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3,39(4):721-731
    [摘要] (167) [HTML] (171) [PDF 3.57 M] (310)
    摘要:
    以21世纪全球各具特色且最典型的6次大地震,尤其是巨大地震前后GNSS观测得到的地壳水平形变为重点,回顾探寻前兆形变,探索地震预测预报。6次地震为:2008年汶川8.0级、2010年智利8.8级、2011年东日本9.0级、2015年尼泊尔8.1级、2016年日本九州岛7.3级地震及2023年土耳其7.8级双震。地壳形变是物理问题,区域参考框架是利用GNSS连续观测研究前兆位移物理问题的基本前提,而同震水平位移是探寻前兆形变的关键现象。大震前震中及其附近既无明显的垂直位移积累,也无明显的水平剪切位移积累。大地震震中及其附近前兆水平位移主要有两种形态,水平位移达到峰值或为闭锁; 但近震中震前介质已非弹性,仅远场介质为弹性。GNSS观测结果表明震前震中主要为水平挤压,震时产生剪切破裂,这与岩石破裂实验结果一致,因此“压-剪”(弹性)回跳模型符合GNSS观测结果,但至今仅获得少数地震短临前兆形变观测结果。GNSS依然是探索地震预测的主要观测手段,但由于与地震断层破裂临界状态密切相关,利用各种观测技术探索地震断层破裂的临界现象,即地震短临前兆,是突破地震短临预报的关键,仍需要利用多学科各种观测技术。
    2023,39(4):732-741
    [摘要] (109) [HTML] (167) [PDF 1.99 M] (278)
    摘要:
    分别采用阈值法、速率变化法、趋势转折法和破年变法4种方法,对昭通地区全部地下流体观测资料进行预报效能R值定量计算。针对预报效能较好的测项,依据异常特征和水化学特征,并结合已有研究成果,对这些异常产生的孕震机理进行讨论。结果表明,昭通地区大多数流体异常的最佳预测时段在3个月以内,尤其是速率类异常和趋势转折类异常在出现转折后,具有较好的短临预测意义; 11个测项的预报效能R>R0,可作为滇东北地区日常跟踪的重点测项; 推断认为大多数异常属于大气降水产生的流体力作用诱发的浅层前兆异常。
    2023,39(4):742-750
    [摘要] (104) [HTML] (160) [PDF 1.19 M] (265)
    摘要:
    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对于提升地震巨灾应急能力、保障震后救灾秩序具有重要意义。应急管理新体制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之前应急协同主体多、成本高的问题,提高了应对复杂多变巨灾事件的能力,但仍在跨区域应急的指挥权归属、深度协同、应急协同研究的技术支撑等方面存在不足。本文在诠释地震巨灾应急协同机制内涵的基础上,以京津冀区域为例,剖析新体制下京津冀三地由于地域空间临近性、生命线工程依存性、经济发展一体性所共同面临的地震巨灾应急协同需求,梳理京津冀地震应急协同机制构建中上述三个关键性问题并提出解决思路,重点强调并展示了情景构建方法“风险-情景-任务-需求-协同”研究框架对化解关键性问题的重要性,可有效克服以往依靠部门间磨合缓慢提升协调和救援效果的弊端,提升未来地震巨灾应急管理工作效果,提高国家防灾减灾综合能力水平。
    2023,39(4):751-760
    [摘要] (74) [HTML] (159) [PDF 1.12 M] (291)
    摘要:
    基于标志的人机工程学原则,对GB/T24362—2009中地震公共信息图形标志的有效性进行测试评估,结合理解率、熟悉度、物理相符性、概念相符性的测试数据,评估本标准中的标志符号是否符合国际标准化组织(ISO)评估标准,重点分析该标准中高理解率标志和低理解率标志的影响因素,探讨物理相符性、概念相符性和熟悉度影响标志理解率(P<0.001)的机制机理。通过对测试数据的研究发现,物理相符性和熟悉度是影响标志理解率的最大因素,进而得出提升标志的有效性首先要提高标志图形的物理相符性、概念相符性和熟悉度的结论。最后结合人机工程学原则对GB/T24362—2009中的部分理解率较低的标志进行分析,提出了具体的改良设计建议。
    2023,39(4):761-773
    摘要: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信息技术与应急领域深度融合,为适应信息技术的更替,提高救援人员对信息的掌握能力,本文通过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探究适用于社会救援组织人员的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并进行指标权重计算。结果表明:社会救援组织人员的信息素养评估指标体系由灾害信息意识、灾害信息知识、灾害信息能力、灾害信息心理和灾害信息法律与道德5个维度和16个观测指标构成,指标体系的拟合度良好,具有较好的聚合效度和区分效度。利用该指标体系可以评估救援人员对信息的把握能力,对救援人员信息技术能力提升具有指导意义。
    2023,39(4):774-784
    [摘要] (64) [HTML] (147) [PDF 2.19 M] (259)
    摘要:
    人口数据是地震灾害人员伤亡评估的基础,准确的人口空间分布信息对提高应急灾情评估的准确度和开展高效的应急决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结合建筑物空间分布、POI(兴趣点)、路网与人口统计等数据,基于Spearman相关分析以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构建人口空间化模型,实现了人口统计数据基于规则格网的更为精确的可视化表达。结果表明:①建筑物空间分布能较好地反映人口的宏观分布特征,但是对于人口分布细节特征的刻画,则是以POI数据来反映人口的微观分布特征效果更为理想; ②受区域经济发展影响,人口分布具有明显的空间差异,由城镇向乡村区域递减的趋势明显,中心城区、周边城镇、偏远乡镇之间的人口密度差异巨大。基于建筑物与POI数据的人口模拟值与实际值的偏差较小,数据精度符合实际情况,可为灾情研判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
    2023,39(4):785-794
    [摘要] (81) [HTML] (156) [PDF 1.85 M] (255)
    摘要:
    结合机器学习算法最新研究进展,提出一种基于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的单体建筑物震害评估方法。以四川地区为例,通过改进遗传算法优化BP神经网络建立评估模型,输出评估区域内不同结构类型单体建筑物在各震害影响因素综合作用下的破坏等级,并通过实际算例分析对模型的有效性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快速、准确地评估单体建筑物震害情况。
    2023,39(4):795-809
    [摘要] (78) [HTML] (155) [PDF 2.63 M] (251)
    摘要:
    时程分析输入地震波的选取对长周期大跨度桥梁影响显著。本文基于规范目标谱,以MATLAB为依托,通过选取最优小波基并利用小波系数迭代法实现频域调整,使地震波反应谱不断逼近给定目标谱,最后结合相对误差和长周期拟合参数两个指标进行综合评价,选取适用于长周期大跨度桥梁的时程分析地震波,提出长周期桥梁全过程批量选波方法。将该方法应用于奉节长江大桥,与基于时域调整方法的Seismo Match选波软件对比选波效果,并将选波结果应用于背景桥梁的时程分析。结果表明,利用本文选波方法所得结构关键截面响应与软件选波所得响应在横桥向和竖桥向存在一定差异。本文方法可为长周期大跨度桥梁时程分析选波提供参考。
    2023,39(4):810-820
    [摘要] (87) [HTML] (161) [PDF 10.97 M] (242)
    摘要:
    使用基于机器学习构建的贵州西部多流域水库区地震目录和震相报告,采用波速比一致性约束的双差层析成像方法联合反演得到了该地区的地震位置和三维vpvsvp/vs结构。结果显示,研究区内的地壳速度结构具有明显的不均匀性,不同大地构造变形分区展现出不同的速度结构特征。在10km以上深度,横穿黔西中部NW向的威宁构造变形区显示出显著的低速异常条带,揭示了威宁—水城深大断裂带的影响深度和范围。受库区岩性和流体渗透的影响,0km深度的速度结构显示普遍的低波速和高波速比特征,包括夹岩、平寨、光照和马马崖水库区域。重定位后,地震的空间分布勾勒出大量隐伏断层的几何展布特征,结合三维速度结构,推测该区域的地震活动与水库周围的断层活化有关。
    2023,39(4):821-831
    [摘要] (90) [HTML] (152) [PDF 2.66 M] (287)
    摘要:
    断层运动方式与滑动速率是断层活动性研究和地震危险性判定的重要参数。本文基于山西断陷带多年积累的跨断层水准观测资料,在处理与重构的基础上采用断层活动性分析方法,基于构造分区给出各构造区主要断层现今运动特征。结果表明,山西断陷带主要断层在观测期内以继承性正断运动为主,各盆地断层运动特征具有显著差异,表现为南、北两段的垂直活动量明显大于中段,其中,忻定盆地累积变化量值最小。从断层垂直活动速率来看,五台山断裂、系舟山山前断裂、唐河断裂和霍山山前断裂跨断层测段活动速率明显低于全区水平; 受长期构造应力加载及区域中强地震影响,各时段断层运动也存在差异变化,下达枝、亭旨头、太原、广胜寺等部分跨断层测段表现出明显的断层逆继承运动、断层相对闭锁等特征。
    2023,39(4):832-844
    [摘要] (58) [HTML] (160) [PDF 8.44 M] (239)
    摘要:
    1936年4月1日广西灵山县平山镇东南罗阳山附近发生M6 3/4 地震,该地震是华南大陆自有地震记载以来发生的最大地震。本研究收集整理了灵山M6 3/4 地震的地质资料、活动断层探测最新成果等,选取适当的研究区域,利用随机振动有限断层模型计算区域内网格点的峰值加速度(PGA)及峰值速度(PGV)等参数,并且加入浅层横波速度结构V30s对地震动参数的影响,最终得到此次地震的地震动分布并分析了地震动特征。本研究将模拟结果与野外调查烈度数据和地震动衰减关系进行对比,结果显示模拟结果与调查烈度值和衰减关系在整体衰减特征、极震区的分布等方面均符合较好,模拟结果可为该地区未来地震危害性评估提供依据。本研究所使用的方法流程亦可应用于本地区地震烈度速报,为震后应急救援及决策指挥提供帮助。
    2023,39(4):845-856
    [摘要] (96) [HTML] (155) [PDF 5.94 M] (317)
    摘要:
    2022年泸定M6.8地震为近期川滇地区显著强震。本文基于Okubo平面矩形弹性位错理论,采用已有的由地震波反演获得的同震破裂模型,模拟研究了泸定M6.8地震产生的地表同震重力变化、垂直位移和水平位移。结果表明:①同震重力变化图像具有以发震断层为界,呈正、负四象限对称分布特征,与震前(2019年9月—2020年9月)实测重力变化图像和发震断层左旋走滑特征具有一致性,说明其孕震过程可用闭锁剪力模型来解释; ②在远场区域,同震垂直位移图像与重力变化图像类似,位错引起的介质密度变化效应大于地表垂直位移效应,而近场地表垂直位移效应大于介质密度变化效应,显示出负相关性; ③同震水平位移图像具有对称的四象限特征,与GNSS实测结果显示的变形特性一致。该结果可为地震前后重力、形变观测结果的解释提供依据,同时为强震孕育的机理研究提供线索,尤其为闭锁剪力孕震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新的实例依据。
    2023,39(4):857-867
    [摘要] (93) [HTML] (148) [PDF 5.06 M] (280)
    摘要:
    对比分析利用涡度距平法提出的2022年1月8日青海门源 MS6.9 地震震前射出长波辐射(OLR)短期异常分布和震后InSAR技术提取的门源地震同震形变空间分布,结果显示,震前红外辐射增强区与InSAR同震破裂形变区的空间位置基本吻合,扩展形式基本相似(同震破裂形变区分布在红外辐射异常区内部)。在震前的全国范围OLR空间分布上,仅青海德令哈—西宁—甘肃武威一带出现了呈“哑铃”状近WE向展布的OLR热辐射增强区,空间可辨识度高,OLR异常时空演化过程遵循了岩石应力加载破裂过程中的热异常规律,显示热异常变化与应力变化存在关联; InSAR技术提取的同震形变同样位于肃南—祁连断裂(俄堡段)、托莱山断裂和冷龙岭断裂的交汇区。InSAR同震形变结果揭示了地表形变以水平方向为主,断层运动具有典型的走滑变形特征。InSAR同震形变结果为红外遥感反映地震形变提供可检验的地质实体监测证据,验证了门源地震前辐射增强异常是地震构造地应力强度变化的遥感物理参量反映。
    2023,39(4):868-882
    [摘要] (62) [HTML] (150) [PDF 5.35 M] (239)
    摘要:
    对于MLMWPmB等自动速报中常用的震级测定方法,通过模拟2020年1月19新疆伽师6.4级地震和2021年5月21日云南漾濞中强震震群震级的准实时测定过程,分析这3种震级测定方法在震后不同时间产出的震级的准确度及产生震级偏差的原因。此外,通过计算2020年1月1日—2022年7月31日中国大陆发生的56个M4.5以上地震事件的MLMWPmB震级,分析这3种方法在中强震震级测定中的稳定性,比较不同测定方法在不同震级段的优劣及适用范围,得到以下几点认识:①使用转换公式将ML转换为M是造成震级偏差较大的重要原因,ML不应转换,其值可直接作为中强震自动速报的发布震级; ②对于密集发生的震群,MWPmB易受先前地震尾波或长周期信号的影响,震级偏大,且偏差较大,不宜用作地震自动速报的震级,使用ML更优; ③在4.5~5.5震级段应使用ML作为自动速报测定震级; 在5.5~6.5级区间,应使用MWPmB,其中MWP稳定性更强,测定用时更短; 对于6.5级以上的地震,应优先使用MWP
    2023,39(4):883-892
    [摘要] (78) [HTML] (158) [PDF 7.21 M] (341)
    摘要:
    近年来,四川长宁地区地震活动频繁,特别是2019年6月17日发生的长宁 MS6.0 地震造成长宁及周边地区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引起社会和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为探究长宁地区地震的发震构造和机理,利用双差定位方法对长宁 MS6.0 地震前后一年时间段内的地震进行重定位,并采用波形拟合方法获得了14次MS>4.0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综合分析了长宁地区地震活动的空间分布特征,获得以下主要认识:①2019年长宁 MS6.0 地震的发震构造为长宁背斜NW向的高倾角断层,地震序列的震源深度西深东浅,该地震是位于滑脱面之上先存断裂活化的构造地震事件; ②南部建武向斜地区地震活动频度高,且表现出丛集性的分布特征,推测与零散分布的页岩气开采活动密切相关; ③长宁地区南北2个区域地震活动的差异性受控于局部应力场方向的变化,北侧历史盐矿开采、南侧页岩气开采以及岩石介质物性的横向差异直接影响了地震的空间特征。
    2023,39(4):893-901
    [摘要] (88) [HTML] (142) [PDF 2.26 M] (261)
    摘要: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深度结果相差较大。为进一步确定宁强5.3级地震的震源深度,基于区域速度模型,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采用瑞利面波振幅谱和CAP深度误差函数联合反演,进一步测定了此次地震的矩心深度。结果显示:CAP方法得到的陕西宁强5.3级地震矩心深度约为12km,瑞利面波振幅谱测定的矩心深度为13km,结合引入的误差函数联合反演,最终确定陕西宁强5.3级地震的矩心深度为13km左右,表明此次地震仍属于发生于上地壳的地震。
    2023,39(4):902-912
    [摘要] (96) [HTML] (151) [PDF 12.45 M] (249)
    摘要:
    北京时间2023年8月6日2时33分山东德州市平原县(37.16°N,116.34°E)发生5.5级地震,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部署的预警试运行系统于震后7.5s产出首报预警结果。中国地震台网中心于震后2min发布自动速报结果,于震后10min发布正式速报结果,同时联合多家单位启动地震应急产品产出工作,共产出震源参数、历史地震、地震构造、震源机制、余震精定位、推测烈度和震源破裂过程等9类应急产品。结果显示,本次地震发生在林南断裂附近,震源机制解表明该地震为一次走滑型事件; 余震精定位结果显示余震展布呈近NEE向,与震中附近断裂方向一致; 烈度速报推测极震区烈度达Ⅷ度,区域面积约528km2,Ⅶ度及以上区域总面积约1694km2
    2023,39(4):913-921
    [摘要] (81) [HTML] (155) [PDF 2.52 M] (258)
    摘要:
    根据近三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汇总不同季度地震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损失情况。重点对2023年7—9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5.0级以上地震开展数据搜集、归纳整理和统计分析。通过对重大地震灾害及其伤亡情况进行分析,对比和总结近三年来同季度地震灾害活动情况,提出地震灾害应急避险及预防措施的重要性。
    2023,39(4):927-935
    摘要: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3,29(2):179-197
    [摘要] (7596) [HTML] (0) [PDF 813.00 K] (11049)
    摘要:
    地动仪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张衡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物质基础。张衡生活在东汉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观察异象、辨别凶吉"的朴素愿望是研制地动仪的原始动力。作者追溯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张衡的学术历程、地动仪的问世过程,分析了东汉早期的地震活动、古代的地震观念和灵台科学活动的特点。指出地动仪的研制起步于公元128年,张衡基于感性认识升华出两个地震概念——地震的位置可按方位判断、地震和地裂必须加以区别,这使地动仪的研制有了明确的技术追求。仪器制作上,张衡崇尚"制器尚象"的原则。地动仪的测震原理模仿了悬挂物(即天然验震器)对地震的反应,技术实现上借鉴了门闩类的触发机构,还通过龙首吐丸的方式留下了发生地震的物质证据,这3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成就了公元132年地动仪的问世和134年的成功验震,构成他科技创新的完整内容。地动仪的发明深化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当时的东汉及其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1,27(2):113-125
    [摘要] (10332) [HTML] (0) [PDF 258.80 K] (11035)
    摘要:
    通过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前兆波的研究与地震预测实践的进展情况,分析利用地震前兆波进行地震预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及其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分别对前兆波及其定义、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基本依据、前兆波观测技术概述、前兆波的地震预测意义进行了探讨。文中定义了地震前兆波,以固体均匀弹性中的介质点波动方程和大量震例总结的前兆波阶段性特征,说明利用地震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文中阐述了前兆波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改变目前的被动观测状况、对观测目标区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短期和临震前兆进行主动观测的科学思路; 应强化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利用前兆波携带的信息研究震源及其附近地区的介质参数变化,对实现短临地震预测是有意义的。
    2011,27(2):207-214
    [摘要] (9671) [HTML] (0) [PDF 543.57 K] (8520)
    摘要: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S 4.8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震级MW=4.1,节面I走向角16°、倾角74°、滑移角120°; 节面II走向131°,倾角33°,滑移角30°; 震源深度为3km。两个节面的走向与震中附近的宿松-枞阳断裂的走向相差较大,加之前人的地质考察结果显示,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地震活动性较弱,故认为宿松-枞阳断裂是安庆MS 4.8地震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小,本次地震很可能是北北东向的隐伏断层活动的结果。
    2014,30(2):289-297
    [摘要] (6393) [HTML] (0) [PDF 1.39 M] (8474)
    摘要:
    鉴于三维各向异性介质(TTI、单斜等)正演模拟在计算量与内存上的巨大消耗以及标准交错网格机制波场插值带来的数值频散,本文采用二维三分量Lebedev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TTI 介质进行波场模拟,利用二维介质便可得到3 个相互垂直分量的弹性波场,并利用余弦相似度将其与完全三维正演波场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模拟精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避免了插值误差,能够精确反映地震波在二维观测平面内的运动学特征,并且平面内质点的偏振速度、振幅能量与三维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模拟占用的计算机资源却只相当于三维模拟中的一个二维剖面,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各向异性介质数值模拟方法。
    2011,27(2):155-164
    [摘要] (7907) [HTML] (0) [PDF 747.86 K] (8341)
    摘要: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 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 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 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 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2011,27(1):29-38
    [摘要] (6194) [HTML] (0) [PDF 190.86 K] (8205)
    摘要:
    本文基于从简单到复杂的各向同性点源模型、质心矩张量模型、有限矩张量模型和有限震源滑动分布模型4 种震源运动学模型,概述了相应的研究进展。
    2011,27(2):126-135
    [摘要] (7573) [HTML] (0) [PDF 1.08 M] (7969)
    摘要:
    罗云山山前断裂带位于山西临汾盆地西侧,控制着盆地的西界。对罗云山山前断裂带8条冲沟的阶地测量资料的研究表明:该断裂带冲沟发育T1~T5五级阶地。T1阶地拔沟3m左右,T2阶地拔沟8~10m,T3阶地拔沟20m左右,T4阶地拔沟30m左右,T5阶地拔沟40~50m。阶地测年数据及断错地貌调查表明:罗云山山前断裂带在晚第四纪以来有过多次活动。晚更新世中晚期以来阶地的抬升速率为0.41mm/a,全新世以来抬升速率为0.75mm/a。罗云山山前断裂带冲沟阶地从晚更新世中晚期到全新世抬升速率有逐渐增大的趋势,反映该断裂带自晚第四纪以来构造抬升作用逐渐加强,这与临汾盆地从晚更新世晚期到全新世沉降速率也有增大的趋势比较一致。
    2012,28(4):335-350
    [摘要] (5273) [HTML] (0) [PDF 940.33 K] (7488)
    摘要:
    地表松散的浅层结构是造成地震场地作用、加剧强震破坏的主要因素。通过探测了解浅层结构是评估场地作用、进行场地分类、预防和减轻地震灾害的重要环节。地震噪声随时随地存在,其能量分布在很宽的频带范围内,故近几年地震噪声探测被广泛应用于深层和浅层结构研究。在地表浅层结构研究中,相对于主动源探测,利用地震噪声可以比较廉价地实现较深范围的探测,并适用于更多的场地。本文将概述地震噪声浅层探测的数据采集方式和几种常用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其最近几年的发展趋势。
    2011,27(3):215-225
    [摘要] (8541) [HTML] (0) [PDF 1.47 M] (7277)
    摘要:
    利用成都、昆明遥测数字地震波形记录资料,研究大量小震震源机制解和视应力值,分析了区域应力场动态和视应力值的时-空分布。给出川青地块平均应力场方位的时间变化。川青地块平均主应力场的方位在汶川8.0级地震前出现明显扰动,同时,地块力轴张量的倾角变化也很明显。得出2006~2007年川青块体逆冲型地震比例偏高,汶川8.0级地震前区域中小地震震源错动类型发生变化的结果,与区域地形变的分析结果是一致的。根据地震波形全波段计算辐射能量,求得的视应力σapp值揭示区域视应力值的微动态起伏过程与区域主压应力场方位的转折类似,可用于地块蕴震物理过程的探索。从汶川8.0级地震前的中短期视应力σapp值的空间分布看,震中所在的龙门山断裂带是低应力分布区,而相对高视应力则分布在外围地区。这些图像可能揭示了汶川8.0级地震前中短期发震构造附近呈现的闭锁现象。
    2011,27(3):226-234
    [摘要] (7966) [HTML] (0) [PDF 1.15 M] (6376)
    摘要:
    本文利用福建地震台网25个宽频带台站的噪声记录提取瑞利波和勒夫波频散曲线反演地壳波速结构,并利用爆破观测结果对该速度模型进行检验。结果表明:利用该方法得到的地壳波速结构在浅部分辨率较好,深部波速结构的反演结果精度较低,这主要是由于本文所选台站间距较小,提取得到的面波频散曲线在短周期部分精度较高,而长周期部分面波频散曲线的偏差较大。综合噪声反演结果与传统反演结果,本文最终给出了一个新的速度模型,利用该模型计算得到的理论走时与爆破观测走时具有很好的一致性。
    2011,27(1):1-13
    [摘要] (6265) [HTML] (0) [PDF 402.10 K] (5404)
    摘要:
    对地震台记录到的长时间的地球背景噪声进行互相关处理,得到的互相关函数可以近似地表征这两个台站之间的格林函数,这种数据处理方法被称为背景噪声干涉。近年来,背景噪声干涉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有了长足进展,并被广泛用于地下波速结构及其演化规律的研究。本文首先简单介绍了背景噪声干涉研究的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而重点介绍了针对噪声源性质、互相关函数的波形到时和振幅特性的应用研究。通过对这三个方面研究的回顾,分析总结了该研究领域的新进展及需要解决的问题,并对背景噪声干涉研究的新特点进行了分析和展望。
    2011,27(3):235-247
    [摘要] (8530) [HTML] (0) [PDF 3.01 M] (5367)
    摘要:
    根据布设在乌鲁木齐市活断层探测区内的流动宽频带地震台阵,结合区域地震台网的走时数据,利用3种不同的定位方法对新疆天山东北部地区(E85°30'~88°30',N43°00'~44°40')2004年8月至2005年8月发生的599个地震进行了重新定位。通过比较不同方法的结果合理性,确定了适合于当地震源精定位的程序,并改善了一维地壳速度模型。结果表明:联合使用流动地震台阵和区域台网的资料,显著提高了研究区的地震定位能力,精定位后震中分布图像更加集中,展示出了天山东北部地区更为明显的与活动构造相关的条带状地震活动分布图像,除了一些与已知断层相关的地震事件外,还发现一些有待证实的活断层。
    2014,30(2):143-150
    [摘要] (4505) [HTML] (0) [PDF 1.51 M] (5241)
    摘要:
    首先介绍了2014 年2 月12 日新疆于田MS7. 3 地震的区域构造背景与断裂活动情况;然后分析了此次MS7. 3 地震震中位置以及周边历史地震震源机制特征,认为2014 年2 月12 日于田MS7. 3 地震发生在阿什库勒断裂东支上,2014 年MS7. 3 地震和2008 年MS7. 3 地震是阿尔金断裂带南端尾部向西南方向延伸,由左旋走滑为主逐渐转变为拉张作用为主的过程中,在阿什库勒断裂带不同位置发生的2 次地震,它们存在着相同的力源作用,2008 年MS7. 3 地震对2014 年MS7. 3 地震的发生有促进作用;最后利用分层地壳模型计算了2008 年MS7. 3 地震对2014 年MS7. 3地震的库仑应力作用,结果同样显示2008 年MS7. 3 地震促进了2014 年MS7. 3 地震的发生。
    2013,29(4):399-410
    [摘要] (5412) [HTML] (0) [PDF 1.31 M] (5052)
    摘要:
    针对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研究中的信噪比、震源可重复性和波速精确测量等关键问题,利用大容量气枪震源,构建了一套高性能的主动探测技术系统,该系统包括气枪震源激发和信号接收,并在河北、云南和新疆等地的内陆水库和人工水体等不同激发环境,开展了探索性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①气枪震源激发频率低,能量强,具有高度的可重复性、可通过叠加提高信噪比、探测距离大、绿色环保等特征,是一种理想的低频震源;②该探测技术系统操作简单,易控制,自动化程度高,探测精度高,能观测到固体潮引起的连续变化,可应用于区域尺度地下介质动态变化监测和开展4D 地震学研究;③气枪震源激发产生的信号震相丰富,有较强的S波,为研究地壳介质特性、应力分布及其动态变化等提供了新的技术路线。
    2011,27(3):290-299
    [摘要] (7928) [HTML] (0) [PDF 3.66 M] (4916)
    摘要:
    舒曼谐振异常现象与地震活动性有较好的相关性,舒曼谐振异常现象可能与地震电离层扰动有关,是岩石层-大气层-电离层耦合的重要体现之一。本文详细介绍了云南舒曼谐振地震前兆观测台的系统结构和仪器参数,以及统计分析和震例分析的结果。永胜台观测数据显示2011年3月10日云南盈江M5.8级地震震前3天By分量出现舒曼异常,2011年1月23日临沧东部M4.0级地震震前2天By分量出现舒曼异常; 通海台观测的By分量频谱分析结果显示,2011年5月22日红河州M4.2级地震当日前3阶谐振频率对应谱密度出现强烈扰动。研究表明,舒曼谐振地震前兆监测是一种可行的监测手段。
    2011,27(3):260-267
    [摘要] (8692) [HTML] (0) [PDF 927.79 K] (4885)
    摘要:
    在大地震的孕育和发生过程中,沿断裂带的应力-应变状态与断裂带周围微震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震前沿构造断裂带附近地震活动的能量释放更能反映地震孕育的动态过程。本文采用自然正交函数展开方法,讨论了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结果表明,在汶川8.0级地震前,沿龙门山断裂带能量场的几个主要特征值对应的典型场的时间因子出现非常明显的短期上升变化,可能是该次地震短期异常信息。通过对比分析1976年唐山地震等震例认为,研究沿活动断裂带地震活动能量场的时间变化,可以对地震中长期判断有较大危险性的活动断裂区进行有目的的重点监测和预测。
    2013,29(1):157-167
    [摘要] (3974) [HTML] (0) [PDF 1.62 M] (4883)
    摘要:
    采用伪魏格纳-维勒分布对静日和扰日的地磁场Z分量数据进行时频分析,结果表明周期为6~24h的静日变化在静日和扰日的各个台站都存在;而2~6h部分既受外源场影响,也反映了区域信息,表现出感应磁场和地壳磁场的特征。采用平滑伪魏格纳-维勒分布对汶川8.0级地震前各台的Z分量数据进行时频分析,结果显示震中附近的地磁台站在震前记录到了周期约为4.4h的异常信号,其振幅随震中距增大而减小。
    2013,29(2):276-283
    [摘要] (3944) [HTML] (0) [PDF 133.56 K] (4789)
    摘要:
    整理和讨论了朝鲜王朝时期(1392~1910年)主要历史文献《朝鲜王朝实录》、《承政院日记》和《日省录》中有关中国地震的史料。新增1483年12月30日(明成化十九年十二月初一)北京地震和1810年黑龙江省宁古塔(宁安)地震。提出清康熙二十四年乙丑春(1685年)北京顺义地震的佐证。
    2012,28(2):133-143
    [摘要] (4715) [HTML] (0) [PDF 1.26 M] (4779)
    摘要:
    给出了一种3分量地震数据偏振分析的技术,并将其应用到人工地震勘探信号的提取中。该技术基于时域算法,通过对协方差矩阵的本征分析,在滑动时间窗内计算偏振特性,由偏振椭圆导出表征质点运动的各种属性,并利用质点运动的特征构建偏振滤波器。本文对3分量合成地震记录和野外探测实验的实际3分量记录进行偏振分析研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偏振滤波,有效地提高了信噪比。
    2012,28(2):154-166
    [摘要] (3223) [HTML] (0) [PDF 1.64 M] (4725)
    摘要:
    对岩石受单轴压缩损伤过程中的声发射和超声波波速进行了同步测量,对比分析了声发射和波速随损伤过程的变化规律。研究表明,岩石损伤过程可分成几个阶段,不同阶段声发射和声波波速变化呈现不同特征;利用超声波波速的相对变化能够稳定可靠地鉴别岩石的"加载强化"与"加载弱化";声发射b值对裂隙的非稳定扩展更加敏感,可以作为岩石失稳预警参数;岩石声发射和波速都对损伤具有记忆性,重复加载下的声发射和超声波波速变化可提供更丰富的岩石损伤状态信息。

期刊信息

    主管:中国地震局

    主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主编 :王海涛
  • 电话:010-68586811/6881/6897                   /6987
  • 邮箱:erc_c_cea@sina.com

  •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
  • 邮编 :100045
  • 国际标准刊号 :100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 :11-2008/P
  • 定价:¥160.00/年

微信公众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