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Y - JOUR ID - TI - 自贡-隆昌地区地震重新定位及P波速度结构研究 AU - 张致伟 AU - 程万正 AU - 吴朋 AU - 宫悦 AU - 陈文康 AU - 许艳 AU - 周秀忠 VL - 29 IS - 1 PB - SP - 37 EP - 47 PY - JF - 中国地震 JA - UR - http://zgdz.eq-j.cn/zgdz/home?file_no=20130104&flag=1 KW - 自贡-隆昌地区;加压注水;双差定位;联合反演;速度结构; KW - Zigong and Longchang area; Injection pressure; Double-difference; Algorithm simultaneous inversion; Velocity structure AB - 基于2007年1月~2010年8月自贡地方数字测震台网和流动台站记录的地震观测报告,对自贡-隆昌地区开展了地震精定位和速度结构反演两方面的研究工作,并结合研究区地震活动时间序列及注水井(家33井)的加压数据,探讨了注水区域及邻区地震震源深度分布、P波速度结构特征及其与家33井加压注水的关系。定位结果显示:地震的空间丛集性更加明显,集中分布在自贡(A区)、富顺-隆昌交界(B区)及隆昌(C区)等3个区域。其中距家33井西侧约20km的A区地震呈NNE向长轴展布,震源深度主要分布在5~15km;B、C区域内的地震则沿NW向长轴展布,家33井所在的B区绝大多数地震的震源深度在2~6km,即家33井的注水层位附近,呈现由NW至SE的铲形特征,并逐渐变深;位于家33井东南方向约15km的C区,地震震源深度相对B区较深,优势深度在8~15km。分析认为,A区地震活动与家33井加压注水无关,而B、C区域的地震活动却明显受到加压注水的影响。P波速度结构显示:在3km深的注水层位附近,区域B、A之间形成了1条近NS走向的高、低波速过渡带,B区地壳介质的P波速度明显高于A区,其原因是家33井出现容腔饱和,使该区地下介质具有较高含水饱和度引起的。 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