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第30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四川及邻区地壳流与动力特征研究
    范军 朱介寿 江晓涛 吴朋 杨宜海
    2014, 30(4):475-489.
    [摘要](1905) [HTML](0) [PDF 1.32 M](3145)
    摘要:
    利用四川地震台网区域地震台站和布设于该地区的流动地震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资料,采用接收函数反演等方法,对四川及邻区地壳流动与动力作用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四川盆地地壳及上地幔速度显著高于青藏高原东缘。盆地中地壳vS 值达3. 6 ~ 3. 8km / s,上地幔vS 值为4. 5 ~ 4. 8 km / s,且地壳内无低速层,岩性上显示为刚强的地块。青藏高原东缘各台站的vS 断面最显著的特征是速度值很小,中地壳vS 平均值为3. 0 ~ 3. 4 km / s,上地幔vS 值为4. 0~ 4. 5km / s。地壳内普遍存在低速层,大部份低速层位于深度20 ~ 40km 的中地壳,在深度为10~ 20km 的上地壳及40 ~ 60km 的下地壳中,也出现少量的低速层。受印度板块向北推移的影响,青藏高原东缘在向东运动的过程中受到坚硬的四川盆地的阻挡,产生向南及南东运动。这些运动过程的产生是由于研究区受到较为复杂的力的作用。正是在这些力的作用下,青藏高原东缘成为地质构造复杂、地震活动强烈的地区。低速的地壳流受到刚强的四川盆地的阻挡出现拆层现象,并拆分为向上及向下的2 或3 支分流。向上的分流侵入上地壳引起地表隆升,形成陡峭的高峰。向下的分流侵入下地壳以至上地幔,使地壳加厚莫霍界面下沉。青藏高原东缘地壳流主要沿活动断裂带上分布。它从青藏高原东缘中部羌塘地块流出,主流沿北西南东的鲜水河断裂带流动,然后转向南北沿安宁河及小江断裂向南。在研究区域的北部,还有1 支北东向及东西向到龙门山的地壳流。
    2  地壳速度结构对极浅源地震深度反演的影响——以荣昌地震为例
    孟庆君 倪四道 韩立波 陈伟文 吴文波 谢军 钱韵衣
    2014, 30(4):490-500.
    [摘要](3105) [HTML](0) [PDF 884.00 K](4366)
    摘要:
    研究表明,大陆地震很少发生在距地表5km 以浅,然而,近年来四川、重庆等地区发生了一系列3km 以浅的极浅源地震,据推测可能与新生断层形成或者工业开采活动有关。如果仅凭直达体波震相到时信息,要较好测定极浅源地震深度,需以震中距在2 倍震源深度范围内有台站为前提,而目前的台站密度显然不足。在这种情况下,地震的波形信息可为深度测定提供更有效地约束。目前已经广泛采用的CAP(Cut and Paste)方法利用了地震波形信息反演震源机制解、震级和深度,此方法对速度模型虽然没有严格要求,但是速度模型误差太大时不利于地震深度定位。本文以2010 年9 月10 日荣昌地区发生的Mb4. 7 地震为例,结合远震深度震相约束震源深度,测试了一系列地壳速度模型对CAP 方法反演极浅源地震深度的影响。研究发现浅层速度模型误差达10% 时,震源深度反演误差不大,但当误差超过50% 时,震源深度误差则很大。因此在研究极浅源地震时,需要对浅层速度结构进行较为准确的测定。
    3  天津汉沽断裂准确位置及活动性的综合探测研究
    闫成国 王志胜 陈宇坤 任峰 高武平
    2014, 30(4):501-513.
    [摘要](2361) [HTML](0) [PDF 1002.76 K](3283)
    摘要:
    天津汉沽隐伏断裂属于滨海平原区隐伏断裂。本文采用化探、浅层地震勘探和联合钻孔剖面探测等方法,并结合年代样品测试对汉沽断裂进行了综合探测研究,首次查明了汉沽断裂的准确空间位置和晚第四纪活动性。探测结果表明,汉沽隐伏断裂最新上断点埋深25. 8m,断距为2. 15m。结合光释光年代样品测试结果,推断其最新活动时代为49. 3ka ~ 65kaBP,属晚更新世中期活动断裂。由于该断层是与主断层倾向相反的次级断层,可能并不是震源断层错动在地表的直接反映,同时汉沽断裂晚更新世早期以来的平均滑动速率为0. 063mm / a,明显低于海河断裂东段晚更新世以来0. 141mm / a 的平均滑动速率,这都表明汉沽隐伏断裂的活动强度并不是很大,应是一具有中等活动强度的活动断裂。
    4  2012 年天津宝坻2 次有感地震的力学机制研究
    刘双庆 高原 张磊 汪翠枝 马建英
    2014, 30(4):514-522.
    [摘要](2071) [HTML](0) [PDF 885.87 K](3145)
    摘要:
    利用地震仪器烈度分布、地震记录初动极性分布、近场地震序列Sg 震相剪切波分裂特征、震中附近应变仪器记录及深井气氦记录等,综合分析了宝坻地区2012 年MS 4. 0、MS 3. 5两次有感地震。研究发现,这2 次地震震级不大,但孕震过程可能伴有地下介质应力状态的变化,表现出震前半年北东东向加速压缩、北北西向拉张至MS3. 5 地震后该状态转缓的动态过程。2 次地震间隔期间地下积累应力疑似没有得到充分释放,地下微裂隙局部调整使得该地深井观测的稀有气体出现高值,MS 3. 5 地震后微裂隙重新闭合,稀有气体恢复背景值,同时地震剪切波快波方位角恢复到北东东向的背景方向。震中区附近的形变、测震、流体等观测异常有一定的时空对应性。
    5  芦山MS 7. 0 地震前近震源区地形变熵特征研究
    曹景鹏 牛安福 李媛 闫伟 张凌空
    2014, 30(4):523-533.
    [摘要](2064) [HTML](0) [PDF 889.90 K](2784)
    摘要:
    2013 年4 月20 日芦山MS7.0地震是继2008年汶川MS8.0地震后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的又一强震,与汶川地震相似,该震临震前在近震源区未观测到显著的异常变化。为研究其临震前形变特征,本文根据信息熵理论对芦山MS7.0地震前近震源区的连续形变观测资料进行了年变熵率值分析,并研究其时序上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震前近震源区台站地倾斜形变熵均表现出减熵现象,时序的年尺度熵结果表明,汶川MS8.0地震对芦山MS7.0地震具有一定的触发作用,且震中区的EW 向和NS 向分量具有高度一致的熵变趋势。
    6  “霍山震情窗”动力学背景及预测意义分析
    缪鹏 王行舟 洪德全 李玲利 王俊
    2014, 30(4):534-542.
    [摘要](2321) [HTML](0) [PDF 961.93 K](3238)
    摘要:
    安徽“霍山震情窗”作为华东地区的应力敏感部位,能够以微震、小震活动的形式反映区域应力场的变化。本文基于应变能释放方法对“霍山震情窗”的动力学背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震情窗易受青藏块体强震活动的影响,从而出现开窗异常,其异常变幅相对较大;此外,震情窗所处区域应力场的波动变化也会导致开窗异常,其异常变幅则相对较小。上述2 种动力学背景的开窗异常对华东地区中强地震均具有较好的预测意义。此外,在实际应用中应关注多种动力学背景的共同影响可能导致的开窗异常。
    7  2013 年芦山7.0 级地震前后重力场变化特征
    郑兵 易天阳 杨洋 苏琴 蒲晓霞 马伶俐 李菲菲
    2014, 30(4):543-550.
    [摘要](1935) [HTML](0) [PDF 1.23 M](3170)
    摘要:
    利用四川地区2010 ~ 2013 年流动重力观测数据作出的重力场动态变化图像和重力段差时序变化图像,对芦山7. 0 级地震前后的重力场动态演化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震前重力场经历了约3 年的重力增大和约1 年的减小变化,重力变化呈“上升→加速上升→减速上升→加速下降→减速下降”特征; 芦山地震发生在重力场变化由下降转为上升的回调过程中;震后重力场变化以较快的速度恢复到接近震前状况,并出现重力正值变化异常区域;临震前震中区域重力场变化数值较小,构造带活动速度变慢。
    8  利用CAP 方法快速计算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
    杨军 苏有锦 陈佳 叶泵 李孝宾 金明培 王宝善
    2014, 30(4):551-559.
    [摘要](2551) [HTML](0) [PDF 988.55 K](4408)
    摘要:
    地震的震源机制解是反应区域应力场的重要参数,充分利用数量众多的中小地震将有助于获得更高精度的区域应力场分布。本文以滇西地震预报实验场下关虚拟测震台网为例,介绍了利用虚拟台网产出数据,采用CAP 方法计算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的流程,并将该方法应用于计算云南地区2013 年2 月~ 2014 年2 月间MS≥3. 0 的64 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①本文给出的方法为一种半自动处理方法,该方法可以在地震速报结果之后45 分钟之内给出震源机制解,分析认为影响震源机制解快速产出的主要因素是格林函数库的建立和编程实现标注P 波到时的全自动化;②云南地区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以走滑为主,但在香格里拉和洱源地区有少量正断层地震存在,位于研究区域内中小地震P 轴主应力方向在川滇菱形块体南部以北北西-南南东为主,而在印支板块则主要以北北东-南南西为主。
    9  2013 年洱源MS 5. 5 地震烈度分布及震区活动构造背景研究
    常祖峰 张艳凤 周青云 虎雄林 臧阳
    2014, 30(4):560-570.
    [摘要](2200) [HTML](0) [PDF 1.03 M](3387)
    摘要:
    2013 年洱源MS5. 5 地震震区地质构造复杂,发育有NW 向和NE 向2 组活动断裂。据野外调查和探槽揭示,震中附近的维西-乔后断裂为晚第四纪活动断裂,其新近活动时代主要在晚更新世晚期,全新世仍有较明显的活动迹象,运动性质以右旋走滑为主兼有正断。此次地震等烈度线呈NNW 向的椭圆形展布,极震区达Ⅶ度,长15km,宽10km,面积约279km2。震源机制解显示:该震源断层为正断兼走滑破裂型,与维西-乔后断裂的运动学特征基本吻合;节面Ⅱ为NW 向,与维西-乔后断裂走向基本一致。结合地震烈度分布、滑坡崩塌体分布和微震分布特征等分析推断,此次地震的发震构造应为维西-乔后断裂。震区地处滇西北横断山脉腹地,巨大的地形高差,强烈的表层岩石风化,是造成此次地震破坏较重的自然地理条件,而居民房屋多为抗震性能差的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等简易建筑,是造成地震灾害加重的构筑物背景。
    10  彝良“9·07”MS5.7、5.6地震震亡人员研究
    白仙富 戴雨芡 余庆坤 张方浩 李永强
    2014, 30(4):571-582.
    [摘要](2568) [HTML](0) [PDF 1.10 M](3558)
    摘要:
    系统收集、整理了彝良“9·07”MS5. 7、5. 6 地震造成的81 名震亡者的资料,分析研究了本次地震震亡人员的特征和原因。结果表明:彝良地震震亡人数多且空间分布极不均衡;壮年劳动力人口震亡人数和占震亡总数的百分比较高,震亡人员均为农村户口;其中外地户口震亡人数超过当地户口震亡人数,男性震亡人口总数和相对震亡率远高于女性,震亡人员以汉族为主但少数民族相对震亡率较高。次生地质灾害严重、房屋抗震能力差、人口密度高、震害叠加、经济发展水平低等是该震造成较多人员死亡的重要原因;山体滑坡次生地质灾害是造成震亡人员多的最直接原因,滑坡砸死的人数超过总震亡数的74. 07% ;灾区矿点密集、采矿方式粗放、采矿人员地震逃生意识欠缺、逃生能力差等是该次地震人员死亡的突显特征。
    11  云南地区地壳厚度与泊松比变化及其意义
    邓嘉美 金明培 赵家本 高琼 陈佳
    2014, 30(4):583-596.
    [摘要](2356) [HTML](0) [PDF 1.27 M](4359)
    摘要:
    利用云南省“十五”期间建成的46 个宽频带地震台2007 年7 月~ 2008 年7 月间记录的6 级以上远震波形资料,提取各台站下方的P 波接收函数,并据此计算和分析了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变化情况和泊松比的分布特征。得到的较前更高空间分辨率的结果表明,云南地区的地壳厚度总体呈现“北深南浅”的特征,最北部的中甸台地壳厚度是53. 5km,而最南端的勐腊台仅为31. 7km。红河断裂的边界作用较为明显,断裂以东的地壳厚度较大,以西的则较小;断裂西侧的地壳厚度变化较为舒缓,东侧则变化剧烈,且自东南向西北厚度逐渐加深。在川滇菱形块体及周围存在2 个上地幔隆起,一个隆起的中心轴在楚雄-元谋一带,另一个隆起的中心轴在东川附近。从泊松比的分布情况来看,研究区内泊松比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自南向北存在较大差异,北部的中甸台处达到最大0. 289,而南部的景谷台处仅为0. 146,与地壳厚度“北深南浅”的趋势基本相一致。泊松比在滇东块体内较低,在滇中块体内较高;北纬24°以北地区泊松比显然比以南地区要高。总的分布状态为:川滇菱形块体周围的泊松比属于中-高值(0. 26≤σ≤0. 29)。
    12  山东地区壳幔耦合关系探讨
    苗春兰
    2014, 30(4):597-603.
    [摘要](2113) [HTML](0) [PDF 1.00 M](2848)
    摘要:
    通过将山东地区GPS 观测结果与穿透整个岩石圈的SKS 剪切波分裂及近场资料剪切波分裂的快波方向相比较,来探讨山东地区壳幔运动的耦合作用。结果发现,地壳内近场快剪切波偏振与SKS 快剪切波偏振总是相差十几度以上,这种差异可能说明,山东地区壳幔之间构造活动可能有一定程度的解耦,表明山东地区的壳幔运动耦合作用可能既不是壳幔强耦合型,也不是简单的壳幔解耦型,该地区的壳幔运动耦合作用可能是2 种模式共存的不均匀分布或者是物理性质介于两者之间的渐变模式,这与早先对华北地区的类似研究获得的结论相同。
    13  2008年汶川MS8.0地震和2013 年芦山MS7.0地震震源特征比较分析
    赵烽帆 史海霞 周志华
    2014, 30(4):604-610.
    [摘要](2393) [HTML](0) [PDF 1009.44 K](3268)
    摘要:
    2013年4月20日四川芦山发生了MS7.0地震,芦山地震震中距离2008年5月12日汶川MS8.0地震震中约85km,距离其余震密集分布区约60km。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均发生在龙门山断裂带上,震源机制均以逆冲为主,针对二者震源特征的比较分析,对解释龙门山地区强震特征意义显著。本文基于地震波辐射能及视应力与应力降的关系,对比讨论汶川地震和芦山地震的动态破裂过程,初步研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属于应力上调模式,而芦山地震则属于应力下调模式,通常应力上调模式的震后能量释放较为充分,应力下调模式则对应震后能量释放相对不够充分,余震空间分布相对集中。
    14  黑龙江及邻区中强地震前地磁“低点位移”异常分析
    李继业 任建辉 陈丽丽 胡滨生 陈长勇 孟令蕾 杜天娇 武晓军 孙鹏宇
    2014, 30(4):611-622.
    [摘要](2201) [HTML](0) [PDF 1.14 M](3050)
    摘要:
    利用黑龙江及邻近地区地磁场总强度日变化极小值时间资料,分析了2008 ~ 2011年黑龙江及邻区4 次中强地震前地磁“低点时间”在空间上的分布异常特征,发现地磁“低点位移”现象的某些特征类型与该地区中强地震活动存在一定相关性。通过对震前各种分布特征类型的分析,讨论了地磁“低点位移”产生机制,认为地磁“低点位移”对黑龙江及邻区地震活动的短临预测有一定参考价值。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