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海峡西南部深地震探测剖面Pg波走时层析成像
CSTR:
作者:
中图分类号:

P315

基金项目:

福建省地震局科技基金项目(SF201420)资助


Seismic tomography in deep seismic exploration profile of the southwestern Taiwan strait from Pg wave travel time
Author:
  • 摘要
  • | |
  • 访问统计
  • |
  • 参考文献 [19]
  • |
  • 相似文献
  • | | |
  • 文章评论
    摘要:

    采用走时有限差分层析成像方法,利用2014年在台湾海峡西南部区域得到的3条海域测线的Pg波资料,获得了沿探测剖面沉积层上地壳基底的速度结构、基底形态和埋深。3条剖面基底深度为1.5~4.2km。基底埋深虽有一定变化,但仅在局部地区起伏较明显,显示了断裂或凹陷在上部地壳内的结构特征。通过和台湾海峡地质构造区划进行对比,反演得到的基底结构特征与地震剖面穿过区域的地质构造比较吻合,本次走时层析成像结果也为后续深部结构的反演提供了可靠的浅层速度信息。

    Abstract:

    The Pg travel time picked from three sea area lines,which were completed in southwestern Taiwan Strait in 2014,were used to reconstruct basement velocity structure,topoqraphy and depth of upper crust along the profile by means of finite difference layer imaging of travel time. The minimum and maximum basement depths of three profiles are between 1.5km and 4.2km. Although there are some changes in basement depth,the fluctuation is obvious only in the local area,which shows the structure of fracture or depression in the upper crust. By comparison with geological structure zonation of the Taiwan Strait,it shows no more difference between the basement structure which is obtained from inversion and the geological structure of the seismic profile across this area. The travel time tomography results also provide reliable shallow layer velocity information for follow-up inversion of the deep structure.

    参考文献
    丁祥焕、王耀东、叶盛基等,1999,福建东南沿海活动断裂与地震,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
    龚云,2012,福建东南沿海地区三维形变场监测及动力学机制研究,博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
    黄昭、王善雄,2006,台湾海峡滨海断裂带的构造特征与活动性,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26(3),16~22。
    李学杰、张以诚、冯志强等,2008,台湾海峡地形地质特征及其通道工程选线,科技导报,26(22),80~87。
    刘盛东、李承华,2000,地震走时层析成像算法与比较,中国矿业大学学报,29(2),211~214。
    任隽,2012,渭河盆地深部地壳结构探测与盆地构造研究,博士论文,西安:长安大学。
    滕吉文、王夫运、赵文智等,2008,鄂尔多斯盆地上地壳速度分布与沉积建造和结晶基底起伏的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学报,51(6),1753~1766。
    王椿镛、张先康、丁志峰等,1997,大别造山带上部地壳结构有限差分层析成像,地球物理学报,40(4),495~510。
    王笋、谢志招、张艺峰等,2015,晋江外海沉积层上地壳速度结构的二维层析成像,地球物理学进展,30(1),106~110。
    熊绍柏、刘宏兵、王有学等,2002,华南上地壳速度分布与基底、盖层构造研究,地球物理学报,45(6),784~794。
    徐朝繁、沈繁銮、牟光迅等,2008,琼东北及雷州半岛深地震测深剖面Pg 波资料处理结果——用地震波前成像和射线数分布分析法,地球物理学进展,23(3),694~704。
    杨文采,1989,地球物理反演和地震层析成像,北京:科学出版社。
    杨肖琪、宋文隆、陈承惠,1996,台湾海峡地质构造特征,台湾海峡,15(2),127~136。
    于更新,2006,有限差分模拟走时波场的地震层析成像方法与应用研究,硕士论文,北京:中国地质大学。
    闫培、张艺峰、李普春等,2015,台湾海峡深地震探测:HX9测线实验及初步成果,中国地震,31(1),27~35。
    詹文欢、孙宗勋、唐诚,2004,华南滨海断裂带及其对台湾海峡地震活动的控制作用,热带海洋学报,23(4),19~24。
    朱金芳、谢志招、曲国胜等,2008,闽南地区城市活动构造与地震,北京:科学出版社。
    Nolet G著,王椿铺、吴远宁、李幼铭等编译,1989,地震层析成象及应用,北京:学术书刊出版社。
    Hole J A,1992,Nonlinear high-resolution three-dimensional seismic travel time tomography,Geophys Res,135,6553~6562.
    相似文献
    引证文献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
    分享到微博
    发 布
引用本文

闫培,张艺峰,刘善虎,李普春,王笋.台湾海峡西南部深地震探测剖面Pg波走时层析成像[J].中国地震,2016,32(4):685-694

复制
分享
文章指标
  • 点击次数:1554
  • 下载次数: 2432
  • HTML阅读次数: 0
  • 引用次数: 0
历史
  • 收稿日期:2016-04-15
  • 最后修改日期:2016-09-29
  • 在线发布日期: 2017-07-19
文章二维码
您是第2858836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5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请使用 Firefox、Chrome、IE10、IE11、360极速模式、搜狗极速模式、QQ极速模式等浏览器,其他浏览器不建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