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利用断层带特有震相通过观测模拟可以得到断层带介质的性质。本文回顾了地震学领域中断层带震相研究的发展历程,对断层带首波、断层带围陷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结合国际上有关断层带震相研究的最新进展,对基于地震波形研究断层性质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摘要:利用北天山中段地区主要活动断裂关键构造部位测得的断层滑动数据,采用断层滑动资料反演构造应力张量的方法,确定了该区现代( 最新构造变动时期) 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结果是: 应力方向表现为近南北向的挤压; 应力结构以逆冲型为主,兼有走滑型。该结果与前人利用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得到的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基本特征一致。两类不同应力资料反演得到的构造应力场特征具有较好的一致性,表明在一个较长的地质时期内研究区的构造应力作用比较稳定。
摘要:分析了1668 年山东郯城8?级大震区附近地壳深部结构特点,以天然地震走时层析成像得到的三维地壳速度结构,主要以中地壳低速层和莫霍面深度为依据,对34°~36°N,118°~119°E区间按经、纬度和斜向扫描,得到相应地壳速度剖面。对比结果,获得与该地震深部结构特点一致的区域,推测震中范围位于34.8°~35.2°N,118.2°~118.7°E,较合理的震中位于35.1°N,118.6°E,震源深度约20km。
摘要:为了探索地下流体地震监测新技术、新方法,在中条山山前断裂带上开展了断层氢气浓度观测技术试验研究。通过对观测点位置、集气装置以及采样深度等观测条件的试验研究,给出了使用痕量氢在线自动分析仪进行断层氢气浓度观测的技术方法。针对在野外环境下该类仪器的稳定性、适宜条件进行了对比试验,对同一条断层上不同测点的氢气浓度动态特征进行了观测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断裂带上进行氢气浓度连续观测,技术上是可行的,本文提出的观测技术方法对观测点勘选、观测深度选择以及对观测数据的客观分析等均有参考意义。
摘要:山西祁县井水温潮汐相位超前于水位,异于正常的水温和水位潮汐的动态关系。本文介绍了此现象的记录图像,通过水温和水位同震响应数据核实仪器时间系统,证实此现象是客观的; 利用调和分析方法计算出逐月水温与水位潮汐变化的时间差,表明此现象存在于整个观测中。根据水温和水位潮汐相位相关性分析及观测条件调查,认为祁县井水温潮汐相位超前于水位的现象是在特定观测条件下,因井水流动不畅引起的特殊的水温水位关系。
李金 , 蒋海昆 , 桂荣 , 宋金 , 冀战波 , 温少妍
摘要:基于Schuster 检验及Permutation 检验方法,对喀什-乌恰交汇区地震活动受固体潮触发情况进行日尺度及月尺度检验。其中日尺度分别选取引潮力南北分量、东西分量及潮汐体应力作为潮汐曲线。研究结果显示,该地区地震活动均较多的发生于3 种潮汐的最大值( 相位0°) 附近,优势发震相位分别为- 5. 86°、6. 60° 以及- 15. 52°,且发生地震的频次随潮汐力的增大而增加; 利用3 种潮汐曲线( 引潮力日尺度南北分量、东西分量以及潮汐体应力) 对所有地震进行Schuster 检验所得pS值分别为10. 52% 、2. 40% 以及2. 06% ,Permutation 检验所得pP值分别为10. 90% 、2. 40% 以及2. 06% ,其中基于引潮力东西分量及潮汐体应力的pS、pP值均低于潮汐触发地震的阈值0. 05。月尺度Schuster 检验pS值及Permutation 检验pP值结果均非常小( 接近于0) ,远低于潮汐触发地震阈值0. 05,优势发震相位φ 为- 1. 91°,较为接近月尺度下的固体潮最大值0°( 即农历朔、望) 。对潮汐触发地震的统计学检验结果即东西向潮汐触发效应大于南北向触发效应的原因进行了初步解释。
摘要:在计算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的基础上,基于速率-状态摩擦定律及与同震静态库仑应力变化相关的余震频次估计方法,研究了汶川地震余震区及附近不同区域内与汶川地震同震静态库仑应力触发相关的“直接”余震频次。结果显示,主震破裂带尤其是主震破裂带南段的“直接”余震频次明显低于实际情况,其原因在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导致的主震破裂面上应力水平的降低。研究结果还显示,汶川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对余震活动持续时间的影响与震级下限有关。对ML4. 0 以上余震,持续时间约为震后15 ~ 16 个月; 对ML3. 5 以上余震,接近60 个月。在上述时段内,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相关的“直接”余震占全部余震的比例为44. 7% ~48. 6% 。这表明,即使在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有效”作用时段内,主震破裂面上也大约有50%的余震活动不是缘于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的影响,这可能与震后余滑及粘弹松弛等时间相关因素的影响有关。
摘要:以上海地区的3 个地电场观测台站的资料为例,结合地电场多极距观测原理对地电场信号异常进行识别分析。结果表明,利用地电场多极距观测装置系统和分析方法可以有效识别并区分地电场观测中的电极极化干扰、雷击干扰、高压直流输电干扰、电离层扰动干扰和自然电场异常等信号。
摘要:利用2001 ~ 2011 年ML≥2. 0 地震波形资料计算得到山西地区的视应力,结合山西地区2001 年以来5 次M4. 5 以上地震探讨地震前后视应力时空变化特征后发现,在5 次4. 5 级以上地震前1 年均出现过视应力高值,地震发生在高值异常下降的过程中,且这5 次中等地震发生在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域内或附近。结果表明视应力高值异常区对中强震的震中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作用,可以作为地震危险性判定的参考依据。
摘要:根据福建地震台网的地震目录,利用各个地震事件前4 台的P 波到时对Tnow定位方法和4 台连续定位方法进行检验,结果表明,两种方法的定位结果相差不大,大部分地震事件的定位偏差也都较小; 随震中距的增大,两种方法对网外地震的定位偏差可能增大,这可能和台站集中在震中的一侧、参与定位的台站与地震之间的张角较小有关。波速结构对4 台连续定位方法的定位结果存在一定的影响,选择合适的速度模型将有助于改善地震预警定位结果。采用Tnow定位方法不能定位的地震事件相对于4 台连续定位方法要多,这可能是由于Tnow定位方法应用了未触发台站的信息,而部分P 波到时信息因台站断记或震相记录不清晰等原因而未在地震目录中体现导致的; 综合考虑两种定位方法的局限性有助于提高地震预警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曹彦波 , 李永强 , 李敏 , 李兆隆 , 吴艳梅 , 李智蓉
摘要:人口数据精度是提高地震灾情速判准确度的关键之一。本文基于多源数据融合思路,以云南第6 次人口普查数据为基础,把居民地作为人口分布指示因子,利用GIS 软件工具,分析了人口分布与地貌形态、坡度、地形起伏度以及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构建了人口影响因子的权重系数,并采用城乡人口-面积统一模型对人口统计数据进行了网格化空间模拟及精度检验。以2013 年3 月3 日云南洱源5. 5 级地震为例,通过多种估算方法对灾区人口进行了计算及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多源数据融合法生成的千米网格人口与实际人口的相关性均在0. 89 以上,人口数据精度符合实际,可为灾情速判提供可靠的数据基础。
摘要:1 全球地震活动概况: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 年全球共发生7 级以上地震23 次( 表1) ,其中包括1 次8级以上地震,即2013 年5 月24 日鄂霍次克海8. 2 级地震( 图1) 。2013 年全球7 级以上地震主要发生在环太平洋地震带西段,与2012 年相比,全球地震频次明显增加,能量释放明显减少。2 我国地震活动概况:2013 年我国发生5 级以上地震50 次,其中大陆地区43 次( 表2) ,包括3 次6 级以上浅源地震,最大地震为4 月20 日四川芦山7. 0 级地震; 台湾地区7 次,包括3 次6 级以上地震,最大为6 月2 日台湾南投6. 7 级和10 月31 日台湾花莲6. 7 级地震( 图5) 。与2012 年中强地震在新疆地区集中活动不同,2013 年中国大陆西部5 级以上浅源地震主要在青藏块体活动,特别是其东部的南北地震带强震连发。大陆东部地区5 级地震活跃且分布有序。
摘要:《自然灾害》是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地学部主任、中国地震局科技委主任、中国地球物理学会理事长陈颙先生和国家减灾委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师范大学常务副校长、民政部—教育部减灾与应急管理研究院副院长史培军先生针对人类无法抗拒的自然灾害而编著的一部高级科普之精品,也是新世纪我国高等学校的教材。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全国新华书店发行,至2013年8月已是第3版第6次印刷(彩色铜版精装本,411 页,定价48元)。
自然灾害无法避免,它带给人类的苦难数不胜数,人们只能通过在与自然灾害的抗争中经验性地、统计性地、进而科学地研究自然灾害发生的机理和规律,以求减轻它带给人类的生命和财产损失,这是人类社会要一直面对的任务。
《自然灾害》全书共9章,第1章对由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岩石圈组成的地球系统进行了概括的介绍,重点介绍了造成这些圈层运动和变化的能量来源,这为读者理解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机理和原因提供了基础。第2~8章分别对地震灾害、海啸灾害、火山灾害、气象灾害、洪水灾害、滑坡和泥石流灾害、空间灾害进行了介绍,这7种灾害的章节都保持了相对的独立性。这样则更利于时间较紧、工作领域不同、兴趣各异的广大读者有选择地阅读。
本书的文字简洁凝练,案例经典翔实,图片精美绝伦,三者兼备,相得益彰。初次翻阅,相见恨晚之感便油然而生。
小到电子显微镜下1980年圣海伦斯火山喷发的直径100 微米左右的火山灰颗粒,大到气势磅礴壮观的熔岩流,虽然二者的尺度不可比拟,但当其图片辅之以简练的文字呈现在读者眼前时,同样是震人心魄。
从科学的角度而言,自然灾害涉及自然科学、工程学和社会经济学,是一个学科跨度较大的研究领域,所以《自然灾害》作为新世纪高等学校教材也是社会发展和社会安全的需要和必然。
由于本书通俗易懂,图文并茂,且集知识性、实用性和趣味性于一身,就决定了其读者不仅是广大的学生,还包括从事减灾工作的各级领导和工作人员,包括对某一灾害比较熟悉但对其他灾害接触较少的专业研究人员,也包括一切关心减灾事业、对地球变化的秘密感兴趣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