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7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新疆天山地区的波速比异常分析

      2016, 32(1):118-126.

      关键词:地震观测报告;多台和达法;波速比扰动值;天山地区
      摘要 (1798)HTML (0)PDF 514.44 K (2198)收藏

      摘要:收集整理了新疆地震台网2009~2014年的地震观测数据,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新疆天山地区中小地震的波速比及其背景值。为了突出异常变化,分析了研究区内的波速比扰动值变化,同时回溯了天山地区7次中强地震。结果表明: ①天山地区波速比的背景值为1.70左右,自2013年开始,波速比的低值异常主要集中在天山中东段及普昌断裂附近; ②2011~2013年研究区内4次MS5.0以上地震前,震中位置波速比扰动值多数处于低值状态; ③7次中强地震前,震中及其附近区域波速比低值的地震事件占相应时段内总事件的比率大于60%,研究区内中强地震前波速比呈低值状态较明显。

    • 用地震资料估算珊溪水库岩层孔隙度和饱和度

      2016, 32(4):627-641.

      关键词:珊溪水库孔隙度饱和度P波速度波速比
      摘要 (1438)HTML (0)PDF 2.76 M (1764)收藏

      摘要:本文首先从室内岩石力学实验数据出发,利用Biot-Gassmann方程和Pride模型建立的岩石骨架与岩石基质体积模量函数关系式求出珊溪水库区岩石基质模量和固结系数,然后分别利用联合地震波走时方程组和多台和达曲线求得P波速度和波速比,最后以流纹斑岩为例,计算了岩石饱和度、孔隙度,并分析了地震中造成的饱和度和孔隙度的变化。结果表明:①地震过程中岩石饱和度均大于99%,且大多为100%,即地震中岩石处于水饱和或接近水饱和状态,波速和波速比的变化主要由岩石孔隙度的变化引起。②珊溪水库震中区流纹斑岩孔隙度的上限值为6.6%~15.5%,下限值为3.6%~4.2%。下限值与地震前由实验室测得的孔隙度相近。如果实验室测得的流纹斑岩孔隙度是其初始值,则地震中岩石孔隙度增大了3.2%~12.09%。③2008年1月地震以后震中区岩石孔隙度逐渐闭合,直到2014年8月孔隙度开始迅速增大,9月15日起原震区再次发生一组新的地震活动,震群活动前岩石出现了扩容现象。

    • 河北及邻区平均波速比变化特征分析

      2016, 32(4):747-755.

      关键词:波速比异常中等地震预报效能
      摘要 (1349)HTML (0)PDF 2.11 M (2039)收藏

      摘要:用和达法计算河北及邻区地震波速比并按照不同震级不同窗口作滑动平均。通过对唐山地区波速比变化特征与中强地震对应关系的定性分析,发现ML ≥ 1.5地震波速比曲线与ML ≥ 4.0的地震对应较好,提出异常指标进行定量统计得到该区波速比异常与地震的对应关系和预报效能;按照同样的思路对河北另外3个地区进行分析,发现各分区波速比异常既有共性特征也有差异。

    • 单台多震和达法研究山西地区的波速比变化特征

      2015, 31(1):89-100.

      关键词:单台多震和达法波速比山西地区
      摘要 (2324)HTML (0)PDF 2.25 M (3398)收藏

      摘要:基于山西数字地震台网2001 年1 月~ 2014 年10 月ML≥2. 0 地震震相到时数据,利用单台多震和达法计算山西地区波速比,并结合2010 年3 次MS≥4. 5 地震探讨地震前后波速比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3 次地震前远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较早,为震前6 个月至1 年;而近台波速比异常出现时间相对较晚,为震前10 天至2 个月不等,因此可通过远台、近台所围限的范围来缩小地震预测地点。东山台计算结果表明,发震时刻残差大小会影响波速比变化细节,因此在实际应用中,应首先确定每个台站发震时刻的残差阈值,以确保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科学性和稳定性。

    • 首都圈中强震前波速比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2015, 31(4):688-697.

      关键词:波速比;多台和达法;时空演化;低值异常;首都圈地区
      摘要 (1810)HTML (0)PDF 575.33 K (2115)收藏

      摘要:选用首都圈测震台网观测报告,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首都圈地区2002~2014年小震波速比值,系统分析首都圈地区2002年以来中强地震前波速比的时空变化特征,探讨中强震孕震过程的前兆信息。为了保证多台波速比计算结果的精度及可靠性,对其计算条件进行了合理限制。计算结果表明,首都圈中强地震发生前,出现了多次波速比低值异常,在震源区附近存在显著的波速比低值异常区,发震地点多为异常区的边缘。

    • 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波速比计算及研究

      2013, 29(2):236-245.

      关键词:紫坪铺水库波速比地下介质
      摘要 (2636)HTML (0)PDF 675.65 K (4121)收藏

      摘要:利用多台和达法计算紫坪铺水库区域地震波速比,结果显示,紫坪铺水库西南区绝大多数的波速比值为1.6~1.8,平均值为1.74,波速比随时间的变化与地震的发生表现为正常-降低-发震的关系。水库西南区发震概率与水库蓄水相关性最为明显,该区域在蓄水高峰期都有地震增多的现象,且较大地震几乎均发生在水库卸载阶段,在此时段内的波速比值下降。水库西南区的平均波速比高于水库东北区的平均波速比,初步判断这与水库西南区的断裂构造分布及地下介质性质有关。

    • 新疆和静5.6级地震前波速比异常震例分析

      2011, 27(2):147-154.

      关键词:和静5.6级地震 波速比 天山中段 新疆
      摘要 (6244)HTML (0)PDF 1.20 M (5061)收藏

      摘要:利用新疆天山中段数字化地震波资料,采用多台和达法,计算了2008年8月30日和静5.6级地震前后波速比资料的变化情况。得到如下结果:①空间分布上,和静5.6级地震前,形成一个椭圆形低值异常区,且椭圆长半轴约70km,短半轴约65km,椭圆走向NE,和静5.6级地震则发生在该椭圆区域的西偏北部边缘; ②时间进程上,和静5.6级地震前出现大约10个月的波速比低值异常,震前一个月出现明显的高值突跳点,波速比形成正常-降低-高值突跳-发震的模式。计算过程中,波速比误差控制在0.05之内,相关系数达99.0%以上。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7条记录 跳转到GO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