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2年第28卷第3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综述
    • 局部地形下入射波散射效应对地震动影响解析解研究进展

      2012, 28(3):231-244.

      摘要 (2656) HTML (0) PDF 617.54 K (362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局部地形条件对地震动放大有显著影响,解析法和数值法均可研究该问题,而解析法可以分析问题的物理本质和检验数值法的精度。将局部地形分为无盖层凹陷地形、有盖层凹陷地形(沉积谷地)、凸起地形和复合地形;分别综述了国内外关于各种局部地形对地震动影响的解析解研究成果。从以下4个方面分析和讨论当前研究成果:①研究方法;②计算介质模型;③各局部地形研究水平的不均衡;④研究存在不足之处。提出了未来发展方向:未来该领域应加强研究局部地形对Rayleigh波地震动响应规律,开展局部地形对多种波耦合入射下的地震动响应规律的研究,运用非线性波动理论研究局部地形对地震动的影响和开展三维非线性地震动数值模拟研究。

    • >研究论文
    • 2008年以来荣昌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地震丛集原因初探

      2012, 28(3):245-255.

      摘要 (2927) HTML (0) PDF 2.00 M (366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荣昌地区地震重新定位,结合当地注水资料,对该地区2008年以来地震丛集的原因进行初步研究。收集了2007~2011年6月间荣昌台记录的131个远震,计算了这些地震的接收函数,用H-Kappa叠加方法得到台站下方及附近的莫霍面深度,并用线性反演方法反演了该区s波速度结构。利用接收函数反演得到的速度结构,采用双差定位方法对荣昌及其邻区2008—2011年8月间肘。≥1.0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得到了408个地震的精确位置。重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水平震中分布与华蓥山断裂走向一致,另外在通过2010年舭.7地震震中且垂直于华蓥山断裂的剖面中,地震分布所勾画的发震断层轮廓显示地震的发震断层倾向为sE,倾角约70。左右,这与华蓥山断裂的产状(50。L75。)较为一致。分析了注水点与地震分布的空间关系及注水量与地震频度的关系,认为注水井位置距离2008年以来的几次4级地震震中较远,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6—7kin,且注水量与地震频度的对应关系不显著,地震丛集性原因尚待更多研究。

    • 东北地震区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及其对地震活动性参数的影响研究

      2012, 28(3):256-265.

      摘要 (2672) HTML (0) PDF 1.50 M (3491)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东北地震区为例,基于G-R关系的震级-频度分布原理,研究了东北地震区最小完整性震级膨,的时间分布特征和各时段的空间分布特征,统计了研究区内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探讨了小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对地震活动性参数和地震危险性计算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对区域小震资料进行完整性分析,可以在低水平地震活动地区获得较准确的地震活动性参数,更好地反映了该区未来的地震活动趋势。本文的研究方法和结论可供地震资料完整性分析和地震活动性分析时参考。

    • 汶川地震余震序列中2个疑似深于30km余震的波形研究

      2012, 28(3):266-276.

      摘要 (2644) HTML (0) PDF 1.45 M (32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寻找并确认更深的余震,对认识汶川主震的深部构造环境、应力状态具有一定的意义。已有研究表明,绝大多数汶川地震余震深度在20km以内,但近期的研究提出了2个余震可能深于30km的证据,为了确认这2个疑似深震的震源深度,本文通过计算理论地震图测试了震源深度及震中距对P波偏振的影响,并与实际观测的P波偏振信息进行对比分析。此外,还使用近震深度震相sPL波拟合的方法来测定震源深度,确认了这2个地震的深度在10~15km范围。

    • 山西应县护驾岗冲洪积台地地层光释光年龄及其指示意义

      2012, 28(3):277-284.

      摘要 (2738) HTML (0) PDF 1.35 M (34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细颗粒(4—11μm)石英简单多片再生法(SMAR)光释光测年技术对山西应县护驾岗冲洪积台地地层进行系统测年,研究表明,样品的光释光信号以快组份为主,适合光释光测年。根据年龄数据和深度建立年龄一深度曲线和函数,推算出了剖面的沉积速率。在(距今,后同)66.46ka-33.62ka期间,剖面沉积速率共发生4次变化,沉积速率的变化与同期古里雅冰芯记录的8180变化趋势基本一致,即沉积速率快对应于冷期,沉积速率慢对应于暖期。具体来说,66.46ka一60.23ka,MIS4冷期,沉积速率为0.6055m/ka;60.23ka~47.15ka,MIS3c暖期,沉积速率为0.0382m/ka;47.15ka~42.65ka,MIS3b冷期,沉积速率为0.4512m/ka;37.89ka-33.62ka,MIS3a暖期,沉积速率为0.1986m/ka。综合以上因素得出:气候的变化是研究区66.46ka~33.62ka期间沉积环境变化的主要因素。

    • 考虑地震环境影响的高层建筑设定地震研究

      2012, 28(3):285-293.

      摘要 (2607) HTML (0) PDF 1.16 M (29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烟台地区一高层建筑为研究对象,结合概率地震危险性分析结果,确定出不同周期下的最大贡献潜源区。再利用震级空间联合概率分布函数以及震级、震中距计算公式计算设定地震震级和震中距,并结合研究区的地震地质背景、发震断裂及其活动性等特征,给出设定地震的具体空间位置。最后根据震级、震中距以及地震动衰减关系确定设定地震反应谱。该方法得到的结果能够直接反映地震危险性,有利于获得考虑地震环境影响的基岩地震动输入参数。此外,还可以为研究区自振周期小于6s的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提供参考依据。

    • "霍山窗"地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研究

      2012, 28(3):294-303.

      摘要 (2643) HTML (0) PDF 1.53 M (317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应用Snoke于2009年提出的利用P、SV和SH波的初动和振幅比联合计算震源机制解的方法,得到“霍山窗”地区1980年以来62次中小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基于大量的震源机制解资料,根据应力张量平均法反演得到“霍山窗”地区的平均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其与震源机制参数统计结果一致,表现为近EW向的水平挤压和近NS向的水平拉张作用。计算单个震源机制解力轴与平均应力场主应力轴的差异,即震源机制的一致性参数日,进而分析0随时间变化特征及其与华东地区中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霍山窗”地区震源机制的一致性参数0对华东地区相应中强震似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共同台基的强震仪记录与地震仪记录对比研究

      2012, 28(3):304-312.

      摘要 (2567) HTML (0) PDF 2.00 M (3766)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根据时域实时方法,对辽宁省共同台基的数字宽频带加速度记录和地震仪速度型记录进行相互仿真,并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可以由加速度记录仿真得到真实的速度与位移时程;同样,地震仪速度型记录也能通过仿真得到加速度时程。由此可见,强震观测和地震观测在一定范围内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 近场地震权重定位方法研究

      2012, 28(3):313-319.

      摘要 (2514) HTML (0) PDF 1.01 M (36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轴对称映射,计算震中距定位权重,建立了权重定位方法。该方法充分考虑了台网中震中距长短不同的台站对定位贡献差异,计算的事件位置精度明显提高。该方法对台站或观测点的数量没有限制,对台网布局并不过于苛刻。特别是台网布局不合理时,盖革二乘与虚波速度法往往无法给出可靠的定位数据,而权重定位方法能够给出较好的结果。

    • 基于MGR模型的我国大陆地区各地震带1970年以来震级-频度关系和震级上限

      2012, 28(3):320-327.

      摘要 (2660) HTML (0) PDF 1.18 M (34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利用两种常用的NGR和MGR模型,对我国大陆地区1970年以来各地震带的震级一频度关系和震级上限进行了修定。结果表明,MGR模型能很好地描述非线性的震级.频度关系,因此该模型更适合于我国大陆地区各地震带M13.0以上地震的震级-频度关系,用MGR方法拟合确定震级上限时,样本量越高拟合的结果越准确。

    • 玉树地震前的地下流体观测井温度数据超差异常及其与地震关系研究

      2012, 28(3):328-334.

      摘要 (2505) HTML (0) PDF 1.25 M (3215)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收集整理了距2010年4月14日玉树7.1级地震震中700km范围内的全部13个地下流体观测井孔的温度观测资料,统计分析了2008年5月以来各井温度当月超过3倍均方差的数据个数(以下简称月超差个数)。结果发现,在玉树地震前6个月,13个观测井中有10个井观测数据出现月超差个数升高现象,有4个观测井月超差个数出现了同震升高和震后升高现象。2008、2009年大柴旦发生的2次6级以上地震前,也有类似现象。此异常现象可能反映了玉树地震前场兆和源兆的共同作用过程。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