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年第34卷第4期文章目次
    全 选
    显示方式: |
    • >研究综述
    • 应力降研究进展综述

      2018, 34(4):591-605.

      摘要 (1807) HTML (1253) PDF 483.97 K (2978) 评论 (0) 收藏

      摘要: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关于应力降研究及应用的一些进展。对应力降定义及计算方法进行简要介绍,对地震应力降整体特征、应力降与地震大小、应力降与构造环境、应力降与序列类型等之间的关系进行简要综述,重点讨论了应力降在震后趋势判定中的可能应用,并对应力降计算结果的不确定性进行了初步讨论。应力降表征地震错动导致的位错面上的应力变化,其定义为地震前后初始应力σ0与终止应力σ1之差。地震应力降数值大多为零点几兆帕至数十兆帕,以10MPa以下的居多。应力降与震级、震源深度、构造环境、震源机制、序列类型等之间的关系复杂,对此,也存在诸多不同的认识。消除震级影响之后,地震序列应力降随时间持续升高的现象,对后续强余震有一定的时间指示意义。值得注意的是,诸多因素均会影响应力降的计算结果,数值实验结果显示,拐角频率、零频极限的综合误差对应力降计算结果影响显著,二者不确定性造成的应力降计算误差几乎完全覆盖余震应力降随时间的变化。

    • 天然地震识别与震相自动拾取技术进展

      2018, 34(4):606-620.

      摘要 (1555) HTML (573) PDF 3.30 M (213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震相拾取是地震数据处理过程中最基本的步骤之一。在传统的人工拾取技术不能满足庞大的地震数据处理需求的情况下,震相自动拾取技术从产生到发展至今经历了漫长的过程。本文回顾并总结了震相自动拾取技术的发展状况,重点介绍了长短时窗法、赤池准则法、模板匹配技术、基于自相关盲搜索的FAST法、S波偏振分析法、人工智能方法等,以及近年发展起来的多频率震相识别、全波形叠加、二次方自回归模型等方法,同时分析了每种方法的优势和局限性。

    • >研究论文
    • 匹配滤波方法研究2016年意大利中部MW6.0地震的余震迁移

      2018, 34(4):621-631.

      摘要 (1265) HTML (295) PDF 5.77 M (1758) 评论 (0) 收藏

      摘要:2016年8月24日意大利中部发生MW6.0地震,2个月之后,震中附近相继发生MW5.5、MW5.9、MW6.5地震。研究这几次较大地震间的相互触发作用及机制十分必要,然而在大地震之后传统地震目录通常缺失很多余震事件,缺失的余震事件包含着早期余震时空分布和迁移规律的信息,为完善余震目录本文利用匹配滤波方法对MW6.0地震后80天内的连续数据进行余震检测,得到了数十倍于模板数量的新检测事件,检测事件与模板事件组成的新余震目录完备震级为1.0,提高了地震目录的完备性。依据新余震目录进行余震时空分布研究,结果显示MW6.0、MW5.9、MW6.5地震的早期余震迁移规律不同。MW6.0地震的早期余震沿着断裂走向同时朝两侧迁移;而MW5.9、MW6.5地震的早期余震向南、北迁移表示出不对称的特征。通过拟合余震迁移前端发现,MW6.0、MW5.5地震的早期余震朝着随后较大地震的方向迁移,且较符合lgt的特征,表明余震迁移可能与慢滑动有关。

    • 川滇菱形块体中部现今构造应力场精确求解

      2018, 34(4):632-641.

      摘要 (1465) HTML (424) PDF 2.51 M (1716) 评论 (0) 收藏

      摘要:自Global CMT和前人文献中搜索了1973~2015年间的34条中小地震震源机制解并进行分析,根据震级对每个地震震源机制解进行加权处理,采用网格搜索法反演了川滇菱形块体中部区域现今构造应力场。结果表明,川滇菱形块体中部区域整体以走滑断层类型为主,而西部呈现正断层类型;整个区域应力场受到近NW向挤压,NE向拉张,应力形因子为0.1。该区域应力场主张应力轴方向近水平,表明有横向的拉张作用。较低的应力形因子表明几乎处于NW-SE向和垂直向的双轴挤压及NE-SW向拉张的应力状态。这种应力状态来源于2种动力作用:①在青藏高原物质东流和华南块体阻挡作用下呈现NW-SE向挤压和NE-SW向拉张的走滑应力状态;②印度板块缅甸弧对该地区深部的NEE向低角度俯冲作用导致浅部地壳物质具有NEE-SWW向的拉张分量。这2种动力的共同作用导致该地区既出现走滑型地震,又出现正断型地震。

    • 郯庐断裂带安徽明光段紫阳山探槽及其意义

      2018, 34(4):642-651.

      摘要 (1461) HTML (448) PDF 6.92 M (1731) 评论 (0) 收藏

      摘要:郯庐断裂带安徽省内段落属于该断裂带的南段,断裂构造复杂,总体上断层活动性要弱于断裂带的山东、江苏段。近年来笔者多次在苏皖交界地区开展野外地质地貌调查,发现淮河南北两侧的地形地貌存在较大差异。本研究以淮河以南的郯庐断裂带东支断裂明光段为探查重点,在明光紫阳山北侧跨断层开挖地质探槽。探槽(Tc1)显示断层表现为逆冲、张裂等活动形式,且断层向上延伸错动晚第四纪地层;结合年代样品测试结果,表明该段断层晚第四纪以来有较强的活动,最新活动时代可达晚更新世-全新世早期;探槽揭露的断层表现出多种活动形式,显示了明光段断层活动的多期次性和区域构造应力场的复杂性。

    • 云南小湾水库蓄水后P波速度结构的双差地震层析成像研究

      2018, 34(4):652-666.

      摘要 (1480) HTML (322) PDF 12.91 M (16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联合小湾水库库区及其附近11249个地震的P波绝对到时、相对到时数据,利用双差地震层析成像方法反演得到小湾水库蓄水后2008年12月16日~2011年6月30日和2011年7月1日~2016年12月31日2个时间段内库区及其附近的地震重定位结果和三维P波速度结构。结果表明,蓄水后黑惠江段和小湾水库回水澜沧江段地震的增多与水库蓄水有关。由于水体渗透导致孔隙压变化,并随着时间的推移孔隙压变化朝着更深的部位扩散,地震震源深度也随之向深部扩散,进而导致介质变化和P波速度降低。蓄水回水至澜沧江保山段后该区域地震增多,P波速度下降,库水渗透作用为主控因素,该区域地下一定深度的地质构造有利于库水的快速渗透。初步判定2015年10月30日云南昌宁MS5.1地震余震序列是与蓄水有关的柯街断裂上的构造地震。同时,也存在着与蓄水相关性不大的属于构造地震的活动,如云南施甸一带历来地震多发,施甸2010年6月1日ML4.8、2012年9月11日MS4.7地震序列均属于构造地震,与水库蓄水无关。

    • 新疆数字地震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的初步研究

      2018, 34(4):667-675.

      摘要 (1453) HTML (273) PDF 5.98 M (1681) 评论 (0) 收藏

      摘要:基于2009~2014年新疆测震台网数字地震记录资料,运用震级残差统计方法,选择16269个2.0 ≤ ML ≤ 5.4地震事件,共计获得了179561个单台记录;利用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选用3.6 ≤ ML ≤ 4.5的746个地震事件作为研究对象,对新疆数字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进行了研究。将得出的量规函数值进行对比后认为,现阶段使用的量规函数值在0~200km的震中距范围内偏小,导致此范围内台站测定的震级偏小;在200~800km的范围内,测算的震级值较稳定,偏差范围在±0.1的范围内;在400~800km震中距范围内,由最大地动位移衰减特性方法得出的量规函数偏小。由于目前各地震台站使用的地震计仪器响应不准确,造成量规函数偏小的原因有待用计量更加准确的台站仪器响应参数进行验证,以便得到更加精确的新疆台网地方性震级量规函数。

    • 全球浅源巨大地震序列统计特征

      2018, 34(4):676-694.

      摘要 (1379) HTML (354) PDF 4.84 M (16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系统研究了1976年以来全球58次MW ≥ 7.8浅源地震序列的统计特征。结果显示:①在58次巨大地震中,板间地震45次,板内地震13次,板内地震强度低于板间地震。②74.1%的板间地震为逆断层错动,61.5%的板内地震为走滑型错动。③58次地震序列中,82.8%为主-余型,17.2%为多震型;与5级以上地震序列不同,巨大地震没有孤立型,其余震比较活跃;板内地震中,多震型占7.7%,而板间地震中多震型占20%。④对于主-余型序列,75%的主震与最大余震的震级差为1.0~2.0级;震级差与主震震源错动类型有关,走滑型的震级差明显大于逆冲型;68%的最大余震发生在主震后3天内,其次为10天左右与1个月左右;49%的Dmax-aft(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不超过余震区长轴的1/3,31%的Dmax-aft为余震区尺度的1/3~1/2;最大余震的发生时间、最大余震震中与主震震中间的距离同主震断层错动类型间的关系不明显。⑤应用ETAS模型计算了46个序列参数后发现,b值、p值和a值均呈Beta分布,b值平均为1.164±0.211,p值平均为1.559±0.412,a值平均为1.673±0.911;p值和a值分布分散;对于不同的序列类型、震源错动类型及板内、板间地震,b值差异不显著;逆冲型序列p值明显大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板间地震序列a值明显小于板内地震;逆冲型序列a值明显小于走滑型和正断层型;这表明,与板内地震相比,板间地震具有较强的"余震激发余震"的能力;逆冲型破裂虽然会导致序列衰减较快,但触发次级余震的能力相对较强。⑥逆冲型巨大地震余震区长轴L的对数与主震震级MW间的拟合关系式为lgL =(-1.399±0.306)+(0.470±0.037)MW

    • 青海地区地震序列参数的早期特征研究

      2018, 34(4):695-703.

      摘要 (1292) HTML (337) PDF 4.09 M (168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采用时间序列的"传染型余震序列"(ETAS)模型系统估算了青海地区地震序列参数,并对地震序列的震后早期特征进行分析。采用"自然边界法"选取了2009年以来青海地区9个地震序列,利用"震级-序号"法确定了每个地震序列的完整性震级Mc,并对每个地震序列进行估算。研究表明,截止震级选取对地震序列参数的影响很大,在应用中需谨慎。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序列的主震震级间没有明显的关系,主震震级较大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可能较短;主震震级较小的地震序列,序列参数的稳定时间也可能较长。同一个地震序列,α值和p值的稳定时间与不同截止震级间也没有明显的对应关系。最后给出了研究区域地震序列参数的最长稳定时间和最短稳定时间。

    • 辽阳灯塔MS5.1地震震源深度分析

      2018, 34(4):704-712.

      摘要 (1499) HTML (344) PDF 2.30 M (1768)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不同震中距台站的记录采用入射角法、sPL-Pg等震相到时差,对辽宁地震台网记录采用单纯形法研究了辽阳灯塔5.1级地震的震源深度。结果表明,该地震震源深度应为14km,略大于目录给出的10km。利用四川松潘台、青海湟源台的远台记录也得到同样的结果。通过对辽宁1970年以来5.0级以上地震进行分析发现,辽宁地震的震源分布存在东西两侧偏深、中部偏浅、中部地区南浅北深的统计规律,灯塔地震震源深度符合该统计规律。

    • 2014年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异常特征

      2018, 34(4):713-719.

      摘要 (1386) HTML (313) PDF 3.93 M (1572)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2014年鲁甸MS6.5、景谷MS6.6地震前的长波辐射变化特征,应用功率谱相对变化法,以风云气象卫星长波辐射资料为基础数据,对上述2次地震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2次地震前短期内均存在明显的长波辐射相对功率谱异常变化,异常特征展布的边缘及走向与断层密切相关,震前短期内地震当年功率谱明显偏离其背景值及标准差,偏离持续时间约2个月,最大偏离差在7倍以上。2014年云南地区的这2次6级以上地震所表现出的长波辐射时空异常特征明显,易于识别,可为长波辐射资料用于该地区的地震监测提供震例经验。

    • 山西2015地壳速度模型研究

      2018, 34(4):720-730.

      摘要 (1495) HTML (318) PDF 3.61 M (2146) 评论 (0) 收藏

      摘要:针对山西测震台网缺少适合本地区地壳速度模型的现状,在前人工作成果的基础上,基于山西测震台网2009~2014年间产出的大量震相数据,采用"线性拟合"和"折合走时"法分别确定了模型参数中速度和深度的波动范围;利用Hyposat定位程序,使用46489组模型,分别批量定位76个地震事件,并选取残差最小的一组参数作为山西2015地壳速度模型;最后运用批量定位比较残差、PTD测定深度和人工爆破等3种方法对山西2015地壳速度模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在山西地区进行地震定位时,山西2015地壳速度模型相较于现有的修正J-B模型残差更小,精度更高,具有更好的适用性。

    • 内蒙古分区地壳速度模型的建立及应用分析

      2018, 34(4):731-744.

      摘要 (1414) HTML (349) PDF 7.02 M (16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内蒙古测震台网自"十五"数字化网络建成以来,一直使用华南速度模型。多年的大震速报和地震编目结果显示,华南速度模型不符合内蒙古地区的地质构造特征;2016年开始使用的内蒙古2015速度模型也不能完全满足内蒙古各区域地震定位的需求。本文对内蒙古地区2009~2016年记录的所有ML ≥ 3.0地震震相数据利用速度拟合和折合走时方法,反演适合内蒙古西部、东部、中部各区域的分区地壳速度结构模型,并对西部速度模型、东部速度模型、中部速度模型进行应用对比分析。各分区的地壳速度模型定位误差较小,可靠性和稳定性优势明显。

    • 1969年阳江MS6.4地震发震断层面参数的确定

      2018, 34(4):745-753.

      摘要 (1492) HTML (633) PDF 2.71 M (190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2010~2016年阳江地区小震资料,对围绕广东阳江6.4级地震发震构造的NEE走向平冈断层的西南段及NW走向的程村断层展布的密集地震,经双差定位方法重新进行震源位置的修定,获得了1411个精定位震源资料。依据成丛地震发生在断层附近的原则,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及高斯-牛顿算法相结合的方式,较精确地获得了2个断层面的详细参数:即平冈断层西南段走向258°、倾角85°、倾向NW,与6.4级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结果十分一致,断层长度约15km并穿过了其西南端海域抵达了对岸;程村断层走向331°、倾角88°、倾向NE,长度约28km,较已有结果更长、走向也朝NE向偏转了约15°。2条陡直断层近乎垂直相交于近海,在构造应力作用下均以走滑错动为主。

    • 精河MS6.6地震前地下流体异常特征分析

      2018, 34(4):754-764.

      摘要 (1390) HTML (311) PDF 3.71 M (1694)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2017年8月9日精河MS6.6地震周边地下流体异常进行了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距精河MS6.6地震震中400km范围内存在7项异常,异常持续时间具有阶段性的特点,以1~8个月的异常为主。异常在空间上分布不均一、不连续,异常出现时间与震中距间的关系不明显。部分异常形态特征具有明显的重现性。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分析认为,区域构造应力、应变的变化是异常出现的主要原因。

    • 2017年九寨沟7.0级地震前不同级别地震空区的演化过程分析

      2018, 34(4):765-771.

      摘要 (1520) HTML (345) PDF 4.44 M (1599) 评论 (0) 收藏

      摘要:结合传统地震学方法与数字地震学方法,回顾总结了日常分析预报中针对九寨沟7.0级地震开展的相关工作,梳理总结了地震前提出的甘东南地震异常信息,进一步讨论了九寨沟地震前中期、短期及临震异常特征。通过分析九寨沟7.0级地震之前区域范围内不同震级活动图像,发现甘青川交界地区5级空区在震前向震中一侧收缩、4级地震超长平静458天、3级空区在震前4天被打破的现象,同时发现,震中附近区域震源机制一致性较高,反映了震源区的高应力水平。

    • 九寨沟MS7.0地震的前兆异常时空演化特征及其分析

      2018, 34(4):772-780.

      摘要 (1378) HTML (307) PDF 4.33 M (1818) 评论 (0) 收藏

      摘要:以2017年8月8日九寨沟MS7.0地震震中为中心,对震前不同震中距前兆异常的时空演化过程进行分析。研究表明,震中距100km范围内无前兆异常,前兆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距100~500km范围内。震前2年新增前兆异常开始逐渐增多;不同震中距范围内的新增异常测项所占比例在震前1.5年左右达到最大,在震前又降低。在震中距300km范围内的异常测项所占比例相对较高。前兆异常时空演化过程存在3个不同的变化阶段,即α阶段(前兆异常的早期阶段,包括α1和α2,震前1000天以上)的异常主要分布在震中东北方向和西南方向,异常具有向外扩展的特征;β阶段(前兆异常的中期阶段,震前500~1000天)的异常表现为大范围出现异常;γ阶段(前兆异常的短期阶段,包括γ1和γ2,震前500天内)的异常分布在震中的东北方向,表现为远源区的异常向震中收缩过程(γ1)和近源区的异常向外扩展的过程(γ2)。通过与其他震例对比分析发现,前兆异常的3个阶段现象可能是大震前的共性特征,大震前前兆异常的显著增加对发震时间的预测具有一定的指示意义。

    • 湖北地区地震震源参数研究

      2018, 34(4):781-787.

      摘要 (1439) HTML (332) PDF 2.30 M (1775) 评论 (0) 收藏

      摘要:为了研究湖北地区地震震源参数特征,本文基于湖北数字地震台网记录到的S波观测振幅谱,通过遗传算法获得湖北地区的介质品质因子和台站场地响应,并在此基础上计算了湖北地区地震震源参数。结果显示,湖北地区介质品质因子Q值随频率f变化的关系式为Qf)=501.8·f0.309;对于大部分台站获得了与其岩石基底相符的场地响应,没有出现明显放大效应;地震震级与地震矩对数间呈线性关系,即lgM0=10.06+1.093ML;震源半径与应力降间呈双对数线性关系,即lg△σ=10.52-2.01lgr;地震矩与拐角频率间整体上呈反相关;地震矩与应力降间关系不显著。

    • 1936年天水南6级地震震害特征与发震构造

      2018, 34(4):788-799.

      摘要 (1376) HTML (822) PDF 3.01 M (1859) 评论 (0) 收藏

      摘要:通过对历史地震资料的系统收集整理、现场调查及烈度点评估等工作,对1936年天水南6级地震等震线重新进行了改绘,并对此次地震的震害特征、等震线特征及其与活动构造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此次地震极震区最大烈度为Ⅷ度,集中位于天水镇及其以北地区;NEE向的礼县-罗家堡断裂中东段基本与此次地震重破坏区长轴线重合,应为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由于受NWW向西秦岭北缘断裂带与NNW向六盘山断裂带2条区域深大断裂及北部黄土区的影响,低烈度等震线长轴方向逆时针旋转,地震动及烈度向北衰减变缓,地震等震线呈现明显的南北衰减不对称性。

    • 山东凫山断裂和峄山断裂的新活动时代研究

      2018, 34(4):800-808.

      摘要 (1428) HTML (819) PDF 7.90 M (174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历史资料和前人研究表明,462年山东省滕州西发生6 ½级地震。该地震震中附近有已探究发现的凫山断裂、峄山断裂和孙氏店断裂等。本文利用物探、钻探、形貌测量、地质考察和测年等多种手段,进一步鉴定凫山断裂和峄山断裂,得出前者最新活动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后者最新活动时代为中更新世早期。前人研究表明,462年滕州西地震烈度等震线近SN走向,因此,SN走向的峄山断裂和孙氏店断裂均可能是此次地震的发震断裂。

    • 环形带地震活动能量场分析方法

      2018, 34(4):809-817.

      摘要 (1394) HTML (281) PDF 1.79 M (1579) 评论 (0) 收藏

      摘要:将地震活动能量作为随机场,采用自然正交函数(或称经验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进行分析,计算单元取为环形,选择7级、6级地震作为样本,计算了这些7级、6级地震前环形带地震活动典型场的时间因子曲线。结果表明,选取的7级、6级地震震例震前环形带地震活动典型场的时间因子曲线明显出现了偏离正常变化的异常,异常出现时间大多在震前3年至临震时。环形带地震活动场分析方法还能够分析发生异常的空间分布情况。最后就环形带地震活动场分析方法的应用效果、参数选取以及应用于实际地震预测工作的有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 南北地震带北段6级以上地震前ML ≥ 3.0地震活动特征

      2018, 34(4):818-827.

      摘要 (1444) HTML (254) PDF 3.88 M (1592) 评论 (0) 收藏

      摘要:对1970年以来南北地震带北段6级以上地震前的ML ≥ 3.0地震活动特征进行了分析,讨论了平静或增强现象的特征,并结合主震震源机制解和区域活动性差异,对6级以上地震的平静现象进行较为深入的分析。结果表明,主震前震中区ML ≥ 3.0地震活动主要存在平静异常,各个区域的平静特征和时间有差异,震中区ML ≥ 3.0地震平静持续时间的长短与其主震前活动水平密切相关。

    • 高精度温度计在水温观测中的仪器稳定性分析

      2018, 34(4):828-836.

      摘要 (1304) HTML (310) PDF 2.36 M (1643) 评论 (0) 收藏

      摘要:利用宁波地震台水温10年来的单测项、6年来的同层比测资料,对高精度温度计的仪器短期和长期稳定性进行分析对比。研究发现仪器长期存在漂移现象,漂移量的大小与每套仪器的系统特性有关,但随着观测时间的延续,漂移量逐渐减少,认为该现象对地震前兆观测影响不大;短期稳定性存在不明原因的阶跃和脉冲现象,但次数不多,幅度不大,如果不是并行观测,较难判别。因此,在资料分析时要考虑仪器的这些问题。有时仪器短期非常稳定,数天至20天整点值为同一测值。

    • 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优化初探

      2018, 34(4):837-844.

      摘要 (1460) HTML (293) PDF 2.08 M (1585) 评论 (0) 收藏

      摘要:首先分析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布测现状及监测效能,继而依据跨断层流动形变测量规范及监测的可控性、均匀性、目的性以及监测场地监测效能等,结合该区域断裂活动及地震活动性研究结果,给出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监测场地拟优化布设结果。该优化布设结果消除了华北地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盲区,有助于提高该区跨断层流动形变网监测地震活动能力。

    • >总目次
    • 《中国地震》第34卷(2018年)总目次

      2018, 34(4):845-852.

      摘要 (1213) HTML (0) PDF 422.93 K (1619) 评论 (0) 收藏

      摘要: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