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第34卷第2期文章目次

  • 显示方式:
  • 简洁模式
  • 摘要模式
  • 1  关于地震科学实验场的一些思考——地下云图
    陈颙 徐逸鹤 蔡辉腾 李稳
    2018, 34(2):165-171.
    [摘要](1774) [HTML](384) [PDF 778.48 K](2332)
    摘要:
    由中国地震局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地质调查局合作建立的地震预报研究实验场为中国早期地震工作的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地震预报实验场的多数预想目标未能达成,发展受到了阻碍。最近几年,实验场重新受到重视,并更名为“地震科学实验场”。结合目前地震学发展的前沿和防震减灾事业的实际需求,本文提出增加“地下云图”作为实验场的新方向。利用高重复性、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的气枪震源,持续激发地震信号,实现对地下介质速度变化的连续监测;结合背景噪声成像获得的高分辨率3维地壳结构,构建4维(三维空间+一维时间)地下结构成像。“地下云图”可以反映地下速度和应力变化,为全国范围的地震监测预测提供新的业务手段,推动地震预测从经验预测到物理预测的转换。
    2  中国近代地震学史纲要
    冯锐
    2018, 34(2):172-206.
    [摘要](1495) [HTML](772) [PDF 9.35 M](2976)
    摘要:
    随着西方科学在清朝末年的传入,中国近代地震学逐渐发展起来,可大体划分为与历史背景相关的3个阶段。1918年之前为第1阶段,辛亥革命推动了近代科学思想在中国的传播,出现了以中外传教士为主体的零散性地震研究;第2阶段以新文化运动为开端,中国科学社和专业学会出现,围绕海原地震开展了地震地质研究,取得了地震的救灾经验和深刻教训;国民政府期间为第3阶段,中央研究院和专业研究所建立,地震学进入以科研体制为依托的幼年发展阶段。其间,人员伤亡万人以上的大地震有3次,分别为1920年海原地震、1927年古浪地震和1933年叠溪地震。科学前辈们的艰苦奋斗为抗战胜利和民族独立做出了贡献。
    3  川滇地区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研究进展
    张艺 高原 赵镇岭
    2018, 34(2):207-218.
    [摘要](1421) [HTML](401) [PDF 2.06 M](2298)
    摘要:
    根据川滇地区已有的地震各向异性研究结果,利用体波、面波资料的结果,分析川滇地区不同构造尺度、不同深度的地震各向异性特征。对比不同方法研究川滇地区介质各向异性的特点,探讨了该地区的介质连续性及壳幔耦合状态。分析认为,地壳上地幔各向异性的差异表明,川滇地区具有复杂的地壳及上地幔形变机制。因此,对于川滇地区壳幔地震各向异性的深入理解,需在理论上和高密度数据资料基础上加强量化分析和综合研究。
    4  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一)
    杨立明 郝臻 王建军 张淑珍 姚家俊 董蕾
    2018, 34(2):219-233.
    [摘要](1524) [HTML](407) [PDF 7.53 M](1851)
    摘要:
    利用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资料,通过对汶川地震、玉树地震、青川地震等震例的反复对比研究,初步识别出可能存在的临震微波动。其特征表现为:①频谱范围较宽,优势频率集中在11~16Hz,频谱形态较为整齐;②在震前12~14天出现,有可能被震中距50km范围内的台站记录到;③可能具有方向性,其活动度变化显著的方位与发震断层、余震分布及震源位置较为一致。临震微波动可能与临震阶段震源区的预活动、微震动、微破裂或临震阶段相关活动构造微活动、微破裂、裂隙扩展等事件有关。
    5  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初步研究(二)
    杨立明 郝臻 王建军 张淑珍 姚家俊 董蕾
    2018, 34(2):234-243.
    [摘要](1352) [HTML](367) [PDF 4.75 M](1874)
    摘要:
    为了验证和检验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利用甘、青、川、滇、藏等区域台网200余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波形资料,建立了实时监控技术系统。通过对2012~2014年间青藏块体发生的24次5级以上地震及部分无震区域台站观测的全程实时跟踪、动态监控,检验和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和客观性,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频谱、时间、空间、方向性等特征,进一步得出了临震微波动现象可能与地震强度有关,且震级越大,震前出现持续临震微波动的可能性越大的结论。
    6  基于云计算的九分量噪声互相关函数计算及其在China Array密集台阵数据的应用
    李娜 王伟涛 王宝善
    2018, 34(2):244-257.
    [摘要](1720) [HTML](412) [PDF 3.08 M](2190)
    摘要:
    提出一种基于云计算的九分量噪声互相关函数的计算方法,可以利用弹性的云计算服务,实现海量噪声互相关函数计算的分解和加速。本文将此技术应用于“中国地震科学台阵探测——南北地震带北段”674个宽频带台站2014~2015年的三分量连续记录,获取了所有台站间的九分量噪声互相关函数。总体计算共完成了约22万条台站对路径上近14.9亿条单天互相关函数的计算,整体平均耗时约为10.2h,完成等量计算,传统计算模式需要耗时近6个月,基于云计算的NCF计算技术实现了近400倍的加速,并可以弹性地扩充。分析了所得九分量噪声互相关函数中瑞利面波的ZH振幅比,并与天然地震中瑞利面波的振幅比进行了比较,验证了计算结果的可靠性。基于云计算的噪声互相关函数计算方法,为利用现代计算技术处理海量数据提供了重要参考。
    7  马尼拉地震带海啸对广东沿海影响的数值研究——潮汐与海啸的非线性作用的影响
    曹永港 刘长建 刘同木 冯砚青 刘愉强 廖世智
    2018, 34(2):258-269.
    [摘要](1912) [HTML](514) [PDF 3.17 M](2512)
    摘要:
    基于COMCOT数值模型,建立了天文潮与海啸耦合数学模型,对日本“311”海啸进行了模拟验证。针对马尼拉地震带海啸,通过设计海啸震源的计算,分析广东省沿海海啸风险,从数值上得出了海啸引发的最大增水值以及海啸到达广东省沿岸的时间。
    8  利用福建爆破实验记录检验华南速度模型
    陈惠芳 康兰池 金星 林彬华 郭阳
    2018, 34(2):270-282.
    [摘要](1408) [HTML](313) [PDF 4.26 M](1775)
    摘要:
    基于2010~2012年“福建及台湾海峡地壳深部结构陆海联合探测”项目中18次爆破实验的准确发震时间、发震位置所确定的多震相走时数据,进行爆破震相特征分析,采用华南速度模型对单纯型、Hyposat、Hypo2000及Locsat等4种定位方法进行比较,得出最优定位方法。利用14炮爆破记录反演得到的速度模型与华南速度模型作比较,结果表明,反演模型的上地壳厚度小于华南模型的,下地壳厚度大于华南模型的,上地壳速度与华南模型的相当,下地壳速度大于华南模型的。利用本研究的反演结果对其他4次爆破进行重新定位,定位精度明显提高。
    9  利用祁连山主动源资料研究2016年门源6.4级地震前后波速变化
    邹锐 郭晓 张元生 秦满忠 颜文华
    2018, 34(2):283-292.
    [摘要](1547) [HTML](324) [PDF 5.00 M](1807)
    摘要:
    采用叠加、互相关、插值拟合等方法对祁连山气枪主动源台网数据进行处理,针对2016年1月21日青海门源6.4级地震前后气枪激发地震P波、S波震相的走时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前约6个月时,震中附近3个台站的相对走时出现下降变化(走时减少),至震前约3个月时低值异常恢复正常,之后再次出现走时下降变化,地震即发生于走时变化恢复过程中。S波走时变化最大下降幅度达18ms,震后走时变化逐渐恢复正常,且3个台站变化趋势较为一致,其中,距震中最近的台站的S波走时变化最明显(ZDY38台),较远台站的走时变化幅度较小,其变化特征与震源区位置有关。走时缩短意味着速度增加,可能与区域应力积累间存在一定的关系。
    10  2009年7月9日姚安MS6.0地震破裂方向性研究
    施春辉 何骁慧 倪四道
    2018, 34(2):293-302.
    [摘要](1737) [HTML](369) [PDF 3.85 M](1781)
    摘要:
    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云南姚安发生MS6.0地震。10日17:02、13日00:01又相继发生MS5.2、MS4.7地震。利用近震CAP方法反演震源机制解发现,此次地震震源破裂方式以走滑为主,主震震源机制解2个节面走向分别为203°、295°。已有的考察资料尚未显示活动,故难以确定实际发震面。为此,采用相对质心震中确定破裂方向性的方法,利用主震与参考地震之间的P波到时差和CAP反演输出的波形时移,计算得到姚安地震起始震中与质心震中间的差异,推断震源机制解中走向为295°的节面为实际发震面,并对定位误差、发震时刻不准确以及机制解差异等因素进行了分析,发现这些因素对确定发震断层影响不大。
    11  1833年云南嵩明8级地震震中区地震密集特征分析
    张哲 王健
    2018, 34(2):303-311.
    [摘要](1698) [HTML](790) [PDF 3.47 M](1814)
    摘要:
    1833年云南省昆明市嵩明杨林地区发生了1次强烈地震,震级被定为8级,这也是迄今为止云南省震级最大的地震。本文选取该地震震中一带为研究区(24.7°~25.5°N,102.3°~103.3°E),采用网格点密集值计算方法对研究区1966年以来仪器记录的地震进行了计算。根据地震密集等值线图确定研究区有2个地震密集区。通过不同的时窗分析了密集区内地震活动的时间分布特征。利用地震密集时空分布特征与历史强震间的关系,给出了1833年嵩明8级地震震中位置校正的建议。此外,还通过地震密集时空动态变化分析发现,21世纪以来研究区地震密集由NE逐渐向SW方向发展。该现象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区域应力的变化特征。
    12  基于多震相联合反演江苏地区一维速度模型研究
    李细兵 赵启光 朱峰 洪海春 王恒知
    2018, 34(2):312-321.
    [摘要](1422) [HTML](326) [PDF 2.55 M](1888)
    摘要:
    利用地震走时数据,采用联合反演方法获取了江苏地区的一维P波速度模型。与仅采用初至波走时的传统天然地震走时获取方法相比,该方法充分利用了大量存在的续至波参与反演,能有效改进中下地壳的反演能力。针对地震震相目录中常存在震相标识错误的问题,采用的自动判别筛选震相方法能最大限度提高数据走时的精度,可以对不同震相进行有效区分。与其他常用一维速度模型相比,本文反演的模型对Pg、Pn震相走时拟合效果最佳,残差最小。当所用走时数据拥有较高定位精度时,该反演方法能为研究区三维速度结构成像和地震定位提供较可靠的一维速度模型。
    13  安徽寿县丁家孤堆遗址自然变形遗迹的发现及特征初探
    姚大全 宫希成 郑海刚 赵朋 杨源源
    2018, 34(2):322-327.
    [摘要](1408) [HTML](410) [PDF 4.58 M](1649)
    摘要:
    古遗址、古墓地发掘过程中自然变形现象的识别研究是反演或充实最新构造变形历史记录的重要工作。地震部门会同文物考古部门对安徽寿县丁家孤堆遗址文化层进行宏、微观研究,发现了自然变形痕迹,其主要表现为文化层被砂脉穿切,初步研究显示为地震液化遗迹,发生时代处于龙山晚期至西周时期。研究有助于推动中国东部文化层中地震遗迹的识别。
    14  利用随机噪声研究华南地区瑞利波相速度特征
    周旻炜 周龙泉
    2018, 34(2):328-336.
    [摘要](1494) [HTML](335) [PDF 4.62 M](1797)
    摘要:
    基于2009~2010年国家、区域测震台网的387个宽频带台站数据,通过互相关方法提取到可靠的瑞利波经验格林函数,利用相位匹配滤波时频分析技术测量瑞利波相速度频散曲线,最后采用噪声层析成像方法获得了华南地区不同周期的瑞利波相速度分布图。结果显示,华南地区速度结构横向变化幅度较小,反映了华南地区作为一个整体较为稳定,与华南地区自晚中生代以来未发生过强烈构造活动的特征基本一致;虽然华南地区整个岩石圈速度结构较为均匀,但扬子块体西部、四川盆地与扬子块体东部、华夏块体间存在明显的速度差异,体现在周期为8~10s时华夏块体相速度大于扬子块体西部、川滇块体以及四川盆地,由于沉积层较厚四川盆地速度最低;周期为10~30s时华夏块体面波相速度大于扬子块体西部和四川盆地,而川滇块体速度最低;周期为35s时扬子块体、华夏块体、四川盆地的速度基本一致,且高于川滇块体,这与华南地区地壳厚度明显小于川滇块体的特征相符。
    15  2015年5月云南双柏ML4.1地震活动机理初探
    李涛 付虹 徐甫坤
    2018, 34(2):337-349.
    [摘要](1377) [HTML](350) [PDF 4.01 M](1812)
    摘要:
    2015年5月19日9时58分,云南双柏、峨山一带出现密集的小震活动,并于6月14日发生ML4.1地震,形成显著的震群事件。本文利用双差定位法对该震群进行精定位,结果显示,重新定位后震中分布优势方向更明显,主要沿绿汁江南段断裂呈NNE向分布,震源深度为6~12km,其中,又以8~10km最具优势。与原始数据相比,重定位后残差明显减小,走时残差平方和由原来的0.303s降为0.034s,震源位置估算误差在EW方向平均为0.21km,在NS方向平均为0.173km,在垂直方向平均为0.175km;利用广义极性振幅技术(GPAT)方法,计算得到了24个ML≥2.5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显示,此次震群的震源机制类型绝大部分表现为正断性质,与该区历史地震多为走滑的结果有所差异。结合震区附近的龙门水库蓄水水位和该震群的频度-震级关系分析认为,双柏震群活动与水库蓄水过程密切相关,该震群的发生是龙门水库水体载荷加载而引起正断层产生错动的结果。
    16  苏皖地区2次中强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及其形成机理分析
    缪阿丽 叶碧文 张艺 瞿旻 高力
    2018, 34(2):350-363.
    [摘要](1303) [HTML](336) [PDF 2.99 M](1689)
    摘要:
    归纳总结了安庆MS4.8地震、高邮-宝应MS4.9地震前出现的地下流体异常,并对其形成机理作了初步讨论。结果显示,这2次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比较相似。在时间进程上,都表现出中期趋势背景异常与短临异常的配套性特征。在空间分布上,中期趋势背景阶段,水位异常均表现为震中附近流体井水位呈趋势性转折上升,而震中外围流体井水位呈趋势性转折下降的特点。且转折上升的流体井在空间上的分布方位与地震的发震断层走向一致。在短临阶段,异常均表现为先向外迁移继而向震中靠拢的特点。水位在空间上的规律性分布可能受区域应力场作用以及区域构造格局所控制。
    17  两次4.0级地震前高邮台和盐城台地磁谐波振幅比异常分析
    李鸿宇 王维 袁桂平
    2018, 34(2):364-370.
    [摘要](1453) [HTML](320) [PDF 1.36 M](1614)
    摘要:
    使用江苏地区9个地磁台站2009年1月~2016年10月的分钟值数据,计算得到各台站的地磁谐波振幅比时间序列变化曲线。分析发现,2012年7月20日高邮4.9级地震、2016年10月20日射阳4.4级地震前,高邮台和盐城台地磁谐波振幅比YZHxYZHy分别出现了长短周期不同步的异常变化。其异常特征表现为:①异常的长期变化形态为“下降—转折—恢复”,在恢复过程中出现不同步现象,异常持续时间近3年,异常幅度为0.02~0.17;②YZHy向的异常幅度大于YZHx向,同时,2次地震主震的主压应力方向为EW向,存在异常幅度较大方向与主压应力方向一致的特点。
    18  辽宁阜新井水温破年变与加速下降原因分析
    王喜龙 贾晓东 王海燕 李彤霞 付聪 孔祥瑞 张琪 翟丽娜
    2018, 34(2):371-378.
    [摘要](1652) [HTML](504) [PDF 2.71 M](1761)
    摘要:
    阜新井水温于2015年8月出现破年变变化,至2016年3月水温出现加速下降现象,最大降幅达7.2‰℃,距水温井约16m处的体应变井辅助水位亦出现同步下降变化。通过对水温井观测系统、区域地质特征和周边环境等进行调查发现,水温井东北约1km处的新打深水井大量抽水可能是造成水温及水位下降变化的原因。将新井抽水时间与阜新井水温及其他前兆测项观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水温、体应变和钻孔水位等数据的变化与新打井在成因、空间、时间和强度上都存在明显的相关性。故阜新井水温及辅助水位同步变化为附近新井抽水干扰所致,排除为地震前兆异常的可能。
    19  菲律宾海板块西缘强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关系研究
    田韬 冯志生 祝涛 李鸿宇 王维 叶碧文
    2018, 34(2):379-384.
    [摘要](1486) [HTML](362) [PDF 1.14 M](1841)
    摘要:
    统计分析了1962~2016年菲律宾海板块与欧亚板块挤压带俯冲带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变化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研究时段菲律宾海板块西边缘带的25次强地震活动(MS≥7.5)有21次都发生在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上升期,表明该地区强地震活动与地球自转角加速度之间存在相关性,最后讨论了这种相关性可能的力学机理。
    20  《地震灾害》书评
    张培震
    2018, 34(2):385-386.
    [摘要](1256) [HTML](286) [PDF 250.44 K](1560)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