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24,40(3):517-531
    摘要:
    基于1970—2021年中国大陆地震目录、地震序列目录和历史地震震源机制资料,构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训练、检验特征样本数据集,将地震序列标签分为多震型、主余型、孤立型三类。采用特征递归消除-随机森林(RFE-RF)机器学习算法建立地震特征参数和地震序列类型之间的非线性映射关系,对震后3个不同时间节点的地震序列类型进行早期预测,并对特征重要性进行讨论。结果显示,数据预处理方法对模型分类性能有重要影响,同类样本中位值补齐缺失特征并采用随机重采样方法预处理可达到较高的分类预测效果。对分类结果的交叉检验结果显示,在震后1天,三类样本的总体报准率可达0.93。考察模型最优特征子集随时间的变化可见,在地震刚发生时(即缺乏地震序列资料数据的情况下),相对于传统的历史地震序列类比,主震震源机制相关参数以及主震震源机制P轴方位相对于附近区域应力场的偏差等相关参数具有更大的分类贡献率。随着震后时间的延长,序列相关特征成为地震序列类型判定的主要因素。在震后3天,在可能已发生最大余震的地震序列数据集中,主震与最大余震震级差成为判定地震序列类型的关键因素。相较于单一的随机森林(RF)模型,RFE-RF模型的在震后1天测试集中报准率提高了0.41,能够更有效地对地震序列类型加以区分。
    2024,40(3):532-550
    摘要:
    为考察震后早期阶段混合模型的优势及实际预测效能,提升震后早期强余震时空预测的准确性,构建可操作的地震预测研究工作模型基础,选择能够较好反映震后空间应力分布的库仑应力变化和反映余震序列衰减且拟合效果较好的ETAS模型,构建Coulomb-ETAS混合模型。此模型依据强余震大多发生在应力加载区的实际情况,利用混合模型学习期间加载区事件的发生比例,将预测率从抑制区重新分配到加载区。以2021—2022年发生的云南漾濞6.5级、青海玛多7.4级、青海门源6.9级和四川泸定6.8级4次6.0级以上强震为例,对构建的混合模型进行检验和评估,并与单一的ETAS模型、C-RS模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3个模型在震后早期阶段对强余震均表现出相对较好的预测效果,呈现出与实际结果类似的衰减特性,仅有较少的预测失效现象。在频次滑动预测上,ETAS和Coulomb-ETAS模型优于C-RS模型,统计模型优势相对比较显著; 在空间发生率预测上,Coulomb-ETAS模型优于ETAS模型,认为库仑应力分布的混合模型能够降低虚报率,进而提高空间预测的准确性。因此,从4次震例上看,该混合模型优于单一的统计模型和物理模型,能够较好地适用于主震后的强余震时空预测,也可为开展多个模型混合及强余震预测之外的地震预测业务应用场景提供参考。
    2024,40(3):551-562
    摘要:
    2024年1月23日新疆乌什发生7.1级地震,震中位于2024年度全国地震重点危险区和新疆地震局划定的年度危险区内,震前做了较好的中、短期预测。本文总结了地震前出现的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观测等异常: ①震前地震活动性存在b值、震源一致性、地震平静、条带、增强、高频等异常,长、中、短期异常预测效果均较好; ②地球物理观测震前存在洞体应变、地倾斜、基岩温度、温泉氢气、井流量、地磁等异常,中短期异常较为显著,时、空、强三要素对应较好。综合分析认为,乌什7.1级地震前,地震活动和地球物理定点观测中短期异常突出,对时、空、强均有较好的预测,地球物理观测在震前存在大幅度异常变化,异常具有逐渐向震中逼近的过程。根据异常变化,新疆地震局及时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上报震情,此次地震取得了减灾实效。
    2024,40(3):563-572
    摘要:
    重力观测是三峡水库地区地震监测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系统分析了三峡重力网的空间覆盖范围、空间分辨力以及重力变化观测精度,结合现有重力变化异常空间范围和量级与地震震级之间经验指标,对三峡重力网的地震监测能力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三峡重力网在空间分辨力和观测精度方面均达到了4级以上地震的监测要求,空间覆盖范围介于5级地震重力变化异常场范围经验指标的上、下限之间,因此重力网对于4~5级地震具有较好的监测能力,但对于监测5级以上地震存在无法获取重力变化异常完整形态的可能。此外,三峡水库水位变化引起的重力效应对重力观测具有明显的影响,在计算水位变化重力效应时,应采用与重力观测数据相同时刻的水位数据。
    2024,40(3):573-585
    摘要: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1年5月22日青海省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发生7.4级地震,震中位于青藏高原中部的巴颜喀拉块体,不同于其他7级地震往往多发生在块体边界带上,此次地震是发生于巴颜喀拉块体内部区域的一次强震。本次典型块体内部大地震的发生意味着块体的相互作用加剧,引起了学者们广泛关注。本文利用GNSS和Sentinel-1 InSAR数据获取了玛多地震的同震形变场,并以此为约束,选用弹性半无限位错模型,反演了玛多地震的同震位错分布。升、降轨InSAR同震形变场显示玛多地震造成了显著的地表形变,升轨最大LOS向位移达1.1m,降轨最大LOS向位移达0.9m。研究结果表明,该地震造成了明显的长度约160km的地表破裂。断层面位错分布反演结果显示,发震断层由主断层和分支断层组成,主断层倾向北,倾角85°,平均滑动角-11.25°,分支断层倾向南,倾角68°,平均滑动角-11.39°。同震优势滑动分布区域主要分布在地下0~17km深度范围,最大滑动量约为4.34m,位于断层东侧东草阿龙段,反演得到的矩震级为MW7.4。发震断层破裂多个凹凸体,且该地震是一次不对称的双侧破裂事件。综合地球物理及地质资料分析认为,主发震断裂为靠近巴颜喀拉块体北边界的昆仑山口—江错断裂。震中区域形变结果显示,此次玛多地震增强了巴颜喀拉块体在东北部地区挤压应力积累的特征,表现在东昆仑断裂玛沁段应力有所增加,值得后续深入研究和关注。
    2024,40(3):586-601
    摘要:
    2022年6月1日,四川省芦山县发生6.1级地震,四川地震预警台网成功处理并产出了本次地震预警结果。本文针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JEEW和EEW两套地震预警系统的预警处理能力及减灾效能进行分析。融合决策系统将多套地震预警系统产出的预警处理结果进行融合选优后,在震后6s对外发布了第1次地震警报。与正式地震目录对比,第1次地震警报的震中位置偏差2.4km,震级偏差1.4级。第1次地震警报的盲区半径为12.3km,并且向盲区以外,地震烈度为Ⅶ、Ⅵ度的预警有效获益区提供了0~6s的预警时间,减灾效能显著。利用此次地震,从观测数据质量、地震预警参数和预警效能等方面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对四川地震预警台网部署的地震预警系统进行优化升级,进一步提升地震预警能力和发挥减灾效能。
    2024,40(3):602-616
    摘要:
    采用CAP方法得到滇西北地区2013年1月—2022年5月259次3级以上地震震源机制解,采用阻尼参数方法反演应力场,并结合漾濞 MS6.4 地震震群对滇西北地区震源机制特征进行分析与讨论。结果显示: ①滇西北地区震源机制多为走滑类型,部分为正断型,震源深度较浅,大多为高倾角地震; P轴方向自北向南显示为NNW向、NW和NE向,表现出顺时针偏转趋势,P轴、T轴均有较小的倾伏角,地震震源应力作用以水平为主。②滇西北地区应力场类型以走滑型为主; 研究区北部德钦—中甸断裂附近为拉张型,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W向,该区域受到了强烈的拉张作用; 东北部大理—丽江断裂附近有走滑型和拉张型分布,拉张型在西南侧,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NW向; 大理地区红河断裂附近为走滑型和过渡型,主压应力轴方向为NNW近NS和NNE向; 区域西南瑞丽—保山腾冲地区应力场为走滑型,主压应力轴方向主要为NE向。整体上,主压应力轴自北向南呈顺时针旋转,在大理地区红河断裂附近顺时针旋转显著转变,由NNW逐渐转变为NNE。③维西—乔后断裂附近多次5级以上地震发震构造存在相同特征,即发震构造均为维西—乔后西侧隐伏断裂或者次生断裂,2022年震源机制变化或许和断裂附近应力变化调整有关,分析认为应进一步研究和重视该区中强地震活动。
    2024,40(3):617-629
    摘要:
    泥火山在新疆北天山地区有广泛的分布,泥火山活动时可将大量深层有价值的信息带到地表,通过跟踪分析其活动特征和喷涌物化学组分变化,为区域中强地震预测提供可靠依据。本文首先介绍新疆北天山地区泥火山分布及活动特征,简述泥火山监测的发展历程: 连续监测方式由1990年的喷涌“脉冲”记录,到2011年的视频实时监控,再到2023年实现了特定气体流量的连续在线监测。总结周边300km范围内天山中段发生的9次5级和4次6级地震震例发现,泥火山异常活动特征为“背景值—上升—转折—下降—背景值”的时间进程变化,异常开始距发震时间为6~12个月,地震多发生在转折后,可将其作为天山中段中强震震情跟踪的中期指标; 泥火山喷涌物中的地球化学组分为高值异常,离子(F-、CO32-等)可作为中强震震情跟踪的短期指标,逸出气体(CH4、Rn等)可作为中期指标。最后,利用新源—和静6.6级、呼图壁6.2级和精河6.6级3个地震回顾了乌苏艾其沟等泥火山在震情跟踪中的实际应用情况。
    2024,40(3):630-646
    摘要:
    腾冲火山是中国规模较大的新生代火山群之一,壳内岩浆活动情况一直广受关注。为探讨腾冲火山区的深部构造特征,基于腾冲火山区(24°40'N~25°30'N,98°15'E~98°45'E)11个固定台站和1个喜马拉雅Ⅰ期流动台站记录的600多个远震波形三分量数据,提取时间域P波接收函数,利用接收函数Pms波分裂到时方差最小法计算腾冲火山区地壳各向异性参数。引入去除混响滤波器消除沉积层对接收函数的影响,采用适用于地壳各向异性介质的接收函数H-κ-c 方法,计算地壳厚度、波速比和泊松比。结果显示,腾冲火山区地壳各向异性慢波延时在0.1~0.5s之间,平均延时为0.27s,该区的地壳各向异性可能主要来自中上地壳,各台站快波偏振方向以NE-SW向、近N-S向为主,与主要的断层、最大压应力方向一致。地壳厚度在 35.5~39.5km 之间,波速比在1.71~1.9之间,泊松比在0.24~0.308之间,该区具有高泊松比值特征。结合前人的研究结果,认为地壳泊松比最大的两个区域,即腾冲—沙坝台一带、马站—民振台一带下方可能存在岩浆囊,地热活动强烈的热海和热水塘地区,热量可能横向来自其他区域,热海台附近的热能可能来源于其东侧,热水塘台附近的热能可能来源于其东北侧和西侧。腾冲地区不同台站地壳平均泊松比的差异主要受壳内岩浆囊和火山喷发活动的影响。
    2024,40(3):647-661
    摘要:
    在收集整理四川泸定 MS6.8 地震现场调查资料的基础上,对比九寨沟 MS7.0 地震,分析房屋震害特征和人员伤亡情况。结果表明,相较九寨沟地震,四川泸定 MS6.8 地震灾区房屋震害更为严重,遇难人数更多,主要原因是房屋抗震能力不足、选址不合理以及地质灾害较为发育等。灾区房屋结构类型主要有钢混结构、砖混结构、穿斗木结构、石木结构、砖木结构、土木结构等6类。对房屋平均震害指数和易损性曲线的分析表明,未设防的砖混结构、简易结构房屋抗震能力弱,震害比其他结构房屋严重; 而人员死亡主要由地震地质灾害造成,集中在高烈度区和地质灾害易发区,死亡人员以中老年为主,人员死亡率与地震烈度、人口密度有明显相关性。灾区房屋破坏及人员伤亡具有高山峡谷地区的震害特征。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为进一步研究该类地区的地震灾害风险研究提供参考。
    2024,40(3):662-668
    摘要:
    以2018—2022年发生在中国大陆具有显著影响的38个真实震例为对象,采用三种地震致人死亡评估模型对各地震事件的死亡人数进行评估,并与真实的地震死亡人数进行对比; 评估模型包括基于两种烈度估算模型和一种震害矩阵类模型。结果表明: 对于本研究选取的近5年的震例中,基于房屋破坏情况估算模型的准确性最高; 单纯基于人口密度的估算模型准确性次之,其在未造成人员死亡的地震中,评估结果偏差较大。
    2024,40(3):669-677
    摘要:
    井下地震观测能够避开地表的各种干扰,有效提高地震观测信号的信噪比。井下宽带地震计的安装方位角可以是任意方位的,需要通过对比地表标准地震计的安装方位来进行校正。本文提出一种窄带滤波优选检测方法,同时计算两台地震计NS方向和EW方向的相对方位角和相关系数,通过优选相对方位角度差不大于1.2°且相关系数大于0.995的计算结果进行平均计算,可以快速得到两台宽带地震计之间的相对安装方位角。通过对河南睢县地震台和内蒙古伊春地震台安装现场记录的地震信号和地球脉动信号进行对比,验证了窄带滤波优选检测方法是可行的。该方法的优点是可以用一晚的记录数据来计算得到两台地震计之间的相对方位角,该方法可用于井下宽带地震计安装时的方位校正,也可以用于地表地震计之间对齐误差的测试。
    2024,40(3):678-689
    摘要:
    实时计算并快速得到破坏性地震断层破裂分布范围可及时向潜在破坏区发出预警信息,为大震预警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基于我国发生的5个重大破坏性地震的强震观测数据,利用Fisher线性判别方法,拟合出能够有效将台站记录进行分类的线性判别函数。应用该方法对2008年汶川地震断层破裂面积进行模拟计算,持续更新震后5~74s断层破裂面积,反演得到的断层破裂分布区域与野外地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通过对实际震例测试分析表明,该方法反演的结果能够较准确地覆盖断层破裂区域,震后快速计算的断层破裂分布区域能够为地震预警及后续的烈度速报产出结果进行实时修正。
    2024,40(3):690-699
    摘要:
    2015年3月14日安徽阜阳发生4.3级地震,对蒙城台、周口台、嘉山台3个台站2013—2016年地电场优势方位角进行计算和分析,结果显示: 该地震前5个月,距离震中较近的蒙城台、周口台地电场优势方位角出现了准同步的明显偏转,异常持续近8个月,地震后4个月内蒙城台、周口台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恢复到背景水平; 通过对比发现,蒙城台地电场谐波中NS向周期小于4.8h的振幅在震前出现明显增大变化,可能与该地震的孕育和发生相关; 嘉山台震中距较远,地电场优势方位角未发现明显的异常。
    2024,40(3):700-708
    摘要:
    利用2008年1月1日—2021年12月31日发生在蒙冀辽交界地区的472个地震的P波初动符号资料,应用综合震源机制解法获得了蒙冀辽交界地区0.25°×0.25°精细应力场,所得应力场结果基本覆盖整个蒙冀辽交界地区。应力场反演结果显示: ①蒙冀地区受拉张应力体系作用,主压应力场为东向,源自青藏高原东北边缘的强烈挤压作用。综合震源机制解类型主要为正断层和走滑型,P轴整体呈NE、NNE向,T轴整体呈NW或NNW方向,与前人研究该区域活动构造运动和地块受拉张和裂陷作用相符合。②蒙辽交界地区P波矛盾比较大,震源机制界面较为散乱,蒙辽或冀辽交界地区辽宁一侧震源机制解以逆断层为主,辽南地区震源机制以正断性质为主。
    2024,40(3):709-717
    摘要:
    为满足应急管理新体制下,各级地震应急管理部门对地震应急响应服务的新要求,基于互联网、云计算、开源数据库和开源GIS等一系列新技术与平台,中国地震台网中心建设了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新一代地震应急快速响应技术系统集地震触发、应急响应级别判定、震害损失快速评估、应急产品产出和应急产品服务于一体,实现了从触发到服务的地震应急业务全链条自动化,提升了地震应急响应的服务质量和水平。该系统采用国、省两级部署,在近些年的地震应急处置中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显著提升了全国地震应急技术支撑能力。
    2024,40(3):718-726
    摘要:
    在收集整理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2021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的基础上,对2024年4—6月地震活动情况进行分析总结。选取中国台湾地区、秘鲁和印尼爪哇岛以南海域三地在本季度先后发生的三次地震作为灾害性地震和典型地震,进行重点分析和特点的整理归纳。分析了地震分布情况、活动特点以及地震造成的灾害和影响,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快速检索
    过刊检索
    全选反选导出
    显示模式:
    2013,29(2):179-197
    [摘要] (7933) [HTML] (0) [PDF 813.00 K] (29170)
    摘要:
    地动仪的诞生有着深厚的历史背景,本文旨在探讨张衡科学思想的形成过程和物质基础。张衡生活在东汉文化发展的顶峰时期,"观察异象、辨别凶吉"的朴素愿望是研制地动仪的原始动力。作者追溯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张衡的学术历程、地动仪的问世过程,分析了东汉早期的地震活动、古代的地震观念和灵台科学活动的特点。指出地动仪的研制起步于公元128年,张衡基于感性认识升华出两个地震概念——地震的位置可按方位判断、地震和地裂必须加以区别,这使地动仪的研制有了明确的技术追求。仪器制作上,张衡崇尚"制器尚象"的原则。地动仪的测震原理模仿了悬挂物(即天然验震器)对地震的反应,技术实现上借鉴了门闩类的触发机构,还通过龙首吐丸的方式留下了发生地震的物质证据,这3个关键问题的解决成就了公元132年地动仪的问世和134年的成功验震,构成他科技创新的完整内容。地动仪的发明深化了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对当时的东汉及其后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2011,27(2):113-125
    [摘要] (10543) [HTML] (0) [PDF 258.80 K] (27963)
    摘要:
    通过回顾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地震前兆波的研究与地震预测实践的进展情况,分析利用地震前兆波进行地震预测研究所取得的一些有意义的进展及其在科学上面临的困难,分别对前兆波及其定义、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基本依据、前兆波观测技术概述、前兆波的地震预测意义进行了探讨。文中定义了地震前兆波,以固体均匀弹性中的介质点波动方程和大量震例总结的前兆波阶段性特征,说明利用地震前兆波预测大地震事件具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文中阐述了前兆波观测技术的发展要求,并提出了改变目前的被动观测状况、对观测目标区域发生破坏性地震的短期和临震前兆进行主动观测的科学思路; 应强化对地震震源区的观测,利用前兆波携带的信息研究震源及其附近地区的介质参数变化,对实现短临地震预测是有意义的。
    2011,27(2):207-214
    [摘要] (9794) [HTML] (0) [PDF 543.57 K] (25378)
    摘要:
    利用CAP方法反演了2011年1月19日安庆MS 4.8地震震源机制解。反演得到震级MW=4.1,节面I走向角16°、倾角74°、滑移角120°; 节面II走向131°,倾角33°,滑移角30°; 震源深度为3km。两个节面的走向与震中附近的宿松-枞阳断裂的走向相差较大,加之前人的地质考察结果显示,该断裂晚第四纪以来地震活动性较弱,故认为宿松-枞阳断裂是安庆MS 4.8地震发震构造的可能性较小,本次地震很可能是北北东向的隐伏断层活动的结果。
    2011,27(2):155-164
    [摘要] (8037) [HTML] (0) [PDF 747.86 K] (25066)
    摘要:
    国家地震速报备份系统的自动实时处理系统能够在地震发生后几分钟之内自动确定出地震的3要素。分析2009年1月~2010年10月的自动定位结果后发现,282个4级以上地震的自动定位结果与中国地震台网中心(CENC)的人机交互速报结果(CC)匹配; 70%的地震震级误差≤0.3; 69%的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20km,73%的国外地震的震源水平位置定位误差≤50km; 国内及周边地区地震的平均速报时间为3.5min,国外地震平均为11.1min,该系统速报速度明显高于人机交互速报速度。全球6级以上地震中有284个的定位结果与欧洲-地中海地震学中心(EMSC)的实时定位结果匹配,其中49%的地震震级误差≤0.3; 73%的地震水平误差不超过50km,68%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50km,对于震源深度大于300km的深源地震,90%的地震震源深度误差不超过50km。另对未匹配及误差较大的地震事件进行了进一步的分析。
    2014,30(2):289-297
    [摘要] (6526) [HTML] (0) [PDF 1.39 M] (25014)
    摘要:
    鉴于三维各向异性介质(TTI、单斜等)正演模拟在计算量与内存上的巨大消耗以及标准交错网格机制波场插值带来的数值频散,本文采用二维三分量Lebedev 交错网格有限差分方法对TTI 介质进行波场模拟,利用二维介质便可得到3 个相互垂直分量的弹性波场,并利用余弦相似度将其与完全三维正演波场进行对比,分析了该方法的模拟精度。对比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避免了插值误差,能够精确反映地震波在二维观测平面内的运动学特征,并且平面内质点的偏振速度、振幅能量与三维结果具有较高的相似度,而模拟占用的计算机资源却只相当于三维模拟中的一个二维剖面,是一种高效、准确的各向异性介质数值模拟方法。
    2024,40(2):503-509
    [摘要] (92) [HTML] (16285) [PDF 2.64 M] (16765)
    摘要:
    基于中国地震台网发布的2021年以来全球5.0级以上地震数据,以季度为单位进行统计分析,重点对2024年1—3月发生的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的典型地震事件开展数据分析、整理、归纳等工作,对地震造成的灾害及其影响进行汇总,并分析本季度地震活动及灾害损失的特点,为相关研究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2024,40(2):326-335
    [摘要] (77) [HTML] (16174) [PDF 1.60 M] (16684)
    摘要:
    如何提高超大型城市地震巨灾应对能力,是我国现阶段地震应急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微观分析情景要素及其相互作用的基础上,利用知识元模型构建震害情景。为解决地震巨灾情景中信息的不确定性问题,建立模糊规则来匹配不确定信息,判断情景推演的结果及可能性。最后进行案例分析,将震后情景划分为5个应急响应阶段,通过情景推演实现地震巨灾应急任务的生成,验证了该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和实用性,同时也为应急能力评估提供参考。
    2024,40(2):336-343
    [摘要] (56) [HTML] (16205) [PDF 409.49 K] (16397)
    摘要:
    防震减灾是公共安全的重要内容,是新安全格局的有机组成部分,其主要制度由《防震减灾法》予以规定。近年来,我国着力构建新安全格局,逐步完善大安全大应急框架,防震减灾工作发生一系列重大的理念创新和体制机制变革。现行法律已实施十余年,在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能力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着与新理念衔接不畅、部分内容滞后于实践、一些规定操作困难、法律责任偏轻等问题,不能很好地满足当前需要。研究认为应通过贯彻风险管理和社会治理理念、回应社会需求和体制机制改革要求、补充空缺制度和加强涉外条款、提升法治要素含量和提高违法成本,及时修改完善《防震减灾法》,不断提高新安全格局下公共安全治理水平和防震减灾能力。
    2024,40(2):355-367
    [摘要] (61) [HTML] (16105) [PDF 4.81 M] (16385)
    摘要:
    为快速评估地震直接经济损失,针对我国西部地区,尝试采用随机森林机器学习回归算法,以1993—2017年震害数据为基础,结合各年份经济数据与抗震设计数据,经特征选择与参数优化后,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在减少模型输入特征的情况下,优化后的随机森林模型可得到更优的评估结果。通过删除含有缺失特征样本的数据预处理方法,评估模型的决定系数R2达到0.86,优于中值补齐缺失特征数据预处理下的评估模型,更适用于地震直接经济损失的评估。实例验证表明该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经济损失有较好的一致性,可为抗震救灾提供决策支持。
    2024,40(2):304-312
    [摘要] (92) [HTML] (16122) [PDF 402.15 K] (16376)
    摘要:
    地震巨灾保险一直是我国地震灾害风险共担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基于2023年1月26日四川泸定5.6级地震问卷调查数据,探索居民风险感知对巨灾保险需求的影响,以期改善地震巨灾保险具体推广路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存在地震经历、心理恐慌程度、地震保险认知这三种风险感知因子对地震巨灾保险需求产生正向影响。此外,附加政府补贴政策的巨灾保险产品,更容易得到居民的认可。因此,我国巨灾保险的推广,尤其是在地震多发区,要坚持长期普及和灾时宣传相结合的策略。在当前的地震保险推广过程中,仍然需要继续实行附加政府补贴的政策,将有利于我国巨灾保险的健康发展。
    2024,40(2):378-388
    [摘要] (100) [HTML] (16081) [PDF 5.77 M] (16318)
    摘要:
    为深度剖析2023年山东平原M5.5地震对周围区域的影响,首先结合不同震源机制结果确定了本次地震的震源机制中心解: 节面Ⅰ走向124.02°、倾角72.37°、滑动角-19.54°,节面 Ⅱ 走向220.16°、倾角71.41°、滑动角-161.36°,该地震的震源机制与当地的应力场较为符合,是在当地构造应力场作用下的一次正常能量释放,并且节面 Ⅱ 的相对剪应力和正应力的结果比节面 Ⅰ 更容易破裂,再结合该地震断层走向判断节面 Ⅱ 为本次地震的发震断层面。然后基于本次地震的破裂模型及均匀弹性半空间模型,计算此次地震对周围地区产生的地表同震位移场及水平应变场,发现震中北侧和南侧的物质向外涌出,而西侧的物质涌入震中,在发震断层附近呈现明显的走滑机制; 震中南北两侧隆升,西侧沉降; 震中西侧的面应变分布呈现压缩,南北侧呈现伸张。最后计算该地震在周围主要活动断层上产生的库伦应力变化,结果表明平原M5.5地震对沧东断裂北段、聊城—兰考断裂北段、高唐断裂、徐黑西断裂和埕西—丰二庄断裂的库伦应力变化不明显,对齐河—广饶断裂西段和临邑断裂的最大应力卸载量达到了千Pa量级,对夏口断裂和陵县—阳信断裂的库伦应力最大增加量达到百Pa量级,对沧东断裂中段的库伦应力最大增加量和卸载量均达到千Pa量级,应注意沧东断裂中段库伦应力变化较高区域的地震活动性。
    2024,40(2):295-303
    [摘要] (175) [HTML] (16139) [PDF 4.14 M] (16292)
    摘要:
    为验证和检验强震临震微波动现象及其主要特征,利用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西藏等区域台网200余个宽频带数字地震台站的实时波形资料和实时跟踪监控技术系统,对 2019—2022年间青藏高原发生的44次5级以上地震进行全程实时跟踪及动态监控,进一步检验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重现性和客观性,验证了临震微波动现象的频谱、时间、空间等特征。
    2024,40(2):470-483
    [摘要] (60) [HTML] (16112) [PDF 2.95 M] (16267)
    摘要:
    地电场观测是地球物理场观测的一种重要手段。利用ARM与FPGA技术研制了新型GEF-Ⅱ地电场观测仪,该仪器包括多通道数据采集、数字信号处理、控制与服务等几部分,具有输入阻抗大、测量精度高、短路噪声小的特点,实现了地电场的连续、自动测量,满足地震监测预测研究的需求。自2017年以来,该系统已广泛应用于我国地震监测台网中,为地震监测预测和科学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观测数据。
    2024,40(2):344-354
    [摘要] (61) [HTML] (16090) [PDF 1.91 M] (16263)
    摘要:
    河北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开展至今,积累了大量的数据信息资源,基本实现了地震灾害相关基础数据与其他信息资源的全覆盖。为稳固和提升普查成果、探索数据管理标准化路径,同时为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数据归集研究奠定基础,本文从综合防灾减灾的指导思想出发,构建地震灾害信息资源元数据标准及其扩展机制,帮助普查数据有效归集与统一管理,以期促进普查数据成果再利用,使普查数据成果更好地服务于地震灾害防治工作,进而促进大数据等现代技术在综合防灾减灾领域的科学应用。
    2024,40(2):313-325
    [摘要] (54) [HTML] (16099) [PDF 401.69 K] (16245)
    摘要:
    灾害(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等级评定有利于灾害分级管理。本文选取直接经济损失相对值(直接经济损失/人均GDP)、死亡人数、受伤(重伤+轻伤)人数、转移安置指标(转移安置人数×平均安置时间)等灾情指标,给出自然灾害等级划分方案,初步建立统一的自然灾害灾度计算模型,通过具体灾例验证本模型适用于地震、洪涝和台风等灾害的等级评定; 在此基础上给出灾度计算模型的一般表达式,并将其推广应用到人为灾害(如生产安全事故等)的分级与评价; 讨论目前生产安全事故等级评价标准的不足之处,选取死亡人数、重伤人数、轻伤人数、直接经济损失相对值等灾情指标,给出适用于生产安全事故的等级划分方案、灾度计算模型及等级评定工作流程,通过典型生产安全事故等级评定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本文给出的灾害等级划分方案可扩充性好,灾度计算模型有严格的数学推导,具有统一的形式,灾度值受单项评级最高的损失指标控制,并考虑其他损失指标的贡献。对不同的灾害类型,即使选用的损失指标类型和数量不同,也能进行统一的灾害等级评定和比较。本文的灾度模型可视为修正的“或模型”,能考虑多个损失指标的影响和贡献。对自然灾害的灾情统计建议: 加强受伤(重伤+轻伤)人员分类统计、转移安置人数及时长的分类统计,以更好地反映自然灾害损失大小、影响程度及范围。
    2024,40(2):399-409
    [摘要] (70) [HTML] (16073) [PDF 4.40 M] (16227)
    摘要:
    采用Schuster检验方法,以潮汐体应力为计算量,对河北及邻区中小地震活动受固体潮触发情况进行日尺度及月尺度检验。研究结果显示,不同区域呈现不同的固体潮调制特征,晋冀蒙交界区域的地震活动受半月潮调制作用较为显著,冀鲁豫地区的地震活动受半日潮作用较为显著,而京津唐地区的地震活动与固体潮汐之间的相关性较小。不同区域、不同时段地震受潮汐触发的震级有所不同,同一区域不同时段、不同震级的地震活动呈现不同的固体潮调制特征。
    2024,40(2):368-377
    [摘要] (75) [HTML] (16127) [PDF 3.78 M] (16226)
    摘要:
    基于应急基础数据、损失评估模型和烈度衰减模型等,震后第一时间评估计算出影响范围和损失结果,将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根据灾害规模部署救灾行动。目前,关于震后有感范围的快速确定尚无有效方法。本文基于京津冀地区2018—2022年30次震例的实际调查结果及仪器烈度分布,构建由有感半径(R)、震级(M)和震源深度(H)3个参数组成的有感地震评估模型,并从统计学角度分析该模型拟合的有效性。然后,将2023年北京地区发生的显著有感地震代入计算,与实际调查结果进行比对。最后,将模型在北京市本地化地震灾害快速评估与辅助决策系统中进行集成应用。实践应用表明,本文研究结果可以进一步提高京津冀地区地震应急服务响应能力。
    2024,40(2):389-398
    [摘要] (61) [HTML] (16067) [PDF 8.29 M] (16216)
    摘要:
    变化的磁场是联系区域应力场和孕震区地球物理环境信息的天然媒介,而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可以反映地下电阻率等物理信息,本研究利用有界影响估计法计算喀什地磁台地磁短周期转换函数实部Ar绝对值,并使用南天山西段及西昆仑地区的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了研究区震源机制一致性参数,其时序变化代表研究区应力场的变化。结合研究区应力场变化尝试探究地磁转换函数实部Ar绝对值异常对构造应力作用的响应。结果显示,当应力作用增强后,地磁转换函数在时间上出现同步或滞后的异常变化,表明应力在不断积累增强后,地下介质电阻率发生变化,从而引起感应磁场变化,因此得出应力变化是造成局部磁异常变化的影响因素之一,验证了地震前感应磁效应现象。通过研究8次中强震前应力场与地磁场转换函数变化,发现在6次中强震前均出现震前异常变化,两者在震前的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研究还发现喀什地磁台地磁转换函数不同周期的实部Ar绝对值对不同方位的地震响应不同,可能与震源区地下介质各向异性差异有关。
    2024,40(2):447-457
    [摘要] (61) [HTML] (16077) [PDF 2.31 M] (16206)
    摘要:
    地震的发生具有非线性特征,分形理论能够刻画地震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过程。本文基于R/S分析方法确定阿富汗主要地震带的分形特征,利用ARIMA模型对兴都—库什山地震带可能发生的年度最大震级进行预测。R/S分析表明,兴都—库什山地震带Hurst指数为0.9125,地震活动记忆周期为8年; 苏莱曼山地震带Hurst指数为0.7281,地震活动记忆周期为9年。兴都—库什山和苏莱曼山地震带地震活动的变化趋势与历史变化一致,且兴都—库什山地震带的趋势延续性比苏莱曼山地震带更为显著。ARIMA模型预测结果显示,2022—2026年兴都—库什山地震带可能发生的年度最大震级分别为Mb6.2、Mb6.1、Mb5.8、Mb5.8和Mb6.1。

期刊信息

    主管:中国地震局

    主办:中国地震台网中心

  • 主编 :王海涛
  • 电话:010-68586811/6881/6897                   /6987
  • 邮箱:erc_c_cea@sina.com

  • 地址 :北京市西城区三里河南横街5号
  • 邮编 :100045
  • 国际标准刊号 :1001-4683
  • 国内统一刊号 :11-2008/P
  • 定价:¥160.00/年

微信公众号

您是第位访问者
中国地震 ® 2024 版权所有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