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第32卷第4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地动仪研究中的五个地震学基本概念
    冯锐
    2016, 32(4):571-583.
    [摘要](1407) [HTML](0) [PDF 3.01 M](1811)
    摘要:
    地动仪的研究涉及历史和科学的统一。古籍文字的主要部分是对测震现象的描述,研究的学术观点和模型尽可不同,但地震学基本概念和原则是需要遵循和坚持的,方能正确把握和解读史料。针对一些专业认识上的误解,本文以地震学的基本概念和学科发展史实为依据作了必要的澄清和纠正,诸如地动仪的反应方向、对地震和非地震的不同反应、陇西地震的量化分析、地震学的实验检验、在地震科学史上的作用等。还对个别的脱离实际却被媒体高调宣传的模型实验,指出了其原则性失误。地动仪研究的重点并不局限于重建一个模型,更要探寻古人如何发现和利用了自然规律,学习和掌握地震学的基本知识。
    2  地震预警系统的“盲区”控制问题——以首都圈地震预警原型系统为例
    李佳威 吴忠良
    2016, 32(4):584-594.
    [摘要](1789) [HTML](0) [PDF 4.93 M](1938)
    摘要:
    以首都圈地震预警原型系统为例,讨论了地震早期预警系统(EEWS)设计中如何通过对"盲区"的控制达到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的目的,认为如果不仅考虑走时,而且考虑有限震源尺度和记录台站的实际工作状况,那么在台间距为20km时继续加密台站,虽不再能明显减小"盲区",却仍可以对控制"盲区"、提高预警系统的减灾效能发挥重要作用。
    3  渤海海域主要新构造活动断裂带
    高战武 徐杰 赵铁虎 张力方 计凤桔 周本刚
    2016, 32(4):595-606.
    [摘要](1514) [HTML](0) [PDF 5.99 M](2165)
    摘要:
    渤海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东部,是我国华北地区新构造活动最强烈的地区之一,盆地内的沉积盖层(N-Q)中断裂极为发育。许多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对渤海新构造进行过研究,但认识不一。笔者基于以往的工作,对该区新构造作了较深入的分析,确定渤海新构造运动起始于中新世晚期(12~10Ma BP)。从三维空间分析盖层断裂,并按其与盆地基底断裂的成因关系,将新构造活动的断裂分为继续活动断裂和新生断裂,并划分出3条主要的新构造活动断裂带:北东(偏北)向营口-潍坊断裂带北段是继续活动构造带,右旋逆平移活动,活动性弱;北西西向北京-蓬莱断裂带亦为继续活动构造带,左旋正平移活动,活动性较强;北东向庙西北-黄河口断裂带为新生构造带,右旋平移活动,活动性强。后两者组成一对以庙西北-黄河口断裂带为主的偏共轭活动构造带,该区域地震活动与之关系密切。最后探讨了渤海地区新构造期北东东-南西西至近东西向水平挤压的构造应力场及其与新构造活动断裂带发育的关系。提出新构造应力场与古近纪盆地裂陷阶段的应力场截然不同,新构造为地壳共轭剪切破裂系统,古近纪盆地构造是发育于地壳上部的伸展构造系统,这是两期不同体制的构造系统。
    4  跨断层综合地质剖面法在隐伏断层野外地质调查中的研究与应用——以瑞昌-武宁断裂为例
    曾新福 汤兰荣 陶鑫 李清武 吕坚
    2016, 32(4):607-617.
    [摘要](1575) [HTML](0) [PDF 4.37 M](2406)
    摘要:
    在从事多年野外地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隐伏断层的野外地质调查提出了跨断层综合地质剖面法。该方法主要是依据断层错动造成两侧相同地层(主要是第四系)相应地貌面产生垂直向高差或水平向的不连续,从而使两侧相应地层地貌面的高程和地层的相对运动发生变化。依据这些信息判断断层活动时代与运动性质。分析了该方法的适用条件和影响因素,指出研究场地第四系发育齐全是跨断层综合地质剖面法的关键。最后将该方法在瑞昌-武宁断裂研究中的实际应用得到的结果与传统隐伏断层研究方法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其结果的一致性表明了该方法在研究及工程应用中的可靠性和实用性。
    5  利用接收函数研究河南及邻区的地壳深部构造特征
    陈睿 闫俊岗 郁军建
    2016, 32(4):618-626.
    [摘要](1752) [HTML](0) [PDF 2.75 M](1830)
    摘要:
    本文利用接收函数反演了河南及邻区26个宽频带地震台站下方的地壳厚度和波速比。研究结表明:河南省地壳厚度及泊松比分布与地质构造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①太行山断块,地壳厚度由东向西逐渐递增,地壳深度范围为31.8~40.2km,区域东北部永年台及附近台站泊松比为0.23~0.25,与较大范围的花岗岩分布有关,主要是石英、长石含量高,焦作台、涉县台、浚县台泊松比为0.26~0.27,表明铁镁质和长英质成分含量相当。②东部黄淮海平原块地,地壳厚度为28~34km,其中驻马店台、尖山台和浚县台,地壳厚度分别为30.5km、34.9km和31.8km,该地区泊松比变化范围比较稳定,数值在0.24~0.25之间。③在秦岭地块断裂活动强烈,卢氏台下方的地壳厚度为38.4km、泊松比为0.23,反映出燕山运动使该地区地壳盖层产生了褶皱台隆和地幔酸性岩浆的侵入活动。南阳盆地北部地壳厚度反演结果为28.8km,泊松比为0.29,泊松比升高,表明以中性、基性岩石为主,地壳岩石中铁镁质成分明显增加,是由于地幔物质深度侵入改变了部分地区的岩石性质。④大别山地块位于苏鲁-大别超高压变质带,由大别山北部的商城台向南至大别山地块内的金寨台存在地壳厚度梯度带,地壳厚度从31.8km增加至35.8km,而泊松比由0.27下降到0.24,反映出陆相褶皱带内的逆冲推覆构造的显著特征。
    6  用地震资料估算珊溪水库岩层孔隙度和饱和度
    钟羽云 朱新运 张震峰
    2016, 32(4):627-641.
    [摘要](1421) [HTML](0) [PDF 2.76 M](1714)
    摘要:
    本文首先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出发,利用Biot-Gassmann方程和Pride模型建立的岩石骨架与岩石基质体积模量函数关系式求出珊溪水库区岩石基质模量和固结系数,然后分别利用联合地震波走时方程组和多台和达曲线求得P波速度和波速比,最后以流纹斑岩为例,计算了岩石饱和度、孔隙度,并分析了地震中造成的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地震过程中岩石饱和度均大于99%,且大多为100%,即地震中岩石处于水饱和或接近水饱和状态,波速和波速比的变化主要由岩石孔隙度的变化引起。②珊溪水库震中区流纹斑岩孔隙度的上限值为6.6%~15.5%,下限值为3.6%~4.2%。下限值与地震前由实验室测得的孔隙度相近。如果实验室测得的流纹斑岩孔隙度是其初始值,则地震中岩石孔隙度增大了3.2%~12.09%。③2008年1月地震以后震中区岩石孔隙度逐渐闭合,直到2014年8月孔隙度开始迅速增大,9月15日起原震区再次发生一组新的地震活动,震群活动前岩石出现了扩容现象。
    7  郯庐断裂带安徽段土壤气体的地球化学特征
    郑海刚 方震 周晓成 李军辉 孙玉涛 李玲利
    2016, 32(4):642-652.
    [摘要](1659) [HTML](0) [PDF 4.35 M](2208)
    摘要:
    在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由北向南分别于泗县、明光、肥东、桐城布设了4个测区,每个测区各布设了4条跨断层土壤气测量剖面,测量土壤气Rn、Hg和CO2的浓度。根据16条跨断层土壤气剖面的测量结果,对郯庐断裂带安徽段的3种土壤气体的释放特征及其与断层空间位置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气体在断裂带附近较为富集,对断层位置有一定指示作用;气体的富集程度与断裂的活动性、该区段断层岩性及地质环境有一定关系。该结果对于认识测量区域气体的积累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研究有一定意义。
    8  矩震级及震源机制相似地震的辐射能量差别——2014年鲁甸地震与景谷地震宽频带体波震级的比较
    宋潇潇 吴忠良 蒋长胜 李佳威
    2016, 32(4):653-662.
    [摘要](1491) [HTML](0) [PDF 3.07 M](2299)
    摘要:
    2014年8月3日鲁甸地震和10月7日景谷地震具有相似的矩震级和震源机制,但所造成的灾害却相差甚远。为考察地震辐射能量在这两次地震致灾过程中的作用,本文利用震中距6°~80°范围内记录了鲁甸地震的142个台站、记录了景谷地震的138个台站的宽频带地震记录,计算了累积宽频带体波震级mBc。结果表明鲁甸地震的mBc高于景谷地震,因此地震辐射能量的差别对解释两次地震灾害的差别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9  结合应力触发与双差重定位的前郭震群发震构造讨论
    贾若 刘俊清 盘晓东 康建红 盛俭
    2016, 32(4):663-673.
    [摘要](1547) [HTML](0) [PDF 3.13 M](1891)
    摘要:
    2013年10月31日在吉林省松原市前郭尔罗斯自治县发生了5级强震群活动(以下简称前郭震群),此次震群发生在NE向松原-肇东断裂和NW向查干泡-道字井断裂交汇处。由于震区未见明显的地表破裂,难以直接判断哪条断裂为主要的发震构造。为此,采用双差定位法对前郭余震序列692个地震事件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3级以上强余震优势展布方向不明显,仅小震活动略呈NW向展布特征。由此,本文基于静态库仑应力触发理论,针对10月31日~11月23日的4次5级主震,分别以NW向和NE向作为发震面,计算了4次5级主震的叠加ΔCFS最优解,力图通过对ΔCFS最优解分布与重新定位后的余震活动分布的空间相关性分析,讨论前郭震群的发震构造。结果显示,沿NW向震源节面在研究区产生的库仑应力变化最优解分布在主震破裂面上显示为应力加载,NE向节面则显示为应力卸载,同时NW向的叠加ΔCFS最优解在震中区大部分位置达到经验触发阈值(0.01~0.10MPa),基本控制了全部的余震活动。由此,判断此次前郭强震群的主发震构造为NW向查干泡-道子井断裂的可能性较大。
    10  福建测震台网单台震级偏差与台站场地响应关系的初步分析
    杨贵 许振栋 林彬华
    2016, 32(4):674-684.
    [摘要](1482) [HTML](0) [PDF 4.98 M](2105)
    摘要:
    利用福建测震台网2008年10月~2015年12月记录的每个事件至少有6个台站测算震级的3069个区域地震事件,进行单台震级与台网平均震级的偏差统计,获得了各台站的总的震级平均偏差为-0.31~0.68,并统计各台站测算震级所量取最大记录振幅相应的周期,获得优势周期为0.06~0.38s;通过Moya方法反演各测震台站的场地响应,获得98个台站对1~20Hz频带的场地响应,结果显示场地对某些频带信息有放大或抑制作用;通过比较Wood-Anderson地震仪摆固有0.8s周期所对应的场地响应、各台样本优势周期所对应场地响应的震级偏差与各台总的震级平均偏差,发现台站测算震级相应优势周期的场地响应的震级偏差与台站震级平均偏差有较好的线性关系,表明单台震级的偏差与测算震级所量取最大记录振幅相应的周期的场地响应有较大关系。
    11  台湾海峡西南部深地震探测剖面Pg波走时层析成像
    闫培 张艺峰 刘善虎 李普春 王笋
    2016, 32(4):685-694.
    [摘要](1536) [HTML](0) [PDF 8.79 M](2366)
    摘要:
    采用走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利用2014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区域得到的3条海域测线的Pg波资料,获得了沿探测剖面沉积层上地壳基底的速度结构、基底形态和埋深。3条剖面基底深度为1.5~4.2km。基底埋深虽有一定变化,但仅在局部地区起伏较明显,显示了断裂或凹陷在上部地壳内的结构特征。通过和台湾海峡地质构造区划进行对比,反演得到的基底结构特征与地震剖面穿过区域的地质构造比较吻合,本次走时层析成像结果也为后续深部结构的反演提供了可靠的浅层速度信息。
    12  用浅层地震剖面研究大城东断裂的活动性
    温超 周月玲 彭远黔 孟立朋 冉志杰 王燕
    2016, 32(4):695-701.
    [摘要](91) [HTML](55) [PDF 8.55 M](2197)
    摘要:
    地震方法是针对厚覆盖区断裂的一种不可替代的探测技术,在大城东断裂上采用浅层地震探测方法,获得了2条高质量叠加时间剖面图以及深度剖面图,这些图像清晰地显示了大城东断裂的浅部构造特征以及活动特征。本次探测工作中,在大城东断裂的东侧发现了1条倾角较陡的断裂,表明大城东断裂是由2条断裂组成的断裂带。
    13  基于广义极值理论的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及强震重现水平的估计——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为例
    张锟 任鲁川 田建伟 刘哲
    2016, 32(4):702-709.
    [摘要](1555) [HTML](0) [PDF 1.07 M](2096)
    摘要:
    以琉球海沟俯冲带作为研究区,将广义极值理论用于估计潜在地震海啸源震级上限,首先分析了琉球海沟俯冲带的地震地质构造特征以及历史地震资料,界定潜在地震海啸源区,然后根据地震活动性特征按时间域进行分割,并提取各时间段发生的极限震级的地震样本,最后通过广义极值分布模型估计了该区域的震级上限值和强震重现水平,并对其进行了不确定性分析。
    14  河南范县及邻区地震精定位及震源机制解分析
    郑培玲 邢康 王明亮 贾漯昭 何重阳 高家乙
    2016, 32(4):710-717.
    [摘要](1421) [HTML](0) [PDF 1.62 M](1747)
    摘要:
    选取河南范县及邻区2008年1月~2015年9月ML ≥ 2.0地震78个,用双差定位法进行重新定位。结果显示,重定位的震中主要沿聊城-兰考断裂带呈NE向分布,较此前更集中。重定位后的震源深度82%位于7~8km,也比此前更集中。在此基础上,用CAP方法研究了该地区2008年以来ML ≥ 3.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节面Ⅰ的14个地震中有11个地震震中分布呈NE向,这与用双差法重新定位后的震中分布方向一致。此外,这14个地震中有9个地震的P轴方位在50°~100°,均值为75°,这与华北地区主压应力方向基本一致。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与聊城-兰考断裂有关。
    15  云南宁洱井低水位异常分析及地震预测
    李利波 李琼 胡小静 高文斐 张立 张彬
    2016, 32(4):718-728.
    [摘要](1374) [HTML](0) [PDF 4.77 M](2041)
    摘要:
    宁洱井的水位自2014年10月25日以来持续下降39.2cm,低于正常水位谷值8.335m,2015年的年变幅度为正常年变的57.8%,呈破年变现象。经现场调查,发现周围观测环境干扰小,水位变化量相对可靠;通过分析水位与降雨量的相关性,以及GNSS监测网的位移资料,认为持续低水位异常与降雨量关系不大,属于地震前兆异常,其原因可能与该区域构造的拉张活动有关。总结地震前兆异常的地震活动规律,认为该异常可能对近期滇西南-滇缅交界地区中强地震危险性有指示意义。
    16  2015年9月14日河北昌黎4.2级地震及震中附近应力状态分析
    杨志高
    2016, 32(4):729-737.
    [摘要](1431) [HTML](0) [PDF 3.13 M](1718)
    摘要:
    2015年9月14日在河北昌黎发生了MS4.2地震,这次地震位于唐山老震区,是2015年内首都圈地区最显著的地震。本文计算了这次地震的地震矩张量和2015年内发生在其附近小地震的震源物理参数,对比之前的研究成果讨论了小区域的应力状态。以往应力场研究侧重于最大应力主轴方向,本研究通过计算地震视应力参数估计了区域绝对应力水平下限,获得了有关应力状态的丰富信息。本文采用①反演地震矩张量的波形拟合法及②积分宽频带平均震源谱法2种方法计算出地震矩,得到的地震矩比较接近,说明本文计算流程和参数选择合理。综合分析得出下面两点认识:①区域应力场受到华北应力场控制,同时也表现出小区域特征;②地震视应力分布与10年前相比没有明显差别,可能意味着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会维持现状。
    17  宁夏及邻区震群的前兆性分析
    任雪梅 蔡新华 盛菊琴
    2016, 32(4):738-746.
    [摘要](1361) [HTML](0) [PDF 567.20 K](1575)
    摘要:
    系统研究了宁夏及邻区35次小震群活动,总结了震群活动的参数特征,探讨了震群活动与中强以上地震的关系,分析检验了前兆震群类型的判定指标。1970年以来宁夏及邻区35次小震群中有10次对应了5级以上地震,灵武-吴忠地区利用震群预测5.0级以上地震的效果较好,不建议利用震群预测宁夏南部及邻区5.0级以上地震。通过前兆震群类型的判别判断后续是否有中强以上地震,总体而言效果并不十分理想,需要参考其它方法和手段综合判定。
    18  河北及邻区平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
    王亚茹 王想 宫猛 郭蕾 刘晓丹
    2016, 32(4):747-755.
    [摘要](1331) [HTML](0) [PDF 2.11 M](1987)
    摘要:
    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析,发现ML ≥ 1.5地震波速比曲线与ML ≥ 4.0的地震对应较好,提出异常指标进行定量统计得到该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预报效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对河北另外3个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各分区波速比异常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
    19  用于地电阻率交流电法观测的低频稳流电源研发
    刘大鹏 夏忠 王兰炜
    2016, 32(4):756-767.
    [摘要](1342) [HTML](0) [PDF 2.55 M](3017)
    摘要:
    为了解决地电阻率观测中台站受环境干扰而影响观测等问题,我国地震工作者正在研究和尝试基于交流电法的新型地电阻率观测系统,这种新型观测系统主要由低频稳流电源系统和接收系统组成。本文对低频稳流电源系统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介绍了电源系统的功率变换电路和逆变输出电路等关键环节设计,最后对研发的具有大功率可变频稳流输出性能的低频电源样机的输出性能进行了测试。测试结果表明,该型电源样机的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其输出性能良好。
    20  用ECRS方法对郯庐断裂带中南段地震的跟踪研究
    卢显 王琼 李纲 黎明晓 唐兰兰
    2016, 32(4):768-775.
    [摘要](1442) [HTML](0) [PDF 3.42 M](1754)
    摘要:
    基于地震学多参数的地震对应概率谱(ECRS)方法及此前研究成果,对郯庐断裂带中段和南段(中南段)至2015年9月份的地震异常特征进行了跟踪研究。时间跟踪研究结果表明,目标地震均在震前出现多参数的综合高值异常,且目前其综合指数处于异常上升状态。空间跟踪研究结果同样显示,研究区目标地震发生前大多有高值异常出现并逐渐增强,地震多发生在异常区域内或者附近。
    21  1970年以来鲜水河断裂带地震活动特征与2014年康定MS6.3地震
    吴萍萍 王阳 朱洁 李大虎 黄骥超 孙岩
    2016, 32(4):776-786.
    [摘要](1573) [HTML](0) [PDF 6.31 M](2252)
    摘要:
    本文基于1970年以来的地震目录及四川地区4.0级以上地震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分析鲜水河断裂带分段(炉霍段、道符段、康定段、石棉段)的地震活动特征及研究区现代构造应力场,结合深部速度结构,探讨鲜水河断裂带上地震活动频度与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的关系及康定地段6.3级地震的孕震环境。结果发现:(1)鲜水河断裂带北段和南段地震活动性存在差异,炉霍段和道孚段的地震活动频度1981年前要高于2000年后,康定段和石棉段的地震活动频度2000年以后高于1981年前;(2)分析地壳P波速度结构发现康定震区西侧川滇块体表现出低速异常,东侧表现出高速异常;(3)对构造应力场的分析结果表明龙门山断裂带主要以NW-SE向挤压为主,鲜水河断裂带构造应力场以NWW-SEE向为主。综合鲜水河断裂带应力场特征、深部速度结构、断层间的相互作用等信息推断,康定M6.3地震的发生与该地区应力积累及深部孕震环境相关,同时由于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性影响,导致鲜水河断裂带康定段的能量释放。
    22  2014年云南鲁甸6.5级地震致人死亡情况分析
    李永强 李兆隆
    2016, 32(4):787-800.
    [摘要](1465) [HTML](0) [PDF 1.91 M](2194)
    摘要:
    搜集了鲁甸地震致人伤亡的详细资料,分析了导致人员死亡的原因、死亡人员的空间分布、年龄分布、性别占比、民族组成等。并与国内其它地震造成人员伤亡的情况进行了对比。本文还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和人员活动特点估算了夜间发震后人员死亡的数量,所得结果对进一步认识滇东北地区地震人员伤亡风险具有参考意义。
    23  《中国地震》第32卷(2016)总目录
    2016, 32(4):801-808.
    [摘要](1368) [HTML](0) [PDF 386.49 K](1802)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