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第27卷第1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地球背景噪声干涉应用研究的新进展
    王伟涛 倪四道 王宝善
    2011, 27(1):1-13.
    [摘要](6436) [HTML](0) [PDF 402.10 K](6488)
    摘要:
    对地震台记录到的长时间的地球背景噪声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的互相关函数可以近似地表征这两个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这种数据处理方法被称为背景噪声干涉。近年来,背景噪声干涉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进展,并被广泛用于地下波速结构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背景噪声干涉研究的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而重点介绍了针对噪声源性质、互相关函数的波形到时和振幅特性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回顾,分析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背景噪声干涉研究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2  关于震源附近流体、热和能量分配问题的研究进展
    晏锐 蒋长胜 邵志刚 周龙泉 李迎春
    2011, 27(1):14-28.
    [摘要](4930) [HTML](0) [PDF 213.21 K](4081)
    摘要:
    作为地震学的基本问题,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流体、热与能量的分配问题一直是地震学家关注的前沿课题。目前,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震源附近存在流体,且流体在地震的孕育、发生过程中起重要作用,但对深部流体的来源尚存较大争议。对于震源区的热问题,自应力热流佯谬提出以来,不同的模型被用于解释热流佯谬相关问题,其中动态弱化被认为可能是解决热流佯谬的关键。摩擦产生的热能与能量分配问题直接相关,大地震发生后,立即进行深钻现场测量对认识地震发生过程中震源附近的流体、摩擦热能及能量分配问题具有时效性和重要现实意义。本文回顾了国际上有关震源附近流体、热及能量分配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这些问题的研究将对认识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带来重要启示。
    3  地震震源运动学参数获取方法研究进展
    刘宁 陈棋福 韦生吉 Chen Yong)
    2011, 27(1):29-38.
    [摘要](6364) [HTML](0) [PDF 190.86 K](9372)
    摘要:
    本文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各向同性点源模型、质心矩张量模型、有限矩张量模型和有限震源滑动分布模型4 种震源运动学模型,概述了相应的研究进展。
    4  单轴加载条件下瑞利波偏振和不同震相波速对应力敏感性的实验研究
    辛维 王宝善 郭志伟 葛洪魁
    2011, 27(1):39-48.
    [摘要](4139) [HTML](0) [PDF 557.71 K](4367)
    摘要:
    岩石应力状态的改变会使接收到的波形发生变化,这是利用弹性波检测介质性质和应力变化的基础。研究对应力敏感的弹性波参数及其分析方法对于发展介质应力监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实验室内以长方体花岗岩为样本,在不同的单轴压力下重复激发超声波且用三分量的传感器接收,利用记录的全波形信息研究了不同震相的到时、Rayleigh 波偏振与岩石应力状态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①不同震相的波速对应力变化的敏感性为10 - 8 /Pa 数量级,且敏感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Rayleigh 波> S 波> P 波。②随着应力的增大,Rayleigh 波偏振变强,但其敏感性随应力增大而变小,这反映出了介质性质的非线性变化特性。③应力较小时,Rayleigh 波偏振对应力的敏感性比波速大数倍。
    5  气枪探测资料对华北地区地壳低速带的约束
    陈剑雄 王宝善 葛洪魁 林建民 陈顒
    2011, 27(1):49-55.
    [摘要](4071) [HTML](0) [PDF 676.25 K](4199)
    摘要:
    地壳低速带是岩石圈中的力学软弱带,对地震的孕育有重要作用。人工探测和天然地震层析成像资料均表明,华北地区在不同深度上均存在低速带。为进一步对华北地区地壳低速带的特性进行约束,我们分析了在唐山地区进行大容量气枪震源探测所获得的高分辨率观测资料。分析中发现,该地区的地震记录具有如下主要特征:①直达波Pg 视速度为6km / s,可以追踪到约70km; ②Moho 面反射波PmP 从50km 开始就以强势震相出现;③PmP 震相在150km处比Pg 震相约滞后2s。本文利用合成地震图,通过波形正演对观测数据进行拟合,结果表明,合成地震图不仅可以解释各种震相的走时,同时也能较好地反映PmP 和Pg 的相对振幅。模型结果显示:①该地区平均地壳厚度为33km;②在该地区上下地壳各存在一个低速层。通过分析热流和大地电磁测深资料,认为该地区上/下低速层可能分别是流体和热作用的结果。
    6  考虑震源破裂过程的青海玉树地震震动图研究
    陈鲲 俞言祥 高孟潭 吕红山
    2011, 27(1):56-64.
    [摘要](3943) [HTML](0) [PDF 737.70 K](3522)
    摘要:
    为了在缺少实时台站数据的情况下,研究震后地表地震动分布,本文尝试通过对震源做出某些约束,以提高震动图的精度。由于青海玉树地震的发震断层近似直立( 倾向83°) ,震源破裂过程在时间和空间上呈明显的分区特征,分别考虑了地表破裂的线源发生模型和主震震级分解方法,用考虑了场地效应的震动图快速生成方法生成震动图。将两种方法生成的震动图与调查烈度比较。结果表明,基于震源破裂过程对主震震级进行分解,综合考虑各子事件生成震动图的方法,对震后的应急决策和灾情的快速评估是可行的。
    7  测震数采仪记录的钻孔应变
    杨选辉 杨树新 张彬 张国红 刘福生 柳艳智 王勇
    2011, 27(1):65-71.
    [摘要](4120) [HTML](0) [PDF 460.79 K](4123)
    摘要:
    采用测震仪数采器在昌平台站开展了高频采集实验,对原来1 次/分钟采样的钻孔应变仪输出进行100 次/ 秒采样,记录到大量丰富的信息。计算了高频采样获得的应变记录分钟值后,发现与原来的1 次/分钟采样变化曲线趋势完全吻合。高频采样获得的应变地震波更加完整,细节更为清晰。通过应变地震波计算得到的震相参数,与前人所得结果一致。与十三陵地震台测震仪记录的地震波比较,二者的波谱相似,且应变地震波中还存在低频成份。
    8  江苏及邻区震群活动特征分析
    黄耘 孙业君 杨云 叶碧文
    2011, 27(1):72-82.
    [摘要](4484) [HTML](0) [PDF 313.32 K](3582)
    摘要:
    系统地整理研究了江苏及其邻近地区36 次小震群活动,总结了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震群活动与大震的关系,分析检验了前兆震群类型的判定指标。江苏地区震群活动分布集中,强度以ML 2. 0 ~ 3. 9 地震为主,震群序列总频次在30 次以下居多,持续时间在15 天以内的震群占总数的55% ;震群序列中地震总频次和震群持续时间与震群的最大震级之间不成正比;研究区78% 震群发生后对应M 4. 6 以上中强地震,其中500km 范围内时间间隔在1 年内的占对应地震总数的57% ,具有一定的中短期地震预测指示意义;震群与未来中强地震的距离较为离散,但尚无在原地发生大地震的震例。震群强度大小与未来中强地震的对应率高低和对应的地震强度大小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震群频次的多少与其后发生地震的对应率高低也没有明显的相关关系。采用U-ρ 组合或者全组合判定震群类型的效果相对较好,检验正确率约占总数的50% ,但总体而言效果并不十分有效,需要参考其它方法和手段综合判定。
    9  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对远大震的同震响应特征研究
    顾申宜 刘阳 张慧 解晓静 叶向顶
    2011, 27(1):83-91.
    [摘要](3774) [HTML](0) [PDF 870.43 K](3599)
    摘要:
    本文收集整理了2001 ~ 2010 年海南琼海加积井水位对震中距小于8000km、MS≥7. 8 的远大震的同震响应资料,统计了水位变化的形态,分析了同震响应水位变化的幅度与震级及井震距的关系,核实了出现水位变化时的地震波震相。结果表明,同震响应形态表现为以阶升为主,无振荡类型的变化;水位的变化幅度与井震距、震级有一定的关系;该井的同震响应表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引起同震响应的地震波大多为面波,有一部分为周期较长的S波。
    10  山东Ⅱ、Ⅲ类场地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放大效应分析
    刁颋
    2011, 27(1):92-98.
    [摘要](4179) [HTML](0) [PDF 125.05 K](4120)
    摘要:
    利用山东地区实测的Ⅱ类场地358 个钻孔和Ⅲ类场地140 个钻孔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计算了各个钻孔不同超越概率的土层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放大系数ks,结果表明:(1) 同类场地土层放大系数ks值总体符合正态分布,既有相对集中性,也有离散性;(2) 随着基岩面输入地震动强度的增大,ks值降低,且Ⅲ类场地ks值降低较Ⅱ类的更为明显;(3)Ⅱ类场地随着基岩输入面埋深的增加,ks值呈增加趋势,约达20m 深后基本趋于稳定,而Ⅲ类场地基岩输入面埋深的增加对ks值的影响不甚显著;(4)Ⅱ类场地50 年超越概率10% 的平均ks值(1. 47) 略高于《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使用的全国平均ks值。本文尝试讨论了山东地区Ⅱ、Ⅲ类场地不同强度基岩峰值加速度输入的ks调整值。
    11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地震震动图
    陈鲲 俞言祥 高孟谭
    2011, 27(1):99-102.
    [摘要](4489) [HTML](0) [PDF 262.57 K](4413)
    摘要:
    在2010 年4 月14 日07 时49 分( 北京时间) 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县(33. 2°N,96. 6°E)7. 1 级地震发生后,综合考虑震中地区的地质构造背景、活动断裂分布、震源机制结果、震源破裂过程、我国西部的地震动参数经验衰减关系及局部场地效应的影响,用考虑场地效应的震动图快速生成方法,在震后约2 小时后得到玉树地震震中地区的震动图,并提供给相关部门使用。结果表明,此次地震的地震烈度特征预测如下:①烈度的展布方向NW - SE 向,与玉树断裂的走向一致;②极震区的烈度为Ⅸ度,面积约为300km2 ;③烈度Ⅸ度区主要位于震中东南方向沿断裂走向近40km 和西北方向沿断裂走向15km 之间的区域;④Ⅸ度区的西北端由于局部场地条件的影响,其烈度由基岩参考面的Ⅸ度区降为土层上的Ⅷ度区;⑤Ⅷ度区面积约为3000km2 ;⑥Ⅶ度区的面积约为8000km2 ;⑦Ⅵ度区面积约为24000km2。
    12  2010年震情述评
    吉平 李纲 刘杰 倪四道
    2011, 27(1):103-110.
    [摘要](3996) [HTML](0) [PDF 449.97 K](3525)
    摘要:
    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0 年全球共发生7 级以上地震28次,最大地震为2 月27 日智利8.8级地震。与2009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和能量释放明显增加。2010年全球7 级以上地震活动有以下特点:2010 年全球共发生7 级以上地震28 次,明显高于1900 年以来的平均水平(18 次/ 年) ,与2009 年(20 次) 相比,地震频次明显增加。2010 年南美板块西边界和印度-澳大利亚板块活跃,全球28 次7 级以上地震中有16 次分布在印度-澳大利亚板块的北边界和东边界上,5次在南美板块西边界,4 次在菲律宾板块边界,2 次在北美板块边界,1 次在中国青藏块体边缘地区,显示出空间分布相对集中的特点。2 我国地震活动情况:2010 年我国发生5 级以上地震29 次( 表2) ,其中大陆18 次,包括2 次6 级以上地震,分别为4 月14 日青海玉树7. 1 级和6. 3 级地震,此外边境附近发生2 月18 日中、俄交界6. 5 级深震( 震源深度540km) ;台湾地区11 次,其中1 次6 级以上地震,为3 月4 日台湾高雄县、屏东县交界6. 7 级地震。2010 年我国地震活动有如下特点:2010 年中国大陆共发生5 级以上浅源地震18 次,低于1900 年以来年均20 次的平均水平;发生2 次6 级地震,明显低于1900 年以来年均4 次的平均水平,最大地震为4 月14 日青海玉树7. 1 级地震,与2009 年相比,地震频度明显降低,但能量释放明显增强。
    13  《中国地震》影响因子年报(2010)
    本刊编辑部
    2011, 27(1):111.
    [摘要](3705) [HTML](0) [PDF 59.74 K](3172)
    摘要:
    以计量指标统计表展示中国地震2007-2009年的影响因子等数据。
    14  致谢审者
    本刊编辑部
    2011, 27(1):112.
    [摘要](3162) [HTML](0) [PDF 57.35 K](3012)
    摘要:
    2010年,《中国地震》在众多专家的大力支持下圆满地完成了出版任务。为了保证刊物的质量,他们花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和精力为本刊审稿。他们严谨治学、实事求是的科学精令人敬佩。在此,我们谨向下列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