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年第31卷第1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综述
    • 地下水测年方法及其在地震监测中的应用展望

      2015, 31(1):1-10.

      摘要 (3082) HTML (0) PDF 557.86 K (366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地下水动力学特征的观测与研究,是地震前兆监测的重要方法之一。地下水动力学研究中,利用地下水测年方法,可以对地下水的补给、径流特征及更新能力作出定性和定量的分析。本文介绍了近年来国际上常用的地下水测年方法,总结了前人在该领域的主要研究进展,重点分析了地下水更新能力与地震前兆信息的关系、地下水运动规律与地震构造活动的关系以及地下水浅层补给与异常干扰排除的方法等。已有的研究成果表明,地下水年龄的测定与分析方法对于了解监测点映震能力、评价构造活动与地震活动程度以及在观测资料异常变化的现场核实等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 >研究论文
    • 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及2008、2014年于田2次7.3级地震之间关系的讨论

      2015, 31(1):11-26.

      摘要 (2559) HTML (0) PDF 905.90 K (300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前人关于于田地区地壳水平分层模型研究的基础上,结合于田台GPS连续观测资料粗略确定各层的粘滞系数。基于粘弹水平分层模型,分别计算了2008、2014年2次于田7.3级地震的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基于粘弹库仑应力变化,采用“直接”余震频次的计算方法,得到了区域范围内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理论地震频次。提出了基于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对比以及理论与实际地震频次-距离衰减曲线拟合残差对比估计与主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后续最大地震震级的方法。不同方法的计算结果显示,与2008年于田7.3级地震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直接相关的最大后续地震震级为MS7.2~7.5,而2014年于田7.3级地震的最大后续震级估计为MS6.3。前者与2014年于田地震7.3的震级非常接近。由于震级相同、空间距离较近、时间间隔较短、区域外力作用相同、2次地震构造关联性较强且具有较明确的应力相互作用等,因而认为2008、2014年2次7.3级地震构成一对广义的双震型地震,这与该区域以往序列类型特点相吻合。对震级下限及G-R关系b值对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初步讨论,结果显示,当粘弹同震库仑应力变化确定之后,震级下限对后续最大地震震级估计影响不大,但G-R关系b值对结果有较大影响。

    • 台湾海峡深地震探测:HX9 测线试验及初步成果

      2015, 31(1):27-35.

      摘要 (3003) HTML (0) PDF 2.11 M (2995)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海上大容量气枪震源、陆上地震台站(包括流动台站和固定台站)和海底地震仪首次在台湾海峡地区开展了深地震探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延平2 号”科考船气枪枪阵信号最远传播距离达280km,成功获得了数万道高质量的地震数据,并且识别了不同类型的P 波震相。HX9 剖面一维地壳结构模型表明,由2 个速度间断面产生的Pc 及PmP 两组反射波和基底折射波( Pg)所反映的地壳结构构成了该区基本的地壳结构特征,康拉德界面和莫霍界面的深度分别为16. 0 ~ 17. 5、28. 0 ~ 29. 5km。

    • 痕量氢气连续观测仪稳定性分析

      2015, 31(1):36-44.

      摘要 (2211) HTML (0) PDF 923.37 K (3289) 评论 (0) 收藏

      摘要:断裂带氢气浓度连续观测是获取深部构造活动的重要气体地球化学指标之一。由于断裂带岩层氢气浓度背景值较低,因此检验和分析氢气观测仪器的绝对检出限以及仪器稳定性便是选择高效能氢气浓度观测仪器的重要环节。在中条山山前断裂的夏县东郭测点开展了同一取样点相同环境的2 套痕量氢气观测仪器对比实验,从记录的资料分析,两条曲线变化趋势、变化形态基本一致,但在细节上稍有差别,通过拟合分析,使用相关系数进行校正后,两条曲线基本重合。结果表明,痕量氢气自动分析仪稳定好,灵敏度高,观测结果一致,且实现了数字化,能够满足地震活动监测工作的需求。

    • 辽宁地区震群序列统计特征及预测意义研究

      2015, 31(1):45-55.

      摘要 (2481) HTML (0) PDF 1.09 M (2840)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研究了1970 年以来辽宁及邻区发生的25 次震群活动,总结了辽宁地区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该地区震群活动与未来中强震的关系。结果表明:①研究区的25 次震群中,最大地震优势发生时段在震群出现后3 天内的占68% ,84% 的震群中最大地震与次大地震的震级差≤0. 5 级,平均为0. 35。80% 的震群持续活动时间约2 个月;②震群中最大地震的震级越大,相应地2、3 级地震频次也越多,通常1 个4 级左右的震群,2 级地震频次平均约为28,3级地震平均约为6;③当震群中3、4 级地震频次分别≥10 和4,同时序列的b 值为0. 6 ~ 0. 9,此时可判定震群为前兆震群。未来中强震3 要素的判定依据为:发震时间为震群开始后1 年内,平均6 个月;震中距离震群所在地约0 ~ 400km,平均为180km;最大强度为G-R 预测的最大地震震级加2. 0 级。当b < 0. 5 时,震群有可能为前震序列,即震群开始后1 ~ 20 天内原地有发生M≥5 地震的危险;④25 次震群中的80% 在震群出现1 年后对应了M≥4. 6 地震,空间上辽宁内陆的震群对辽南和唐山地区的M≥4. 6 地震有较好的指示,长岛和黑山岛附近海域的震群对渤海海峡及其附近地区的M≥4. 6 地震有较好的指示。

    • 2008 年攀枝花6.1 级地震序列精定位

      2015, 31(1):56-64.

      摘要 (2072) HTML (0) PDF 944.06 K (37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四川和云南区域数字地震台网震相到时资料,并结合Hypo2000 + HypoDD 对2008 年8 月30 日攀枝花MS6. 1 地震序列进行了定位。定位结果表明,地震序列的震中在空间上呈近SN 向展布,余震密集区长度约为30km,主震震源深度约为14km。序列深度的分布范围主要为0 ~ 4、5 ~ 20km,而4 ~ 5km 范围显示为明显的少震层。沿序列长轴的深度剖面显示,余震区中段存在1 个不规则的少震的“空区”,为1955 年6 34级地震的破裂区,该地震发生在空区的南端。分析认为,2008 年8 月30 日攀枝花MS6. 1 地震是因汶川8. 0 级地震后的应力调整造成未破裂的小凹凸体发生破裂所致。余震密集分布区沿垂直于破裂长轴的两个剖面则显示了在其北端地震震源分布更深,且断层面向NW 倾斜,与已知的红格断裂的倾向一致。

    • 郯庐断裂带及两侧地区强震异常特征分析

      2015, 31(1):65-77.

      摘要 (2388) HTML (0) PDF 1.04 M (31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郯庐断裂带及两侧的山东、辽宁、河北、江苏、江西等地区1966 ~ 2005 年发生的24次中强以上地震的前兆观测异常,从异常持续时间、空间分布、时空相关性、异常形态、幅度特征、异常种类和可靠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统计和分析,结果表明:①7 级和6 级地震中期异常最多,短期异常其次,临震异常最少。5 级地震短期异常最多,其次是临震异常,中期异常最少。②异常具有阶段性特征,部分中期和短期地震前兆异常在发展过程中出现了短期或临震异常。③异常发展具有准同步性,越临近发震,异常发生转折的项目越多。④异常主要出现在震中距100km 范围内,在空间上具有相对集中性,且震中距越小,异常台项比越高。⑤异常空间分布与构造走向比较一致,显示出较好的相关性。⑥异常持续时间与震中距之间没有显著的相关性。⑦震级越大,同一观测手段的异常幅度相对越大。⑧流体测项异常最多,其次是形变、电磁测项。⑨不同学科的异常均表现为中、短期异常为主,少数为短临异常。⑩流体、形变和电磁学科较可靠异常数量均约为可靠异常的1 倍。

    • 河北及邻区地震时空概率增益综合预测研究

      2015, 31(1):78-88.

      摘要 (1965) HTML (0) PDF 2.85 M (2971)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预测方法和图像信息学算法对河北及邻区2013 ~ 2017 年ML≥5. 0 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预测。根据河北及邻区40 多年的地震观测资料,对地震空间分布非均匀性指标Kcv值进行了空间扫描和震例统计,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河北地区的预测效能,并对河北及邻区2013 ~ 2017 年ML≥5. 0 地震发生概率增益进行了预测;对图像信息学算法在研究区进行了地震危险性概率预测的回溯性检验,得到了此方法应用于研究区的预测效能R 值及概率增益K 值,并进行了5 年尺度的地震危险性预测。在上述2 个单项预测方法的基础上,基于概率增益综合预测模型,得到了5 年尺度河北及邻区ML≥5. 0 地震发生概率增益的综合预测结果。

    • 单台多震和达法研究山西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2015, 31(1):89-100.

      摘要 (2266) HTML (0) PDF 2.25 M (3027)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01 年1 月~ 2014 年10 月ML≥2. 0 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山西地区波速比,并结合2010 年3 次MS≥4. 5 地震探讨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3 次地震前远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较早,为震前6 个月至1 年;而近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为震前10 天至2 个月不等,因此可通过远台、近台所围限的范围来缩小地震预测地点。东山台计算结果表明,发震时刻残差大小会影响波速比变化细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每个台站发震时刻的残差阈值,以确保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 2014年2月12日新疆于田MS7.3地震热红外亮温异常分析

      2015, 31(1):101-109.

      摘要 (2085) HTML (0) PDF 1.28 M (2780)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分析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MS7. 3 地震的热红外亮温异常,收集了以震中为中心30° ~ 45°N、70° ~ 95°E 范围内由中国静止气象卫星FY-2E 观测的亮温资料,资料时间段为2012 年5 月1 日~ 2014 年4 月30 日。应用连续小波变换方法计算了每一个像元的小波相对能谱,得到了分析区域内相对能谱的时空演化过程。分析结果显示,从2013 年10 月开始相对能谱在震中附近出现异常,随后异常逐渐扩大并向阿尔金断裂带和西昆仑断裂带东段区域扩展。从同年11 月开始塔里木盆地西缘的中天山、南天山和西昆仑区域断裂带西段开始出现异常,之后异常区域进一步扩大并向断裂带迁移,最终形成沿塔里木盆地周围断裂带分布的带状异常区域,异常在2013 年12 月下旬和2014 年1 月上旬达到峰值。随着地震的临近,异常区域开始减小,异常幅度也开始减弱,至地震发生时震中区附近异常已经消失,但在阿尔金断裂和中天山区域异常仍存在。于田地震发生后异常迅速衰减,2014 年2 月下旬异常基本消失。

    • 2014年2月12日于田7.3级地震序列震源机制特征分析

      2015, 31(1):110-120.

      摘要 (2896) HTML (0) PDF 1.24 M (332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新疆及西藏区域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资料,采用CAP 方法反演了2014 年2月12 日于田7. 3 级地震的前震、主震及早期MS≥3. 5 余震序列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7. 3 级强震为带有正断分量的走滑型地震,结合震源区的构造和余震分布,节面I 走向241° /倾角90° /滑动角- 22°,判定该节面代表了主震的发震断层面。主震主压力轴方位为194°,与该区历史中强震主压应力P 轴方位近NS 向较为接近。其5. 4 级前震和主震震源机制解具有较高的一致性。18 次余震中有10 次为走滑型地震,其中6 次为正断型,2 次为逆断型,且70% 的地震的P 轴方位近SN 向。此次7. 3 级地震序列震源深度为5 ~ 28km,而大部分地震为15 ~ 20km,略大于本文得到的主震震源深度10km。

    • 传统地震目录中增加矩震级及震源机制解的必要性分析

      2015, 31(1):121-132.

      摘要 (2102) HTML (0) PDF 1.03 M (3544)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梳理了我国地震目录的产出现状,对于我国近几年应急机构和区域台网产出的震源机制解、矩震级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和地震预测研究所对于国内陆地地区6 级以上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的产出率为100% ,5 级以上地震的地震矩张量解产出率为81% 。这两个研究所给出的3 种矩张量结果和GCMT 给出的矩张量结果较为一致,类型统计一致率分别达到71% 、86% 和66% ,其中P、T 轴空间夹角优势分布在15°左右。产出的矩震级和GCMT 解得到的矩震级相差不大,偏差在0. 1 以内的比率分别为46% 、86% 和71% ,偏差在0. 3 以内的比率分别为85% 、100% 和97% 。结果表明对于我国内陆地区的5 级以上地震,这两个研究所产出率较高、结果较为一致。而由各台网据震源参数得出的5 级左右地震的矩震级和GCMT 求解的矩震级比较起来明显偏小。由此探讨了在传统地震目录中增加震源机制解及矩震级的必要性。

    • 关于2011年3月东日本MW9.0地震与MW7.3地震关系的讨论

      2015, 31(1):133-140.

      摘要 (2042) HTML (0) PDF 1007.93 K (2951)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1 年3 月日本MW7. 3 地震51h 之后,发生了东日本MW9. 0 地震并引发巨大灾难。地震学家多角度、多方法探讨了两次地震之间的关系,结果判断日本MW 7. 3 地震是东日本9. 0级地震的前震。本文计算了MW7. 3 前震和2005 ~ 2011 年沿日本海沟一系列7 级左右地震对MW9. 0 地震的静态库仑应力,结果显示其并未直接触发MW9. 0 主震,但对主震震中位置及周边区域的应力加载效应是明确的。利用Suito 等(2011)基于GPS 数据计算的板间地震滑移速率,分析了一般地震与有广义前震的地震在震后和同震释放能量的不同来分析2005 年以来日本海沟发生的5 次7 级左右地震与MW 9. 0 地震的关系。总的来说,日本MW 7. 3 地震是东日本MW9. 0 地震的前震,从长时间尺度的GPS 时间序列分析来看,2005 ~ 2011 年日本海沟一系列7 级左右地震可能是东日本MW9. 0 地震的广义前震。

    • 宏观异常与地震关系的统计分析

      2015, 31(1):141-151.

      摘要 (2134) HTML (0) PDF 924.18 K (3057)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中国震例》中所辑宏观异常的统计分析认为,随着震级的增大,震前出现宏观异常的概率逐步增大,震级大的地震震前宏观异常数量也相对较多。宏观异常大多数为短期和临震异常,多数发生在距震中100km 的范围内。在时间上,宏观异常开始时数量较少;随着时间的推进,异常不断增多;越近临震,异常数量越多,直到发震达到高潮。在地域上则表现出始于震中、然后向外围发展、最后震中爆发式增多的特点。

    • P2000 型测氡仪在气氡连续观测中记录的潮汐现象

      2015, 31(1):152-157.

      摘要 (2014) HTML (0) PDF 1.22 M (2870)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宁波地震台ZK03 井的原气氡观测系统,将P2000 型测氡仪应用于气氡连续观测试验,记录到较明显的潮汐现象且其波动幅度较大。功率谱估计结果显示,观测数据存在显著的固体潮效应。同时,与同井观测的动水位、同台观测的VS 垂直摆NS 向记录的潮汐波形进行对比,发现曲线变化趋势基本一致,每天都有两峰两谷,但存在约2h 的时间差。P2000 型测氡仪具有自动扣除本底污染的功能,其记录到的波形能更真实地反应地下流体中气氡浓度的动态变化过程,可应用于地震流体气氡的连续观测。

    • 一种地电场观测环境干扰的分析和试验研究

      2015, 31(1):158-164.

      摘要 (2081) HTML (0) PDF 966.43 K (29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09 年10 月~ 2010 年5 月高邮地震台地电场观测中出现的一种不明原因的大幅度扰动干扰进行了分析讨论。经过初步分析、干扰源模拟定位、干扰源测试、干扰源现场调查等途径,确定了干扰源位置和干扰产生的原因,并对该干扰现象进行了排除处理。

    • >研究报道
    • 一种地应力连续测量系统的标定方法

      2015, 31(1):165-167.

      摘要 (1921) HTML (0) PDF 884.72 K (283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在地应力连续测量方法“渗透率法”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对观测系统进行标定的方法。经对原有推导结果进行数学转换,给出了新的计算公式以及其中有关参数的测定方法。结果表明,经过标定之后,原有的连续相对测量方法可转换为抗干扰性强、灵敏度高、经济简便且物理意义确切的有效正应力连续测量方法。

    • >总目次
    • 2014年震情述评

      2015, 31(1):168-175.

      摘要 (1801) HTML (0) PDF 1.23 M (2606)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