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震频发,大陆地区的地震活动呈现出地震多、分布广、强度大、震源浅等特点,是威胁社会公共安全的重大隐患。为降低地震灾害风险,使防震减灾各项工作有序推进,地震公共服务作为其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基本原则,与时俱进,大胆实践。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基于移动互联网构建的新媒体平台在地震公共服务中凸显了巨大优势、发挥了重要作用(崔满丰等,2020)。2015年,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敏锐地抓住发展先机,率先搭建了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该平台成为地震系统新媒体领域的先锋和排头兵,并在长期的运营中开拓了以信息推送自动化为创新点的运营新模式,充分发挥了新媒体平台在地震公共服务中的最大效益。
1 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概述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基于国家信息化战略部署和新时代防震减灾事业现代化建设的需求应运而生,主要目的是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快速、更准确的权威地震信息,做到第一时间将信息公开,使公众能够及时了解震情、灾情,并实现与公众的互联互通,缓解震后恐慌情绪,为救灾力量的介入提供相对稳定的社会秩序。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自建设以来,完成了平台构建、系统研发、实践应用、业务拓展等发展历程,已形成完善的地震新媒体矩阵。目前,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主要由地震速报微博、微信公众号、抖音号、快手号、云平台网站及客户端组成(图 1),用户量达千万级,年度服务人次过亿,社会效益显著,是地震系统对外服务的重要输出窗口。
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打破了大众获取信息的局限性,互联网强大的用户覆盖能力和快速传播能力使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在地震信息服务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赵倩钊,2020)。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地震信息可以在震后快速、准确发布,这既是减轻地震灾害风险的必要条件,更是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要求。
地震三要素信息及震中背景信息是地震发生后社会公众比较关注的基础内容之一(杨秀生等,2013),由于新媒体的便捷性,社会公众往往通过新媒体渠道的搜索、查询等方式来获取想要了解的震情信息。然而,地震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如果仅依靠人工处理,可能在时效性上存在一定延迟。因此,为进一步提高地震系统的社会服务能力,在速报服务时效性需求的推动下,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速报信息功能已实现7×24h高度自动化,这一过程主要依托于微博自动发布系统(肖健等,2015)和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的自动产出,上述系统采用C#语言编写,由EQIM数据读取模块、地图模块、发送队列模块、配置模块、发布模块组成,可实时读取EQIM地震台网速报信息,并根据基础速报信息对相关数据进行调用、过滤与分析处理,最终将系统产出以不同表现形式发布至指定平台(图 2)。目前,地震基础信息、相关背景信息(如:震中地形、历史地震、周边县城、人口热力图等)可实时自动产出并通过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向社会发布,该过程只需数十秒甚至数秒即可完成,大大提高了信息发布的时效性。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互动性更强,因此,在强震发生后,通过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可以在第一时间获得震中附近公众发来的有感信息及现场信息,这些数据能帮助相关工作人员获知震中现场的基本情况,为震后应急工作提供了一手资料。特别是地震速报微博,其作为新媒体中开放性和互动性最高的平台,极大发挥了在震后应急中的作用。据统计,地震速报微博粉丝量位居中央机构微博的前列,庞大的用户体量成为震后信息汇集不可或缺的基础数据源。目前,震后的用户震感数据处理主要通过基于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搭建的震感自动汇集系统完成,该系统包括“地震震感数据收集”、“自动push”、“微博同城地震现场展示”和“震感分布图绘制”等应用模块(图 3)。当地震达到预设标准后,系统可自动开展工作:基于微博LBS位置服务,在震后准确结合地震经纬度信息快速发布震感反馈链接(图 4),生成同城专题讨论,并从中自动获取震中特定地理范围内的微博用户反馈数据,将其进行同质化清洗和预处理,最终自动绘制震感分布图,实现动态实时展示(图 5)。这一过程有效支撑了震后应急工作,出色发挥了地震新媒体平台的地震信息应急服务能力。
地震科普是新媒体时代下地震领域的聚焦点和发力点,地震新媒体平台的搭建为地震科普创造了新的渠道,开拓了新的形式,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遇(常建军等,2019)。目前,基于地震新媒体平台的地震科普已基本形成“常态化+非常态化”的科普结构,前者是指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开展的线上地震科普,包括但不限于科普作品的推送、科普活动的展开、科普知识的交互问答,如地震速报微博创建的“地震微科普”(图 6(a))、各平台广泛传播的“震知道”地震科普系列作品(图(b))、直播平台组织的科普答题活动和对地震行业重大进展的报道等;后者则是在重大历史地震纪念日、特殊时段或重大突发性地震事件后,对某一地震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高频次的地震科普(图 7),如历年防灾减灾周的科普、2022年9月5日四川泸定6.8级地震的科普、2023年2月6日土耳其7.8级地震的科普等。地震新媒体平台用户量大,互动性强,一条科普内容仅在地震速报微博一个平台就可以实现近百万的阅读量,传播效果显著,对提升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的作用不可忽视。
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省德州市平原县发生5.5级地震,这次地震发生在东部人口稠密区,震级较大,且发震时间正值深夜,较强震感波及整个华北地区,受到社会密切关注。地震发生后,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立即响应,开展了信息发布、数据采集处理及应急科普等工作,社会效益显著。
在信息推送方面,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微博自动发布系统在震后第一时间快速响应,地震基础信息及震中背景信息通过地震速报微博、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新媒体平台发布,累计阅读量超过6000余万(图 8)。
在震感汇集方面,通过地震速报微博,震感自动汇集系统第一时间自动发布了震感汇集链接(图 9),短时间内收到地震波及范围内数万网友基于不同地理位置的震感强度反馈,同时,结合微博现场大数据,自动绘制了震感分布图(图 10),该分布图与此次地震的实际影响范围吻合,被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中央媒体关注和引用。
在科普宣传方面,为安抚震中当地社会公众的恐慌情绪,做好网络舆情的正向引导,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累计发布了20余条震情和各类科普微博,这些信息被各大官方媒体引用,阅读量超过5千万,其中,《收到预警信息后该怎么做》的科普视频阅读量超过700余万(图 11),被应急管理部、央视新闻积极转发。
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在全国政务新媒体中起步早、影响力大、创新性强,是政务新媒体“人工+自动”运营的开创者。其中,人工运营主要围绕地震科普、地震舆情、社会关注的话题进行人工编辑与发布,灵活性强,可以对用户的反馈作出及时反应,实现与社会公众的双向互动,从而抓住用户兴趣点,提升用户黏性;自动运营是借助微博自动发布系统及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实现的(侯建民,2018),这些地震领域的科技创新成果充分结合了互联网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具有人工无法比拟的极高效率,同时,经过系统严密的分析处理,自动发布正确率高,未发生过较为严重的错误,相比人工发布有一定的优势。总的来说,在“人工+自动”的运营模式下,二者的优劣势得以巧妙互补,既能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又能借助系统保证信息的高效触达,是新媒体领域一次成功的创新实践。
2.2.2 通过平台的交互功能,实现政府、公众的双向服务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是地震系统与社会公众的互通渠道之一,为应急部门和公众提供了双向服务。从信息发布者的角度上看,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集信息公开、互动、服务于一体,担负着信息发布、行业宣传、交流沟通和舆论引导等多重功能和职责。通过该平台,可以及时追踪社会公众关注的地震热点事件及问题,并进行深入的解读和专题报道,进一步提升了地震信息服务与社会需求的契合度。从信息接收者的角度上看,用户可切实参与到信息交互中,为震后现场信息的汇聚与采集提供重要基础。特别是在重大地震发生后,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评论区、话题区及后台往往能收到大量用户发来的信息,这些数据经自动化汇集和处置后,可整理为地震应急、舆情监控等工作的一手参考依据,应急工作者可以借助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用户反馈初步了解现场情况。
2.3 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薄弱点 2.3.1 平台联动能力较弱目前,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在地震系统中粉丝量最高,对外宣传取得了一定传播优势,但相较其他中央政务新媒体,在联动能力上还存在一定差距。参考消防系统,以行业代表“中国消防”为例,“中国消防”账号已覆盖当下各大主流社交平台,曝光度较高,然而,为进一步强化传播效果,增大传播声量,以“中国消防”为核心,各级消防政务新媒体实现了资源共享,形成了完整的上下联动传播链(于静,2019)。对比之下,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虽整体用户量大,但与各相关单位新媒体渠道的联动能力较弱,未能形成通畅的传播链条,使得各类地震信息的发布较为分散,发声能力受到一定限制。
2.3.2 内容产出能力较弱,吸引力不足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对外发布的主要内容包括地震速报类、行业动态类、科普宣传类等,其中,地震速报类以系统自动更新为主,发布稳定,而以人工更新的相关内容,则呈现出更新慢、吸引力不足等问题。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是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中用户量最大的,因此,以微博平台为例,从发布数量上看,根据微博官方发布的年度报告显示,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平均每日更新6条(含地震速报信息),服务力明显低于应急、公安、消防、气象等行业的头部官方微博(服务力评估的重要指标为发博总数、原创发博数、视频发博数、专业发博数等)(表 1);从传播成效上看,除地震事件外,地震科普宣传类信息鲜少登上热搜榜,而由消防系统创建并主持的“暖新闻话题”仅2023年一年就登上热搜数百余次,同时,以消防安全、社会生活、消防员形象为议题的系列短视频更是多次“出圈”(李林等,2023),引发网友热议。中国地震台网速报微博在2023年仅有一次关于地震预报研究的讨论登上热搜。相较而言,地震话题内容产出能力较弱,对社会的吸引程度较低。
地震速报信息及相关背景信息是地震公共服务面向社会的基本服务内容,目前,基于新媒体平台研发的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及微博自动发布系统在多年的运行和完善下日益成熟。因此,可以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为模板,将其技术成果推广至各级政府部门、应急部门及地震部门。面向中央机构,可根据其业务的实际需求,对接地震信息新媒体自动推送服务,服务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地震参数、周边行政、周边道路等,全面提升相关单位震后信息公开及应急的即时响应与产出能力;面向地方,可鼓励地方新媒体平台接入地震信息播报机器人系统、微博自动发布系统,并根据本地地震灾害特征,以发震震级、行政区划为条件进行个性化推送定制,加大地方的社会服务能力,凸显地震服务的区域化特征。由此,既能强化新媒体平台底层技术系统的应用支撑能力,还能为相关行业的新媒体平台吸引更多本地用户关注,为后续一系列对外服务工作打下扎实的用户基础。
3.2 提升系统化运作能力,完善联动链条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是面向社会开展服务的阵地,要充分提升系统化运作能力,形成完善的联动机制。因此,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需加强与应急、消防、地震部门的沟通,与各省地震局新媒体负责人保持高效畅通的联络,特别是在大地震突发后,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作为用户量最大的发布渠道,应在震时做到与地方的新媒体联动,集中整合地震灾害、救援进展、趋势研判、科普宣传等公众关注的信息(图 12),做到信息互通,集中统一发声,高质量回应社会。
内容建设是新媒体运维的重点,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想要进一步提升影响力,还需在内容产出上发力,打造出既能突出地震行业特色,又紧贴公众需求的高辨识度产品。目前,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发布的信息多以地震本身为主,在此基础上,可尝试将地震话题结合地理与地质、天文与海洋、应急处置、灾害风险防范、地学科技进展等多个领域,打造具备跨学科特色的精品集,以扩大辐射人群,提升作品吸引力;同时,在常态化运维下,要密切关注社会关切,时刻洞悉公众对地震的疑问点,制作符合公众期待的精品内容,并有针对性地通过问答、视频、直播等形式与公众对话,提升发声的社会影响力。
4 结语多年来,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在发布地震信息、聚合媒体数据、树立地震部门形象及引导网络舆情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得益于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建设与完善,地震信息公共服务能力大幅提升,面对信息技术的不断更新迭代,未来还需在现有成果的基础上持续发力:其一,从技术角度上看,要做好技术维护和升级工作,保障速报信息高效、稳定地推送,在此基础上可适时接入预警信息,使信息服务更加全面;其二,从媒体联动角度上看,无论是在震时还是在常态化运维下,都要加强与防震减灾相关单位的互动,互相借力,扩大信息覆盖的用户范围;其三,从内容建设角度上看,要着眼公众期待,制作科普宣传系列精品,吸引社会的关注,提升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的服务能力。总体来看,地震速报新媒体平台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今后需继续聚焦社会及行业需求,深入挖掘平台潜力,激发地震新媒体平台发挥最大价值。
常建军、张宏宇、戴怡茹等, 2019, 地震事件新媒体矩阵传播特征分析,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40(1): 150-156. |
崔满丰、翟颖、李卫东, 2020, 地震信息融媒体公共服务研究, 震灾防御技术, 15(3): 609-617. |
侯建民, 2018, 大数据时代的地震信息播报, 新闻与写作, (3): 106-108. |
李林、房娇、李梦瑶, 2023, 融媒体时代政务短视频的传播策略研究——以"中国消防"抖音账号为例, 西部广播电视, 44(18): 4-6. |
肖健、侯建民, 2015, 地震速报微博发布系统的研发, 中国地震, 31(2): 456-460. |
杨秀生、凌学书、李大梅等, 2013, 面向社会的地震监测预报信息服务调查与对策研究, 防灾科技学院学报, 15(1): 88-92. |
于静, 2019, 行业微博的传播特色分析——以"中国消防"为例, 西部广播电视, (20): 82-84. |
赵倩钊, 2020, 地震系统政务新媒体发展特征分析, 新闻研究导刊, 11(17): 231-2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