形变量几乎为零;在2019年8月31日—2020年2月3日的156天时间内,累计形变量分布图上开始出现19个离散且边界比较清晰的形变漏斗区,这些区域对应鹤岗煤矿开采区,漏斗的形变量在-100~-200mm,其中新陆矿地面沉降的面积最大,形变量达-200mm;2019年8月31日—2020年6月26日的300天时间内,鹤岗煤矿区19个形变漏斗的中心位置相对2019年8月31日—2020年2月3日期间基本不变,范围正向外扩散,漏斗面积也随之逐渐增大,漏斗的形变量在-200~-400mm;在2019年8月31日—2020年11月29日的456天时间内,19个形变漏斗区域相对于2019年8月31日—2020年6月26日未进一步向外扩散。在局部区域,新陆矿累计形变量进一步增大,2个大形变漏斗(≤-600mm)雏形显现,漏斗中心形变量达到-600mm的量级。而鹤岗南部的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形变出现正向抬升,抬升形变量约50mm;在2019年8月31日—2021年4月22日和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期间,鹤岗煤矿区19个形变漏斗区域相对于2019年8月31日—2020年6月26日同样没有明显的向外扩散。新陆矿2个大形变漏斗进一步向外围扩张,边界逐渐清晰,中心形变量分别达到-800mm和-1000mm的量级。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形变进一步正向抬升,呈现的形态似SN向条带(SN向约4.5km,EW向约0.5km),南启G201国道与骏德街道办事处交汇区,北至G201国道与兴安路交汇区,最大形变量约150mm,此处出现明显地面抬升,可能与兴安矿和峻德矿开采面调整导致地下水回流有关。综上,鹤岗煤矿区2019年8月31日—2021年8月20日近两年的地面沉降呈现明显的不均匀特征,提取的19个地面沉降漏斗均位于矿井开采区域。在研究期内,自相对于第一景影像的沉降漏斗形成后,后续矿井开采面未在水平方向上延伸。随着煤层开采面进一步延深,漏斗区域的形变量进一步增大,至2021年8月,新陆矿局部区域最大累计形变量增加至-1000mm量级,显著大于鹤岗其他8个煤矿的最大累计形变量,因此有必要对新陆矿的地面沉降趋势持续关注。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出现了约150mm的正向抬升,体现出矿区较好的管控效果。
下面通过沉降漏斗的空间形态特征和特征点的形变时间序列,分别对鹤岗煤田南部3个煤矿区(富力煤矿、兴安煤矿和峻德煤矿)各自的形变时空特征进行分析(许强等,2021;Xu et al,2019;Liao et al,2013)。
(1) 富力煤矿位于图 4中红色标识区。从平均形变速率结果(图 4)可以看出,2019年8—2021年8月,富力煤矿出现了1个明显的NW向长度约2km的大形变漏斗区域,面积约1.69km2,占富力矿区面积的一半,且形变区域有进一步向东扩展的趋势。从1号点位的形变量时间序列(图 6(a))可以看出,沉降漏斗的最大形变量达525mm,形变序列在2019年8月—2021年3月基本呈线性发展趋势,在2021年3月—2021年5月形变速率有所减缓,速率趋近于零,但在2021年5月后形变速率突然快速恢复至2019年8月—2021年3月的水平,且速率有进一步增大的趋势。地面沉降时间演化经历了快速—短期平稳—恢复快速3个沉降变形过程。鉴于富力煤矿沉降漏斗的空间范围正在逐渐向外扩展,因此推测后续仍会有较大的沉降发生,形变趋势达到稳定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有必要对富力煤矿的地表形变趋势重点关注。
(2) 兴安煤矿位于图 4中蓝色标识区。2019年8月—2021年8月兴安煤矿出现了3个明显的形变漏斗,呈离散分布,漏斗面积约2.31km2。其中北部2号点位所在的“月牙形”形变区域范围最大,面积约1.38km2,最大形变量达455mm;中部的3号点位形变区涉及的范围较小,面积约0.57km2,最大形变量超375mm。北部2号点位(图 6(b))和中部3号点位(图 6(c))的形变量时间序列特征非常相似,具体表现为:在2019年8月—2020年7月的形变量基本呈线性发展趋势,形变速率相对较大,但在2020年7月形变量时间序列出现明显拐点,后续在2020年7月—2021年8月形变速率持续减小,此期间的形变量仅150mm,2021年1月后形变量持续减小,至接近于零。2号点位和3号点位的地面沉降时间演化经历了快速—趋于平稳2个沉降变形过程。南部4号点位的形变范围在兴安煤矿中最小,面积仅约0.36km2,2019年8月—2021年8月地表形变速率总体保持持续快速状态(图 6(d))。综上,兴安煤矿北部2号点位和中部3号点位所在开采面的地面沉降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南部4号点位开采面的沉降趋势仍在持续增强,对于4号点位形变区域也需要进一步关注。
(3) 峻德煤矿位于图 4中黑色标识区。2019年8月—2021年8月,峻德煤矿出现了5个明显的沉降漏斗,呈近NS向离散分布,沉降漏斗面积由北向南分别约0.32km2、0.39km2、0.56km2、0.48km2和0.47km2,总面积约2.22km2。5个沉降漏斗的最大形变量均超过了300mm,其中最大形变量为7号点位的415mm。综合5个点位的形变量时间序列特征发现,在2019年8月—2021年2月,5个点位的形变量基本均呈现线性发展的趋势,形变量比较稳定,期间部分点位的形变速率略有波动但变化量较小,不影响形变量时序曲线的整体趋势。峻德煤矿5个点位的形变量(图 6(e)~6(i))在2021年2月—2021年8月均呈现明显的减小,且逐步趋近于零,其中6号形变点甚至出现地表近垂直向反向向上运动的特征。综上,峻德煤矿地面沉降时间演化经历了快速—减缓—平稳3个变形过程,通过峻德煤矿5个点位的地表形变特征分析,初步认为峻德煤矿现阶段地面沉降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控制,推测后续不会有较大的沉降发生。
5 结语煤矿资源持续开采造成鹤岗煤矿区出现明显的地面沉降。利用覆盖鹤岗煤矿区的59景Sentinel-1B SAR数据,基于小基线集时间序列InSAR技术,成功提取了鹤岗煤矿区2019年8月—2021年8月的地表形变信息,详细分析了鹤岗煤矿区地面沉降的时空演变规律。在地面沉降分布基础上,进一步详细分析了鹤岗南部富力煤矿、兴安煤矿和峻德煤矿的开采沉陷形势,主要结论如下:
(1) 鹤岗煤矿区在2019年8月—2021年8月出现比较严重的地面沉降现象,地表近垂直向呈现出不均匀、漏斗式的运动形态特征,最大垂直平均形变速率达370mm/a。提取的19个沉降漏斗边界清晰,集中在煤矿矿井开采区,显示了煤矿开采加速矿区开采区地面下沉运动。兴安矿和峻德矿局部开采面形变出现了正向抬升,呈现SN向条带状分布。在非煤矿开采区域基本无地面沉降现象。
(2) 2019年8月至—2021年8月,自相对于第一景影像的沉降漏斗形成后,随着时间推移漏斗的空间形态基本保持不变,但不同矿区沉降漏斗的累计形变量在空间范围上表现略有差异,新陆煤矿矿井区的累计形变量在2020年11月后显著大于鹤岗其他8个煤矿的累计形变量,建议对新陆矿开采沉陷予以管控,预防发生更大的地质灾害。
(3) 2021年5月后,富力煤矿和兴安煤矿4号形变点所在工作面的地表形变趋势仍处于快速下沉状态,预计未来沉降值还会进一步增大,形变趋势达到稳定需要更长的时间,有必要对达到稳定前的地表形变趋势进行持续动态跟踪。
敖萌、张路、廖明生等, 2020, 基于方差分量估计的多源InSAR数据自适应融合形变测量, 地球物理学报, 63(8): 2901-2911. |
何秀凤、何敏, 2012, InSAR对地观测数据处理方法与综合测量,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金丽华、岳昊、武丽梅, 2021, 基于InSAR技术的城市地面沉降信息统计分析研究,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44(增刊I): 200-205. |
廖明生、唐婧、王腾等, 2012, 高分辨率SAR数据在三峡库区滑坡监测中的应用, 中国科学: 地球科学, 42(2): 217-229. |
廖明生、王腾, 2014, 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与应用, 北京: 科学出版社.
|
龙精华. 2017. 鹤岗矿区生态系统服务评估与权衡研究. 博士学位论文. 北京: 中国矿业大学(北京).
|
屈春燕、单新建、张国宏等, 2014, 时序InSAR断层活动性观测研究进展及若干问题探讨, 地震地质, 36(3): 731-748. |
伍吉仓、宋鑫友、胡凤鸣等, 2020, 联合GNSS和InSAR观测位移反演2008年汶川大地震断层位错模型参数, 中国地震, 36(4): 767-779. |
单新建、屈春燕、龚文瑜等, 2017, 2017年8月8日四川九寨沟7.0级地震InSAR同震形变场及断层滑动分布反演, 地球物理学报, 60(12): 4527-4536. |
吴文豪、周志伟、李陶等, 2017, 精密轨道支持下的哨兵卫星TOPS模式干涉处理, 测绘学报, 46(9): 1156-1164. |
武丽梅、方圆、张雪松等, 2020, 基于SBAS技术的鹤岗市采煤沉陷区地面沉降监测, 测绘与空间地理信息, 43(增刊I): 222-225. |
许强、董秀军、李为乐, 2019, 基于天-空-地一体化的重大地质灾害隐患早期识别与监测预警,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4(7): 957-966. |
许强、蒲川豪、赵宽耀等, 2021, 延安新区地面沉降时空演化特征时序InSAR监测与分析,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6(7): 957-969. |
徐小波、马超、单新建等, 2020, 联合DInSAR与Offset-tracking技术监测高强度采区开采沉陷的方法, 地球信息科学学报, 22(12): 2425-2435. |
闫怡秋、郭长宝、张永双等, 2021,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西藏雄巴古滑坡变形特征, 地质学报, 95(11): 3556-3570. |
杨成生、张勤、赵超英等, 2014, 短基线集InSAR技术用于大同盆地地面沉降、地裂缝及断裂活动监测,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39(8): 945-950. |
杨梦诗、廖明生、史绪国等, 2017, 联合多平台InSAR数据集精确估计地表沉降速率场,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2(6): 797-802. |
张景发、郭庆十、龚利霞, 2008, 应用InSAR技术测量矿山沉降与变化分析——以河北武安矿区为例, 地球信息科学, 10(5): 651-657. |
张学东、葛大庆、吴立新等, 2012, 基于相干目标短基线InSAR的矿业城市地面沉降监测研究, 煤炭学报, 37(10): 1606-1611. |
赵超英、刘晓杰、张勤等, 2019, 甘肃黑方台黄土滑坡InSAR识别、监测与失稳模式研究, 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 44(7): 996-1007. |
赵喜江、王斌、张在岩, 2019, 基于SBAS-InSAR技术的鹤岗矿区地表沉降监测与分析, 黑龙江科技大学学报, 29(1): 66-70. |
祝杰、韩宇飞、王坦等, 2022, 2017年九寨沟MS7.0地震同震地表三维形变场解算研究, 中国地震, 38(2): 348-359. |
Berardino P, Fornaro G, Lanari R, et al, 2002, A new algorithm for surface deformation monitoring based on small baseline differential SAR interferograms, IEEE Trans Geosci Remote Sens, 40(11): 2375-2383. |
Chen M, Tomás R, Li Z H, et al, 2016, Imaging land subsidence induced by groundwater extraction in Beijing(China)using satellite radar interferometry, Remote Sens, 8(6): 468. |
Liao M S, Jiang H J, Wang Y, et al, 2013, Improved topographic mapping through high-resolution SAR interferometry with atmospheric effect removal, ISPRS J Photogramm Remote Sens, 80: 72-79. |
Xu G Y, Xu C J, Wen Y M, et al, 2019, Coseismic and postseismic deformation of the 2016 MW6.2 Lampa earthquake, southern Peru, constrained by interferometric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 J Geophys Res: Solid Earth, 124(4): 4250-4272. |
Yang Z F, Li Z W, Zhu J J, et al, 2018, Locating and defining underground goaf caused by coal mining from space-borne SAR interferometry, ISPRS J Photogramm Remote Sens, 135: 112-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