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地震局火山研究所, 长春 130117
2. Institute of Volcanology, China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Changchun 130117, China
2024年4—6月全球共有66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警戒级别Ⅰ级的火山11座,警戒级别Ⅱ级的火山25座,警戒级别Ⅲ级的火山27座,警戒级别Ⅳ级的火山3座(表 1)。从空间分布上看,绝大多数活动火山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带上,少数分布在印度洋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带上,个别活动火山处于其他板块交界地带、板块内部、洋中脊边缘(图 1);从国家分布来看,大部分活动火山集中在印度尼西亚、日本、美国、俄罗斯、厄瓜多尔、尼加拉瓜、菲律宾、意大利、汤加、瓦努阿图等国,占全球火山活动数量的72.7%,其中,印度尼西亚火山活动强烈,共有15座火山发生喷发,占全球火山活动数量的22.7%。“一带一路”沿线有11座火山出现活动,其中,印度尼西亚8座,意大利3座。从活动水平看,2024年4—6月全球活动火山数量比2024年1—3月增加9座,其中,Ⅰ、Ⅱ级低警戒级别火山增加11座,Ⅲ级警戒级别火山减少2座,Ⅳ级警戒级别火山数量保持不变(宋雨佳等,2024)。总体来看,火山活动水平比2024年1—3月稍有增强;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活动火山数量增加7座,其中,Ⅲ、Ⅳ级高警戒级别火山增加6座,Ⅰ、Ⅱ级警戒级别火山增加1座,高警戒级别火山数量明显增多,火山活动水平显著增强(康建红等,2023)。强降雨导致印度尼西亚马拉皮火山和塞梅鲁火山发生火山泥流,共造成至少70人死亡,部分建筑物、桥梁、农田被破坏;鲁昂火山发生2次强烈喷发,产生大量的火山碎屑及火山灰,导致9000多人疏散,3000多座房屋被破坏,7个机场临时关闭,约2.6万名乘客受到影响。其他大多数活动火山保持中小喷发规模,未造成明显灾害。
![]() |
表 1 2024年4—6月全球火山活动信息 |
![]() |
图 1 2024年4—6月全球活动火山分布 |
2024年4—6月全球大多数活动火山以爆炸式喷发为主,少数火山为溢流式喷发,活动方式主要表现为熔岩流、火山灰扩散、火山碎屑流、火山弹抛射、火山岩块抛射、岩屑崩塌、火山泥流、火山气体逸出、火山地震、地表变形、热异常、火山颤动、海底喷发等。其中,活动较为显著的火山有4座,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鲁昂火山、马拉皮火山、塞梅鲁火山及冰岛雷恰内斯火山。
(1) 鲁昂(Ruang)火山位于西南太平洋俯冲带的桑义赫(Sangihe)岛弧上,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1808年有喷发记录以来,共发生13次喷发,其中,最大一次喷发发生在2002年9月(VEI=4)。爆炸性喷发的鲁昂火山,往往伴随着熔岩穹丘的形成和崩塌,由此产生的火山碎屑流,对周围有人居住区造成严重威胁。
2024年4月10日鲁昂火山开始出现明显活动迹象,4月16日发生一次小规模喷发,印尼火山与地质减灾中心(PVMBG)将火山警戒级别提升至Ⅲ级(橙色)。此后不久,火山活动急剧增强,炙热的岩浆从火山口喷出,浓密的火山灰上升至高空,并伴随着密集出现的火山闪电。随后,火山喷发活动持续升级,4月17日1时记录到一次短时猛烈喷发,火山灰柱最高达12.2km,岩浆从火山口流出,流动距离约1.7km。4月17日20时,火山灰柱高达19.2km,PVMBG将警戒级别提升至最高级Ⅳ级(红色)。4月21—23日,火山活动减弱,警戒级别降至Ⅲ级(橙色)。4月29日,鲁昂火山又一次出现动荡,30日再次出现大爆发,火山警戒级别随之提升至Ⅳ级(红色),浓密的火山灰羽流不断向高空和四周扩散,最高可能达到23km,并向西和西北方向漂移。之后火山活动逐渐减弱。
受火山碎屑物空降和火山灰沉降影响,约有9000多名居民被疏散,有多人被炙热的火山碎屑物击伤,3000多座房屋、2座教堂和1所小学遭到破坏,个别村庄通讯网络受到影响,7个机场临时关闭,约2.6万名乘客受到影响,另有距离火山口1.5km和2.7km的两个火山观测台站遭破坏。
(2) 马拉皮(Marapi)火山位于苏门答腊岛中部,是印度尼西亚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1770年有喷发记录以来,共喷发68次,其中,有3次喷发造成人员伤亡。灾害影响最大的一次发生在1979年4月30日,暴雨夹杂着火山碎屑物质形成火山泥石流,加之山体滑坡,共造成80人死亡,5个村庄及数十亩农田被毁(顾国辉等,2024)。
自2023年12月3日突然爆发(顾国辉,2024)以来,马拉皮火山一直持续小规模喷发,山上堆积着大量火山碎屑和火山灰。4月5日,当地发生强降雨,引发火山泥流。雨水冲刷着松散的火山灰及火山碎屑沿山谷快速流向山下,破坏了多个村庄的房屋和基础设施,约有72栋房屋遭破坏,38家企业及大约270名居民受影响,65公顷稻田遭毁坏,高速公路临时关闭。5月11日强降雨再次引发大规模火山泥流,导致桥梁和道路受损,救援工作也因此受到影响。此次火山泥流造成至少67人死亡,20人失踪,40多人受伤,989个家庭受影响,约3000多人疏散,近200座房屋受损甚至毁坏,72公顷田地受影响。
(3) 塞梅鲁(Semeru)火山位于东爪哇岛西南部,是印度尼西亚最高最活跃的火山之一。自1818年有喷发记录以来,塞梅鲁火山共记录到60余次喷发活动,其中至少有5次造成人员伤亡。该火山自2014年以来一直处于活跃状态(宋雨佳等,2022),山上堆积大量火山喷发物。
2024年4月18日,强降雨导致火山区发生火山泥流灾害,造成3人死亡,其中,1人被山体滑坡掩埋,2人被火山泥流卷走。此次火山泥流还摧毁了9座桥梁,另有8座桥梁遭到破坏,国道被淹,3座房屋受损,32个以上家庭自行撤离避险。
(4) 雷恰内斯(Reykjanes)火山位于冰岛西南端的雷克雅内斯半岛。2021年3月雷克雅内斯半岛上的法格拉达尔火山喷发,结束了雷克雅内斯半岛800年的火山休眠期,雷克雅内斯半岛自此开启了一系列的火山活动(顾国辉等,2024;宋雨佳等,2024)。
2024年5月29日上午,雷恰内斯火山地震活动加剧,冰岛气象局(IMO)报告指出,震群活动可能与新的岩浆入侵有关,预示着火山再次发生喷发的可能。当日中午前,当地政府组织疏散了发电厂工作人员、格林达维克镇(Grindavík)居民及冰岛著名旅游胜地蓝潟湖的游客。当天下午雷恰内斯火山发生猛烈喷发,喷发点位于格林达维克镇北部,喷出的岩浆高达50m,喷出岩浆的地表裂隙最初长度约为1km,之后裂隙不断延伸增长。6月8日,熔岩流抵达事先修好的防御屏障北侧,并沿着防御屏障流动,流经当地公路;随岩浆喷出的火山灰和火山气体对下风区环境产生较大影响,火山霾和二氧化硫气体污染严重。
2 小结2024年4—6月全球火山以中低强度喷发活动为主,火山活动水平较2024年1—3月稍有增强,火山灾害主要由火山泥流、火山灰、火山碎屑流造成。显著活动火山有4座,分别为印度尼西亚鲁昂火山、马拉皮火山、塞梅鲁火山及冰岛雷恰内斯火山。鲁昂火山于4月发生2次强烈喷发,产生大量火山碎屑及火山灰,导致火山附近约9000多人疏散,3000多座房屋遭破坏,7个机场临时关闭,约2.6万名乘客受到影响,另有两座火山观测台站遭破坏。马拉皮火山于4月、5月发生2次火山泥流灾害,共造成至少67人死亡,20人失踪,40多人受伤,3000多人疏散,200多栋房屋遭损毁或破坏,137公顷田地被冲毁。塞梅鲁火山于4月发生火山泥流灾害,造成3人死亡,多处桥梁被摧毁。雷恰内斯火山于5月底在格林达维克镇北部再次发生喷发,由于之前小镇居民已全部撤离,并修建了熔岩流防御屏障,此次喷发并未造成火山灾害,仅对下风区产生严重环境污染(火山霾及SO2气体)。
致谢: 本文采用数据信息来源于Smithsonian、Volcanodiscovery网站以及JMA、IMO、PVMBG、INVOLCAN、VAAC等火山官方研究管理机构,在此表示感谢。
顾国辉、康建红、关升, 2024, 2023年10—12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 中国地震, 40(1): 289-294. |
康建红、仲广培、关升, 2023, 2023年4—6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 中国地震, 39(3): 715-720. |
宋雨佳、康建红、盘晓东等, 2024, 2024年1—3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 中国地震, 40(2): 510-515. |
宋雨佳、盘晓东、康建红, 2022, 2022年7—9月全球火山活动简报, 中国地震, 38(4): 820-8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